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名医屡效方
- 民间偏方
- 2022-11-13
- 191
胃脘痛——金佛手丸(步玉如方)
(组成)台党参10g,土白术10g,炙甘草10g,广陈皮10g,广木香10g,法半夏10g,云茯苓皮20g,缩砂仁6g,旋覆花10g,生赭石10g,马尾连8g,吴茱萸6g,干百合30g,台乌药15g,金铃子10g,延胡索10g,炒稻、谷芽各10g,焦六曲12g,生枳实8g,厚朴10g,大腹皮10g,炒鸡内金8g,炒秫米12g,醋青皮10g,炒枳壳10g,火麻仁18g,佛手片10g,莱菔子10g,玫瑰花8g,代代花8g,荷梗3g。
(用法)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9g。1日2~3次,每次1丸,白开水送服。忌辛辣油腻食物。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疏肝行气,宽中润肠。用于胃脘疼痛、痞胀呕恶、纳差便干。
(方解)方以香砂六君子为主,合旋覆赭石汤、左金丸、金铃子散、平胃散、百合乌药汤等方。更加佛手、代代花、玫瑰花舒气。鸡内金、神曲、谷稻芽、莱菔子消导。秫米化湿。麻仁润肠。虽无深意,却亦平妥。
(按语)脾胃病为一临证常见疾病。其中尤以胃脘痛为多。中医治此,确有良效,用药并无神奇,辨证施治而已。唯胃脘疼痛,易愈易复,久服汤药,颇为繁琐。余乃汇聚古方,而略参己意,配制成丸,名曰“金佛手丸”。应用40年,治验颇多,尚称满意。此丸治胃脘痛有效,治一般胃病亦可,盖通治之方也。
(方源)《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
胃脘痛——滋阴疏肝汤(张学文方)
(组成)生地黄20g,沙参15g,麦冬12g,当归10g,川楝子6g,香附10g,丹参15g,女贞子10g,白术10g,佛手10g。
(用法)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内服。
(功效主治)滋阴疏肝,清热活血。用于肝肾阴虚,肝气不疏,兼血热血瘀之胸胁胃脘胀痛。其痛绵绵,咽干口燥,或兼泛酸口苦,或腹胀纳差,或阴黄不退,舌红少津,脉细弦等。
(方解)此方取一贯煎意而拟定。肝、脾病后期,阴虚肝郁十分常见,是一个带有共性的证候。前人多以一贯煎为主方,然此方大法虽备,临证多需加减化裁。故用生地黄、麦冬、沙参、女贞子滋补肝肾之阴,性甘平而不滋腻;川楝子、香附、佛手疏肝气之郁而无香燥之弊,且川楝子、佛手又可清热止痛;肝病久郁必犯脾胃,故方中用白术健脾益气,气郁日久必及血分,故用丹参化解血分之瘀。全方具有较强的滋阴疏肝之力,又可清热活血,健脾止痛,适应证颇广。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牡蛎、腹痛加白芍、甘草,血瘀重者可三棱、莪术,有黄疸者加茵陈;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鸡内金。
(按语)一些慢性疑难病中,常见到病久肝肾阴虚气郁之证,尤其是像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胃炎等疾病,阴虚气郁证更多。经临床多年应用证明,此方疗效比较理想。疏肝解郁,一般多用柴胡,但阴虚者多有虚热,柴胡性升散于虚火不宜,故用川楝子、香附、佛手疏肝而不化燥、不伤阴,且兼清热止痛之用,比较适宜。若肾虚症状突出者,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等品又可酌加。
(方源)《疑难病证治》
胃脘痛——强胃汤(张学文方)
(组成)香附10g,砂仁6g,陈皮10g,党参12g,白术12g,半夏8g,白芍12g,山楂15g,石斛10g,丹参15g,三棱10g,甘草5g。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养阴止痛。主治:脾胃气虚阴亏,胃不能纳,脾不能运之脘腹隐痛,腹胀纳差,喜温喜揉,口干少饮,口中乏味,大便时结时溏,舌苔白微腻,脉弦缓或弦细等。
