大学生劳动课论文
- 论文大全
- 2023-06-02
- 159
摘;要:探究实践,有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劳技活动,基于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学情,以《绣球花卷》校本课程为例,教师利用微课作为课堂主导,辅助学生主体现场实践,探讨教学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感悟
一、教学设计理念与学习任务分析
《绣球花卷》是学校为特殊教育中较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面点制作校本课程。本课内容来源于生活,内容兼顾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以技能学习为主,坚持知识讲解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虽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面点制作基础,但对于实际操作并不熟练,也没有做复杂造型面点的经历。基于特殊学情,将学生分为中度组和重度组。绣球花卷的制作在学生现有的面点制作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劳动中,促进学生手眼协调,优化手、脑技能,体现自我价值。基于以上思考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中度:认识绣球花卷,掌握绣球花卷的制作步骤和方法。(2)重度:初步认识绣球花卷,在老师辅助下掌握绣球花卷的步骤和方法。
[技能目标](1)中度:通过观看微视频和老师的讲解,能独立揉面,均分剂子,通过搓一搓、摆一摆、压一压、整一整等系列动作掌握绣球花卷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互帮互助,提高观察力和自主探究意识,体验动手制作的创意与乐趣。(2)重度:在老师、同伴或助教家长的辅助下完成绣球花卷的制作,提高手部灵活性和动手能力。
[康复目标]通过学生观察作品并亲手制作绣球花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劳动体验,增强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面点的兴趣,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康心态,获得劳动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充分揉面后均分剂子并搓成粗度长度相同的长面条。[难点]制作绣球花卷的造型。
二、教学实录与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民以食为天,山东面食文化博大精深,同学们已经制作过很多面食了,请同学们给老师制作的这个花卷(演示提前制作好的绣球花卷)起名字。[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山东的面食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课件出示学生做的元宝卷、扇贝卷,灯笼卷,调动学习制作的兴趣和信心。接着教师出示自己做的花卷,让学生通过观察形状联系生活已有的经验,给要学习的新的花卷取名字,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讲授新课
[板书]绣球花卷。
[讲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和面、揉面、发面,提醒学生洗手,将提前发好的面团分发给学生,介绍不同颜色的果蔬粉。[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做花卷前和面、揉面、发面的过程,为后面的制作做铺垫,同时加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投影]播放微视频《绣球花卷的制作》。
[讲授]教师提问绣球花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师生总结后现场制作演示。
[板书]揉、分、搓、摆、压、整。[这一环节,借助微课视频,从视觉上直观学习绣球花卷的制作,初步掌握制作步骤和方法,观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说一说绣球花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再记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教师示范制作绣球花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绣球花卷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投影]循环播放微视频。
[指导实践]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绣球花卷,对于中度组学生,教师以口头指导为主,基本保证学生独立完成,鼓励使用不同颜色果蔬粉。对于重度组学生,教师加以辅助,帮助完成较难的步骤,如第四、五、六步。[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巡视指导,及时反馈学生的制作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鼓励中度组学生自主创新,帮助重度组学生完成基础绣球花卷的制作。]
[投影]实物投影学生作品。
[讲授]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做出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欣赏、评议,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和理由。[这一环节教师鼓励学生抒发感受,保护学生对美的事物的喜爱和追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劳动体验,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面点的兴趣,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康心态,获得劳动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投影]劳动果实手心捧,劳动快乐说不尽!
