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道问答 > 正文

明堂人形图的作者是谁 甄权的人物简介

《明堂形图》作者甄权约于南朝梁同七(541)卒于唐贞观十七(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书遂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行医众:隋皇初(581)曾秘书省字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术提吐故纳新使...

文章目录:

  1. 明堂人形图的作者是谁
  2. 甄权的人物简介
  3. 甄权的介绍
  4. 2021-06-26【甄权针灸神迹】唐太宗与《明堂针灸图》

一、明堂人形图的作者是谁

《明堂形图》作者
甄权约于南朝梁同七(541)卒于唐贞观十七(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书遂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行医众:隋皇初(581)曾秘书省字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术提吐故纳新使肺气清肃健身延效;并主张饮食必甘美贞观十七(643)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访药性及养道授其朝散夫并赐寿杖衣物寿终甄氏著述颇绘《明堂形图》卷;撰《针经钞》三卷、《针》、《脉诀赋》各卷《药性论》四卷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内容见于《备急千金要》、《千金翼》、《外台秘要》等著作世定影响


历史由来《明堂人形图》乃中医针灸著作,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已佚。《明堂人形图》的作者为唐代甄权,其在针灸方面的造诣颇深,兼通药治。除了是《明堂人形图》的作者外,甄权还著有《针经钞》、《针方》、《脉诀赋》、《药性论》等中医著作,可惜均已亡佚。
成书故事
关于《明堂人形图》的成书,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全归功于官方主持修订者李袭誉亲身经历的一次针灸"奇迹"。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河南,命李袭誉"出镇潞州"。当时一些医生被朝廷聘为"征士",临时随军但无官职,类似于今天的"志愿者"。其中一个征士叫甄权。甄权是隋末唐初著名的医生,尤善针灸。
当时甄权正好完成了他的得意之作《明堂人形图》,拿给李袭誉看。可惜李袭誉对针灸全无认识,没有引起重视。不过之后发生的一件事,令李袭誉对甄权及其《明堂人形图》的态度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弯。
深州刺史成君绰突然患病,脖子肿大、喉管闭塞,一粒米都咽不下去。李袭誉立刻命甄权诊视,甄权"针其右手次指之端,如食顷,气息即通,明日即饮嘬如故。"
自此,甄权的《明堂人形图》声名大噪,并在随后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肯定。皇帝下令由李袭誉牵头,加上承务郎司马德逸、太医令谢季卿、太常丞甄立言等,将甄权的《明堂人形图》加以校订。
书记修订
公元630年,《明堂针灸图》修订完成,送呈御览。唐太宗仔细看了这本书,发现人体背部为五脏经络孔穴集中之处。联想到唐律中笞刑要鞭打罪人的背,唐太宗决定,以后笞刑不得鞭笞罪犯的背部。
唐代是中医学的大发展时期,而甄权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对于中医学尤其是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其编纂的《明堂针灸图》,对后世影响尤大,可惜已经亡佚,只能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中医著作中窥其一斑。

二、甄权的人物简介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享年103岁。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访以药性及养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并赐寿杖衣物。当年寿终。甄权撰有《针经钞》三卷、《脉经》、《针方》一卷、《明堂人形图》一卷(俱见《新唐志》、《脉经》)。《通志•艺文略》作二卷,《脉诀赋》一卷(见《通志 艺文略》),《本草音义》七卷(见《通志•艺文略)。

三、甄权的介绍

甄权,古代医家名。唐代医家。许州扶沟(今属河南)人。与其兄甄立言皆因母病学医。后亦以医名,精针灸术,亦谙养生,获一百零三岁高龄,唐太宗曾亲临其家咨询药性,并视其饮食,赐以衣服、几杖,并授朝散大夫。其所著有《古今录验方》、《针经钞》、《明堂人形图》、《针方》及《脉经》,均未见行世。

四、2021-06-26【甄权针灸神迹】唐太宗与《明堂针灸图》

一次,鲁州刺史深受风患之苦,手无法拉弓,遍寻名医无人能治。后来找到甄权为他看诊,甄权便在刺史的肩隅穴扎针,一针扎下立即能拉弓射箭了。

甄权是隋末唐初著名的医学家,善于针灸。公元621年,唐太宗李世民平定河南,派李袭誉出任潞州的地方官。甄权作为医生也成为李袭誉随行的征士之一。

有一天,甄权把他精心绘制完成的《明堂人形图》拿给李袭誉看,可惜李袭誉不懂针灸,未加重视。

深州刺史突患病,脖子肿大且喉管闭塞,三日水米无法下咽,甄权在其右手次指之端扎针,气息即通,隔天饮食正常。甄权诸如此类治病的例子,使他的《明堂人形图》声名大噪,也让李袭誉对针灸的神效印象深刻。

贞观初年时,李袭誉官拜少府监。一天,李袭誉向唐太宗详述《明堂人形图》之妙,于是,太宗命他主持修订,将甄权的《明堂人形图》加以校订、充实,且经甄权审定。公元630年,官方修订图文并茂的《明堂针灸图》终于完成,并呈献给太宗御览。

唐太宗很仔细看了《明堂针灸图》,发现人体的胸、背部是五脏经脉穴道集中之处,而臀部穴位则较少。唐太宗由此联想到,在隋唐时有五刑,分为死、流、徒、杖、笞。其中笞刑是最轻的,是以竹板或小荆条抽打背部或臀部,从十下至五十下,分为五等。

笞刑虽然最轻却隐藏着危险,鞭背有可能将犯人误打致伤残或死亡。因此,仁厚的唐太宗为避免打死罪犯,就下令以后官衙行笞刑时只可打臀部,不可以打胸、背部。自此之后,公堂之上责打犯人都是只棒打臀部了。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甄权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