(方解)此方是在香砂六君子汤基础上加减而成。方中用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作为健运中焦的基础;加香附、砂仁、半夏、陈皮,行气消胀,化湿行痰,以祛脾弱湿聚之痰湿气滞;石斛养胃阴;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阴,使阴阳互济,生化有源;丹参、三棱、生山楂化瘀止痛,健胃消积。全方脾胃兼顾,益气又可养阴,行气化湿,兼除痰湿,扶正又可祛邪,补中有健,阴阳两调,刚柔互济,脾胃薄弱者长服可以健脾强胃,故名“强胃汤”。
(加减)有郁热者加黄芩、川楝子,寒热错杂者加黄连、干姜,肝气犯脾克胃者,加柴胡、郁金,胃痛较重者加延胡索,食积者加焦三仙,泛酸者去山楂加煅瓦愣子,胃阴亏虚、口干少津者可加乌梅。
(验案)曾治一孙姓男子,64岁,干部。胃痛腹胀年余,揉按可减,大便时干时稀,伴口干少饮,纳差,消瘦,四肢乏力,面色少华,苔薄黄,脉弦缓。曾经多方治疗,迭进补中益气、香砂六君、柴胡疏肝诸方不效。经仔细辨析,其胃痛腹胀,喜温喜按,四肢乏力,面色少华,消瘦,皆脾气虚弱无疑,而口干纳差,少饮,大便时干时稀,苔薄黄等,显然阴亦不足。故拟上方加减,12剂后,诸症大减,连诊4次,服药20余剂,其病竟愈。后遇此类病人属气虚为主兼阴亏者,稍事化裁,疗效甚为满意。故记于此,以便进一步验证。
(按语)脾胃薄弱纳呆失运者,临床十分常见,气虚者“四君”“六君”,阴亏者“益胃”“麦门冬汤”,此医者常识,人皆知之。但我们经长期临床观察,所谓脾胃气虚、阴虚,只是相对而言,气虚者气虚为主,阴亦不足;阴虚者阴虚为主,气亦有不足。阴阳两虚亦甚常见,更有偏脾阴不足,胃阴亦不足者,气阴两虚同时并见等,不得不知。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化湿祛痰,作为基础;加白芍合甘草、山楂酸甘化阴,以使益气健睥之中兼养脾之阴液,使阳生阴长,生化无穷,此亦符合张景岳“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之意;再加丹参合生山楂、三棱活血消瘀止痛,气虚阴亏络阻者,用之甚宜。
(方源)《疑难病证治》
胃脘痛——和胃冲剂(章庆云方)
(组成)紫苏梗6g,香附9g,青皮6g,川朴花3g,佛手花3g,制川大黄9g,龙葵15g,黄芩12g,党参9g,生白芍12g,甘草9g,大枣12g。
(用法)以上方为1料制成冲剂,每包重25g,每次服1包,日服3次。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主治胃脘部痛胀闷嘈之胃窦炎、浅表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
(方解)方中紫苏梗、香附、青皮、川朴花、佛手花疏肝解郁,芳香健脾,和胃畅中;党参、大枣、甘草甘温补脾健胃,益气升阳;黄芩、龙葵疗痰热,清胃火;大黄苦降健胃,祛瘀生新。
(验案)丁某,男,59岁。胃痛已有10多年之久,钡餐检查提示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感上腹部疼痛且胀,一般食后1小时左右发作,伴有嘈杂,嗳气,平素时有腰酸乏力、胃脘部怕冷、纳呆等症。脉细弦,苔薄腻。经服和胃冲剂1周,症情显著好转,4周以后胃痛全部消失。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胃病——辛开苦降方(高国巡方)
(组成)黄连6g,黄芩、蔻仁各6~9g,制半夏、茯苓、陈皮、枳实各9g,厚朴12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凡湿热内蕴、寒热互结所致之胃脘痞闷或支撑,口干口苦,心下痞痛,食后腹胀,噫气频作或恶心,倦怠乏力,纳少乏味,大便不爽或秘结或色黑,小便黄或黄赤,舌红苔白或黄,或厚或腻,脉濡缓或弦滑等,皆可应用本方。西医诊断之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呈现上述见症者。