[讲授]教师总结:鼓励大家回家之后再次制作绣球花卷送给家人品尝,让大家感受劳动带给自己和身边人的快乐。带领学生一起喊出本节课的标题:劳动果实手心捧,劳动快乐说不尽![这一环节为课后延伸,学生不但体验劳动的快乐,而且能将学校所学的知识最终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为学生毕业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3.课堂总结
本课教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微视频教学和教师现场演示教学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地帮助学生掌握绣球花卷的制作。
三、教学感悟
在本课的教授过程中,笔者坚持知识讲解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课程倡导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面食文化,复习已经学过的面食知识,温故而知新。讲授新课时,在充分考虑特殊教育学生理解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较低的情况下,结合讲授法和多媒体演示法使学生获得生动、连续且真实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和学习热情。同时要特别提到微课演示教学法,微课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现代化信息沟通能力。通过微课的使用,教师可以很好地提升自身讲解与总结知识的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微課教学能够提供给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除此以外,微课还可以作为很好的复习材料,学生可以将微课视频拷贝回家,在家制作绣球花卷时有任何遗忘或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随时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这样就提供给了学生变通的学习方法,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能够真正地拓展延伸到生活当中。在培育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培育实践热情。在本课的最后倡导同学们一起欣赏劳动作品,喊出劳动口号,这是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践劳动热情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大学生劳动课论文摘要:劳动用工风险存在于整体用工过程中,在人员招聘、劳动合同签署、劳动用工管理中都有可能存在风险,这些用工风险对劳动关系安全性、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如若避免或降低劳动用工的风险,企业可高效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劳动人员在工作岗位中主动发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故此,本文通过分析劳动用工风险定义,阐述劳动用工风险成因,正确理解劳动与用工风险,提出劳动合同法视角的劳动用工风险防范措施,以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劳动用工风险;防范措施;劳动关系
为了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确保企业劳动者积极投身工作岗位,创造最大价值。然而,企业在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期间,需要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署中可能存在许多风险隐患,如未能对劳动用工风险加以防范,会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带来不良影响。企业应进一步考量如何基于劳动合同法视角,科学防范劳动用工风险,推动企业长效发展。由此可见,探究劳动合同法视角的劳动用工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劳动用工风险定义
历史与现实原因促成当代企业劳动用工模式复杂多变,除去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的长期用工方式,还存在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等短期用工模式[1]。现阶段,新劳动合同法日益推行,多元劳动用工模式并存,加大了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难度,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自身的劳动用工行为意识。规避法律风险成为当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课题。因企业外部法律环境的日益变化,亦或因企业内部未能根据相关法律要求统筹行为权利,企业法律风险加大,甚至于需要承受不良法律后果。企业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标志着劳动者成为企业的一员,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在企业管理前提下,提供相应的有偿劳动。随着劳动合同法日益推行,劳工案件益发频繁,常见工资纠纷、补偿纠纷、社保纠纷、工伤纠纷等情况[2]。在任何企业管理中,劳动用工风险都将始终存在,随着我国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对企业劳动用工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劳动用工风险,深度挖掘、尽量规避各个管理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方能保障实现企业经营建设的目标。
二、劳动用工风险成因
劳动法律机制隶属于独立的法律系统,相比于其他法律制度,劳动法律机制更加复杂多变。目前,劳动法律法规在基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主要司法解释的框架下,还拥有许多法律制度、解释与批复,如若立足于保障法的视角进行分析,其难度进一步增加[3]。根本原因是劳动用工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用工提出新的要求标准。
劳动合同法对新的劳动用工格局的出现具有重要影响。新劳动合同法的推行,进一步提高了劳动人员的法律地位,以往的劳动用工格局受到影响,固有的劳动用工思想受到冲击。尽管新劳动合同法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并没有转变固有的思想认识,对新形势下新的劳动关系仍旧存在认知差异,甚至于忽略劳动用工风险,这将对企业管理造成不可预测的恶劣影响。
随着企业对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采取劳务派遣形式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现阶段,劳务派遣尤其是外地劳务派遣的应用频率不断增加,在现实运用中有不少具体实例。基于此,劳务派遣中保障三方管理协调、增强三方管理力度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用工企业虽然和被派遣劳动者不存在法律意义的劳动关系,但是不意味双方不存在权利义务的内在关系,用工企业作为实际用工单位仍要承担一定责任,这也促使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意识,预先对自身的风险隐患加以管控。
此外,部分劳动者虽然了解劳动法律法规,但是并未真正掌握劳动法律知识,存在对劳动法一知半解的情况。因此大多数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管理实践中,既存在忽略劳动合同法相关流程、无法采集提供相关证据的问题,也存在过度维权、错误解读法律条款的问题。从劳动者角度看,劳动用工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隐患。