(方解)人或恣食生冷,或辛辣太过,或饥饱无常,或嗜酒成癖以致脾失健运则湿困中焦,而胃失阴润必热自中生,故湿热蕴结、寒热错杂之证最易成于胃脘。本方以辛开苦降为大法,旨在清化蕴结于中焦之湿热,以祛除寒热错杂之证。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苦降),半夏、蔻仁辛温以散寒化湿(辛开),一辛一苦,一开一降,则热可泄,而湿能化,寒能散,因而结自开,痞自除。更用枳实、厚朴、陈皮行气破滞,以调理中焦气机,气机得顺,则升者升而降者降,既可祛除痞闷胀满之症,亦可功在气行湿亦行而有益于湿热之清化。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妙在调动脾主运化之功能,以助辛开苦降之力。
(加减)湿热蕴结以湿或寒偏重者加重蔻仁至9g,或加砂仁6~9g,减黄芩为6g;若寒象不显者可去蔻仁改用砂仁6~9g,或见中阳不足(舌淡有齿印、苔薄白)加淡干姜6g,倦怠乏力者加党参、白术各9g,纳少乏味者加建曲、山楂各9g;小便短赤者加茵陈10~15g;舌苔白厚者加苍术、前仁各9g,或薏苡仁12g;舌苔白厚腻加藿香、佩兰各9g;大便不爽者加生大黄3~6g;,大便秘结或大便色黑加生大黄9~12g;胃脘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郁金各9g,伴见肝郁症状者加柴胡或香附9g,舌红少苔者加沙参、石斛各9~12g,食后腹胀者加紫苏梗或莱菔子9g,伴恶心或噫气频作者加生姜9g。
(验案)张某,女,66岁。1991年2月23日初诊。主诉胃脘胀满痞痛4年,加重1个月。患者1990年8月查胃镜报告为浅表性胃炎,经中西医多方治疗,症状仍时轻时重。近月余病情日渐有加,胃脘部痞满胀痛,遇寒则甚,得热稍减,每于进食后腹胀明显,口苦口干,纳谷不佳,时有心烦,夜寐不安,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剑突下按之软,无明显压痛,唇色红,舌质红而略带紫色,苔厚腻稍黄,脉细滑。证属湿热蕴结,气机阻滞。治拟辛开苦降,清化湿热,理气破滞。以上方加减,连服15剂,即临床治愈,2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第21章 内科病证(21)
第5章内科病证(5)(4)
(按语)辛开苦降一法系张仲景所创,其中又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该方《伤寒论》主要用治脾胃不和、寒热错杂之呕利痞;《金匮》则以半夏泻心汤治杂病,适用于“呕而肠鸣,心下痞者。”为使用药更为切合病机,赋予辛开苦降法以新意,故高老于该方中去干姜,改用蔻仁。因干姜温燥之性太烈而不利祛湿,代之以蔻仁,取其辛开温散且能化湿,既不失干姜辛开温散之用,亦可避免其燥烈不利祛湿之弊。用参、草、枣,意在助辛开苦降之力,然若用治湿热蕴结之胃脘痞满,势必有碍化湿,甚或壅滞脾胃气机,显然与病机相悖,故当去。易之以陈皮、厚朴、枳实,既能开结除痞,亦能助湿热之清化,且不失佐助辛开苦降之功(此不用原方之药,而取其立方之意)。病在脾胃,虽以实邪为主,然实中挟虚乃诸病之所必然,故用茯苓,取其补脾而不滞,且帮助祛湿,此高老制方用药之匠心。
(方源)王国华.高国巡运用辛开苦降法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1993(3):7
急性胃病——公桂消溃汤(李克勤方)
(组成)蒲公英15g,黄芩15g,肉桂6g,丁香6g,海螵蛸30g,炙甘草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胃温脾,寒热并用。用于急性活动期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此型病人经胃镜观察,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临床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胃部胀痛,嗳气吞酸,痛时四肢不温,纳少,舌苔黄,脉弦细。
(方解)胃部急剧胀痛,吞酸,苔黄,脉弦为胃经积热邪实之表现。四肢不温,纳少,脉细为脾阳不足,不能充于血脉,达于四肢。以上为胃实脾虚,寒热错杂,郁滞脾胃之脉证。蒲公英性苦寒,清热解毒,消肿,解食毒,散气滞。可入阳明经、太阳经。化热毒消肿核。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热毒较盛的肠痈溃疡等。黄芩性苦寒,清热燥湿。“黄芩主肠澼、泻痢、恶疮、疽蚀、火痈。”疗痰热,胃中热。肉桂性辛温,温阳散寒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肉桂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循环旺盛。有通经镇痛作用,加快痈疽消散,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丁香性辛温,温经散寒,行气消胀,止壅胀风毒诸肿。以上4味药,蒲公英配肉桂;黄芩配丁香,一苦一辛,一寒一温,一通一降,共奏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两调脾胃,使脾胃之郁闭得以疏通,疼痛自止。同时肉桂、丁香之辛温监制黄芩、蒲公英之苦寒败胃或损伤脾阳。蒲公英、黄芩之苦寒,可佐肉桂、丁香之走窜之性耗伤胃阴。甘草甘平,补中缓急,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甘草浸出液能抑制胃酸分泌,加强胃黏膜保护屏障,可止痛止酸。海螵蛸性咸温,止酸、止痛、散结。“止疮多脓汁不燥”。能促进溃疡的愈合。以上诸药共奏苦寒清泻胃热,甘温温补脾阳,寒热并用补脾清胃。虚实兼顾,疏理气机,通则不痛。
(验案)孙某,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急性发作。胃部剧痛,吐酸,嗳气,四肢不温.纳少乏力,脉弦细。大便隐血(++++),曾服西咪替丁等药,疼痛不止。用公桂消溃汤6剂痛止,大便隐血转阴。服30剂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胃炎消失。
(按语)此方治愈急性活动期溃疡多例,均获得较好效果,且无任何副作用。
(方源)《临证经验荟萃》
慢性胃炎——半夏泻心汤加味(李永成方)
(组成)半夏12g,黄芩12g,干姜3g,党参30g,炙甘草5g,黄连10g,红枣9g。
(用法)日1剂,煎2次,日3次,饭后服用。
(功效主治)用于慢性胃炎。
(方解)临床凡慢性胃炎以胀满和隐痛为主症者,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7味药物组成,其方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补泻同施,以调其虚实。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热,与半夏、干姜配用,辛开苦降,寒热并用,阴阳并调;佐以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促使脾胃运化如常。
半夏为胃脘痛常用药,功专入脾胃尤擅消痞和胃;黄芩、黄连能清胃火,并能燥湿坚阴;人参、甘草、大枣尤擅补脾之虚,助脾运化,中气即立,胃脘痛自消。有半夏斡旋气机,人参、甘草、大枣则补而不滞。从中西医结合宏观辨证看,表现为胃脘痛的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有水肿、充血、糜烂,萎缩性胃炎黏膜苍白、萎缩、肠腺上皮化生。黏膜水肿、充血、出血恰为黄芩、黄连所主,其功擅清热燥湿解毒,黏膜苍白萎缩属虚寒,恰为人参、甘草、大枣所主,其功擅温里补虚。从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看,能杀灭幽门螺旋菌(HP)的中药,黄连属首选药物,黄芩也有很好的抑制、杀灭HP作用。人参、甘草、大枣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首选药物,效果可靠。可见,半夏泻心汤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对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功能紊乱,有着显著疗效。