三、正确理解劳动与用工风险
劳动用工主要指企业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为企业提供有偿劳动。依照工作性质可以对其展开进一步分解,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企业与劳动人员签署的劳动合同作为基础,劳动人员成为企业工作者,为其提供必要的用工;另一方面,将某种劳动协议作为基础形成用工关系,例如劳务派遣协议、非全日制用工协议等方式。劳动用工的法律关系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的,不同于其他以合同法的法律机制建立的法律关系。
因此,防范劳动用工风险应基于合规性视角,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如若出现未能按照劳动法律机制规定的操作,容易增加劳动纠纷的发生概率[4]。引发劳动纠纷的根本原因是勞动用工风险与劳动用工管理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流程不当、工作制度不完善等。同时,在劳动用工整体过程中,劳动用工风险始终存在,不能忽视,不能逾越,需要以端正的工作态度、科学的管理理念加以对待,才能降低企业劳动用工风险,推动企业长效发展。
四、劳动合同法视角的劳动用工风险刍议
(一)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企业在签署劳动合同期间,面临着许多风险问题,如若未能采取有效办法降低这些劳动用工风险,将会对总体人力资源管控带来不良影响,企业也会面临着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因此,基于劳动合同法视角,企业需要对劳动用工风险加以防范,避免或减少劳动用工风险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5]。企业树立坚固的劳动用工风险防范意识,深度解读与分析劳动用工中的各类风险问题,方能优化劳动用工风险的预见性、可控性效果。企业管理者需要更新自身的劳动用工观念与态度,深刻理解劳动法律法规,优化劳动用工流程,对劳动用工风险加以管控,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高效管理。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者参与教育培训、座谈会等形式,利用劳动法规案例分享的方式,提高管理者的劳动法律意识,将依法依规的理念融入劳动用工管理中,保障企业经营建设有效展开。 (二)增强工作流程相关管理
企业作为主要用人单位,不仅要有法律意识,深度解读劳动法律法规,还要认真梳理人员招聘、人员流动、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各方面的细节流程,严格按照劳动法律法规要求开展企业管理[6]。
企业在招聘环节发出的录用通知书被受聘人接受,符合履约条件,则录用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企业毁约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用工30日内必须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超过一年未签劳动合同更将面临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企业对劳动者明确岗位职责、考核指标,这种做法是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中杜绝劳动风险的重要保障;对重要的管理文书,例如规章制度、考勤薪酬等,企业应要求员工签收备存,这是企业履行告知义务以及确认员工认可同意的重要证据。企业只有深度了解劳动法律法规,优化劳动用工要求、工作流程管控等机制体系,确保劳动用工有法可依,才能提高企业内部的管控效果。
(三)加强劳动用工方面的检查
劳动用工检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劳动用工风险,并应用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避免劳动用工风险纠纷的发生,使其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转变[7]。企业应对劳动用工情况、社会保险缴纳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劳动用工的规范性与标准化,把劳动用工管理的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互融合,将劳动用工风险降到最低,保护劳动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培养员工的法律维权意识
劳动用工风险与法律制度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直接的关系,具有可控制性、可预测性的特点,其结果的强制性、实施性十分明显。现阶段,劳动用工纠纷事件频繁发生,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如果企业出现无故减少劳动者劳动报酬、非法解除劳动用工合同等违反劳动法律规范的现象,导致劳动用工纠纷发生,需要企业自行承担有关法律责任[8]。
企业应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律维权意识的培养,提高劳动者的风险防范认知水平,如果劳动者存在对公司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的不理解,再加之对劳动法律法规错误解读,在一定情况下,劳动者很可能会采取过激的错误行为。这种情况不仅会使企业陷入劳动用工风险之中,还会损害劳动者的个人权益。因此,企业为避免或降低劳动风险,不仅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劳动法律意识,也要开展劳动者日常的法律常识普及工作。
企业基于劳动合同法视角的基础,认真遵守法律相关要求进行实践操控,不能因为流程复杂繁琐就对其加以忽视,从而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劳动用工风险,也对企业劳动者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企业还要对劳动用工风险给予高度防范,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保障劳动者自身权益的同时,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实施有效的经营管理期間,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果,需要立足于劳动合同法视角,对劳动用工风险进行深度解读,探索劳动用工风险的成因,正确理解劳动用工风险,通过树立坚固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对工作流程相关管理水平,加强对劳动用工方面的检查,培养企业劳动者的法律维权意识,有效规避或减少企业的劳动用工风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强化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劳动用工纠纷事件的发生概率,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媛,张帅.基于劳动合同法视角的劳动用工风险研究[J].法制博览,2019(5):226.
[2]张昀.基于劳动合同法视角的劳动用工风险研究[J].法制博览,2018(21):141.
[3]郭炜阳.探讨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劳动用工风险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9,631(5):243.
[4]孙玲玲.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劳动用工风险防范策略分析[J].职工法律天地,2017(22):201-202.
[5]蒋东明.基于劳动合同法视角的劳动用工风险研究[J].法制博览,2018(12):210.
[6]惠晓凤.探讨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劳动用工风险防范[J].劳动保障世界,2018(32):10.