(加减)临床运用时,首先视寒热之孰轻孰重,灵活调整干姜、黄芩、黄连的用量或取舍,常增白芍配炙甘草以缓急止痛。具体加减:若疼痛较剧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兼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五心烦热者加沙参、麦冬、石斛;久痛挟瘀有刺痛感者加失笑散;胃寒、喜温喜按,脉沉迟者,去黄芩加荜茇12g,陈皮15g,肉桂5g;食滞者加焦三仙各20g,焦槟榔15g,枳实、厚朴各12g,或合保和丸;胃脘灼痛,大便干结,体质壮实者加枳实、大黄各10g,并嘱患者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厚味;胃脘冷痛,大便稀溏者加吴茱萸、砂仁各6g,肉桂10g,或合良附丸;胃脘胀痛连及两胁,伴嗳气、矢气减少者酌加柴胡12g,乌药、香附各10g,佛手15g,郁金10g,厚朴10g,并嘱患者畅情志,忌郁怒;进食后疼痛加重伴嗳腐吞酸者加贝母、海螵蛸;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赭石;黑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加白及、地榆炭、黄芩炭各10g,麦芽6g,煅瓦楞子30g或茜草根10g,海螵蛸30g等活血止血药。
(按语)治疗期间嘱其忌食生冷油腻、煎炸及辛辣火热之品,宜清淡食物。李老师尤注意生活调节和心理疗法,白领阶层教其如何解郁,应酬过多人士教其如何合理饮食,生活水平偏低的患者,注重心理开导,用药低廉。
(方源)李慧臻.李永成教授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天津中医药,2006,23(6):448
慢性萎缩性胃炎——养胃理气汤(张笑平方)
(组成)蒲公英、乌梅、五味子、生山楂、炒白芍各15g,桂枝5~8g,赤茯苓、薏苡仁、紫苏子、紫苏梗、佛手、姜黄各10g。
(功效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方解)张老尝谓:“临证凡遇主诉胃脘痞满、时嗳气并被询及不泛酸而反喜食酸物者,都应当首先疑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本病乃以内湿化热为因,阴虚气滞并瘀兼痰为果,其中又以胃阴耗伤贯穿于全过程,以致阴虚挟湿、气滞血瘀便成为其病机的要害之所在。其治疗既需化湿泄热,又需养阴通阳、理气祛瘀,然因化湿与通阳难免更伤其阴,清热又难免更遏其阳,而养阴虽可生阳,但势必更助其湿,更何况化湿、祛瘀皆以理气为先导,即气行则湿难留,瘀易去,所以张老认为在为本病立法组方时,应以养阴理气为主,化湿祛瘀为次,清热通阳为辅,并需适当配用已被现代药理研究揭示具有一定抗癌作用且与前述病机并行不悖之品。本方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内寓深意,首先方中藉并用众多的酸敛与渗利之味,将攻补熔于一炉,使之敛渗相协,走守得宜,滋而不腻,燥而无弊;其次则借一味大剂量苦寒蒲公英清解肺胃,既可抑制和杀灭内存于胃中的HP,又可防治咽部感染;另又反佐一味小剂量辛温桂枝扶阳宣痹,一则可防止酸敛之药与湿热之邪抑遏与耗损脾胃阳气,二则冀希借鼓舞阳气之手段而收到促使萎缩的胃腺复原之效果,如是而赋予全方标本兼顾、病证并治等多重意义。
(加减)张老提出应用本方治疗本病之初,主要是据症进行加减,力求尽快消除症状,缓解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的深入,病情的改善,则主要应改从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增损,以求扭转病理变化,促使胃腺体用复原。至于具体加减方法,则可归纳如下:纳呆者去五味子,可加谷芽、麦芽、九香虫等;胃脘胀痛者可加香附、延胡索等;胃脘灼热者去桂枝,可加川芎、桃仁等;便黑者可加白及、地榆炭、广三七等;贫血者可加炙黄芪、当归等;胃黏膜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除重用薏苡仁外,并可加半枝莲、龙葵、蜀羊泉、广三七等。
(验案)郭某,男,68岁,退休干部。