[7]廖峥.基于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防范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J].财富时代,2019(11).
[8]刘飞.刍议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7):5.
大学生劳动课论文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3~6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要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和劳动成果的尊重”。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承担塑造和提升幼儿劳动实践素质的责任义不容辞。幼儿劳动实践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福建省晋江市青阳街道中心幼儿园近年来通过反复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幼儿劳动实践素质教育的“最优解”,实现了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各年段、各班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年段、班级学期劳动计划,同时创造性地将劳动教育与其他领域教学进行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打通劳动教育的落地渠道,全面落实幼儿劳动课程。
关键词:幼儿园;素质教育;实践探索
本文试图通过呈现本园在幼儿劳动实践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从中总结规律和经验,既对同等类型幼儿园提供参考和借鉴,也能从实践总结中进行思考和反思,进一步改进未来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活动形式、课程实施环境和课程具体内容等。
一、由“自我服务”开始渗透劳动素质教育
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是劳动素质教育的一大维度。幼儿最初的劳动是由自我服务开始的,是劳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它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幼儿时期独特且必需的教育内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一)创设劳动素质教育环境是保障
幼儿劳动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劳动实践技能的训练、生活习惯的养成和生活态度的获得,还需在规范有序、安全适宜、真实自由的环境中切身体验和积累形成。因此,在幼儿园环境中创设并渗透劳动素质教育的真实场景是必要的保障。
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充分渗透日常活动操作的方方面面并培养幼儿自主参与的责任意识,在本园的环境创设实践中,老师们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班级劳动公约。小班以老师为主进行设计,中班实现师幼互动绘制,大班则由同伴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图文并茂地制作生活活动操作流程图、班级生活常规遵守规则图,并张贴在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能通过提示进行自主观察学习。具体而言,小班洗手间张贴如厕步骤图,盥洗室张贴漱口步骤图,饮水区张贴喝水流程图,活动室动手区设有“我会穿衣服”“我会穿裤子”流程图;中班寝室设“学习折被子”示意图,墙面设“照顾植物”示意图、值日生工作职责示意图等;大班则在阅读区设修补图书方法示意图,在劳作区设“学习系鞋带”“学习编辫子”示意图等。
幼儿園大环境对幼儿劳动行为习惯和教师教育观念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参与班级劳动公约的制定,是调动幼儿在环境中的主体作用的表现;将生动形象的流程图、示意图作为环境创设的主导形式,是发挥墙饰、标识的隐形教育功能的体现;将洗手间、盥洗室、饮水区、寝室、阅读区等作为劳动教育引导的主要场景,是对劳动教育空间的充分扩展和利用。因而在环境中渗透劳动素质教育能使幼儿在学习生活技能操作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我的规则我做主”的观念,并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帮着做”的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自我服务及为集体和他人服务的意识。
(二)在生活环节中渗透劳动素质教育是基础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性使得幼儿的劳动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其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适时的、必要的、短暂的、轻松的劳动,但却未必能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知和坚持长久的行为习惯。而以幼儿一日生活为背景,在幼儿最易触达的、最熟悉的、贯穿每时每刻的日常生活环节中辅以劳动实践素质教育,能使幼儿更易理解劳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在无形间培养幼儿对劳动的坚持和责任感。
为此,本园尽可能地开发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幼儿日常学习、生活、活动区域里实现劳动技能培养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在午餐环节,教会小班幼儿正确使用勺子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吃完将自己的餐具放在指定位置,自己漱口擦嘴;教会中班幼儿愉快进餐,专心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正确使用餐具(中班下学期用筷子),餐后主动整理餐具,收拾食物残渣,轻放椅子;教会大班幼儿会用筷子在规定时间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餐后自己整理桌面,把骨头、残渣倒入垃圾桶,会擦桌子。通过阶段性的引导学习,使幼儿养成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又如在午睡环节,引导小班幼儿在午睡前自己穿脱衣服、换睡衣睡裤、脱鞋袜换拖鞋,并初步学习整理,将衣物放在指定位置;引导中班幼儿独立有序穿脱衣服脱鞋袜,并换睡衣睡裤拖鞋,折叠好放在指定位置;引导大班幼儿迅速有序更换睡衣睡裤拖鞋,并将衣服鞋子整齐放在指定位置,有秩序上床。起床后,小班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穿衣服、鞋袜,并将睡衣睡裤拖鞋放在指定位置;中班幼儿能自己独立有序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叠好衣物放在指定位置,并初步学会折被子;大班幼儿能迅速穿好衣服鞋袜、系鞋带,并按要求将被子叠整齐,整理好床铺。根据幼儿年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技能要求,引导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增强了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提高了自理能力。
劳动素质教育是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的过程,在生活环节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是最基础的途径,也是最高效、最持久的途径之一。同时,劳动教育与生活技能培养也是相辅相成的,劳动实践素质能在一日生活的场景下高效提升,幼儿也能在劳动实践中反过来学习到生活技能,形成细致、广泛、深入的相互影响。
(三)户外活动是劳动素质教育的延伸
劳动教育并非局限于具体生活环节的各项操作,应打破劳动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的思维藩篱,丰富幼儿培养劳动技能的形式,强调幼儿获取劳动实践经验的多样性。其中,户外活动就是劳动素质教育的一种延伸。 为了实现日常生活教育与户外活动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拓展劳动空间、增加实践机会;也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在减轻保育员和教师的工作的同时训练幼儿生活技能、劳动技能,自觉并独立完成自己所需,本园在户外活动教学中增设劳动教育环节。如每天在晨间户外体育自主游戏时,每班在操场各个角落增设一个衣架,让幼儿根据运动前后的需要,学习自己增减衣服,并自己将衣服挂在衣架上;幼儿每人每天自带一个水壶,运动中根据需要自觉按需饮用,游戏结束后幼儿要将自己的衣服、水壶自己带回班级放在指定位置。教师尽可能地创造劳动条件,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增强了幼儿的劳动能力
二、通过“为他人服务”加强劳动素质教育
培养幼儿的集体服务意识,提高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能力是劳动素质教育的另一维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领域总目标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值日生工作是幼儿在园为集体服务的一种形式,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值日生工作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思想,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其次,其也能使幼儿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推进“值日生”劳动实践活动以培养劳动技能。每天坚持开展幼儿值日生活动,通过制定值日生轮值表让每一位幼儿每周至少有一次机会担当班级值日生,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值日生工作任务表,可以持续性地培养幼儿劳动技能。
比如:小班以图片的形式体现任务项,让年龄较小的幼儿通过形象的图片一目了然地认知工作任务;中班通过师幼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表的制作,让幼儿通过简单的图文标识明确值日生的工作职责;大班则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幼儿自主讨论商量值日生工作职责、任务分工,并用自己的符号进行记录。同时,各年龄段的值日生工作也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制定不同的要求,如在午餐环节,小班的只需在餐前分发餐巾纸、餐具,餐后收拾盘子、杯子、摆放椅子等;中班餐前增设擦桌面,餐后增设收拾骨碟、整理桌面等;大班餐前增设分菜盘、分水果,餐后增设扫地板、整理班级物品等。
三、总结与思考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幼儿会开始尝试性、探索性地进行各项生活自理活动或家庭劳动,从中感受自身的力量,获得存在感。在这一重要的成长时期,若能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有效的引导及合理的培养,不仅能使幼儿劳动素质得到提高,还能加强幼儿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也能促成其为他人服务的集体意识的形成,而服务意识的养成还能进一步推进劳动实践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首先,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也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因此当代幼儿劳动素质教育也应一直秉承“凡是儿童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的教育思想,坚持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将劳动技能学习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户外体育活动、点心、午餐、午睡、如厕等环节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学习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同时拓展劳动素质教育场景、丰富劳动素质教育方式,将劳动素质教育渗透至除日常生活外的其他活动中,通过早谈、区域活动、游戏等活动,让幼儿通过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自我管理学习,使其在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有序的环境中体验“我能行”,实现实践锻炼,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其次,开展劳动素质教育活动也需循序渐进,进行有针对性的、阶段性的引导,让幼儿由“为我服务”养成“自我服务”,进而学会“为他人服务,为集体服务”。幼儿劳动素质教育需注重从幼儿的興趣出发,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地分阶段地练习。合理科学的引导和教育能使幼儿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而通过劳动服务自我、服务他人以及与同伴协作劳动,则能使幼儿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体验劳动的快乐,从而爱上劳动、实现良好循环。
一直以来,本园通过长时间的探讨、研究、实践、复盘、守正创新、再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劳动实践课程。通过一以贯之的劳动教育,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劳动经验的需要,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良好素质。
【大学生劳动课论文】
上一篇: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下一篇: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论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