2001年10月9日初诊:自诉10余年前因反复胃脘隐痛、嘈杂吞酸而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此后一直服用制酸、抗溃疡之类中西药物长达5~6年之久,始觉舒畅,延久则逐见脘痞、嗳气、口干,遂于1997年冬复经电子胃镜检查报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查HP为阳性,胃黏膜病理切片检查报告为胃腺萎缩并重度肠化生伴不典型增生,迭治乏效,经人介绍,特找张老诊治,刻下除前述见症之外,并感口苦口黏,胃脘灼热隐痛,不泛酸,反喜食酸性食物,溲清便秘,另时感怯寒乏力,间或右胁胀痛,胸宇痞闷,舌质红,多齿痕,有裂纹及瘀斑,苔黄薄而腻,脉弦细,结合其人尚兼有慢性胆囊炎、缺血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史,遂断其证为湿热内蕴,耗伤气阴,阻碍气机,瘀痹络脉,考虑到胃为阳土,位居中央,功溉四旁,故治拟养阴化湿、益气和胃为主,佐以利胆通络,方用验方养胃理气汤去五味子、姜黄,并加茵陈、炒枳实、炒枳壳、生黄芪各15g,当归、川芎、龙葵、蜀羊泉各10g,生大黄(后下)2g,7剂,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并嘱戒烟酒,忌进碱性与刺激性食品。10月16日二诊:药后大便通畅,余症趋减,苔脉如前,效不更方,遂予原方去大黄,7剂,如前煎服。10月23日三诊:苔转薄白而腻,脉呈弦缓,仅感胃脘灼热,时嗳气,再予原方去茵陈、炒枳壳,加牡丹皮10g,10剂,如前煎服。此后除胁痛甚或胸闷甚而临时改用他方之外,始终以养胃理气汤加减出入,经治2个月后诸症消除,连治1.5年,在此之后曾做有关检查3次,其中2002年1月10日查HP转为阴性;2002年4月27日所查电子胃镜及相关检查报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阴性、未见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但仍见肠化生;2003年4月20日再次所查电子胃镜检查报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未做病理切片检查,遂停药,随访7个月无反复。
按:本例虽患多种疾病,但以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突出典型,故张老在全面分析、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始终抓住本病的病机,以养胃理气汤为基本方,灵活加减,坚持治疗1.5年之久,从而收得彻底治愈之著效。实际上,以本方治本病几乎屡试屡验,故值得总结介绍之,惟其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22章 内科病证(22)
第5章内科病证(5)(5)
(按语)为保证上述治方收取预期效果,一般都需坚持治疗半年以上,开始时均应采用汤剂,饭后服用,俟症状明显改善之后,也可考虑改制成膏剂或颗粒剂,饭前服用,以利于吸收,但切不可改制成丸剂或散剂,以免服后刺激胃黏膜,并应怡神制怒,谨防口腔、咽部反复感染,戒烟酒,尤其应做到饮食易消化,定时定量,常进诸如山楂、西红柿、米醋之类酸性食品,忌进碱性与刺激性食品,以上事项均不可小视之,否则药证相扣也枉然!
(方源)傅文如.张笑平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中国临床医生,2004,32(3):53
慢性萎缩性胃炎——丹蒲金铃子散(茹十眉方)
(组成)丹参12g,蒲公英15~30g,川楝子9g,广郁金10g,路路通10g,生白芍12g,生山楂12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方解)茹氏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于肝气失于疏泄所致,上冲则脘胀、嗳气,横逆则胃痛、纳呆。日久气郁化火,移热胆府,胃津受损,阴血干枯;或肝气郁滞不行,脉络瘀阻。其病在经,久病则入络。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之根本,治则亦应以此三点立论。本方取丹参祛瘀生新、调经顺脉之意,合疏肝经郁滞、健胃镇痛之郁金,促进胆汁分泌,增其消瘀止痛之功;蒲公英消炎疏肝,补脾和胃,祛邪扶正相得益彰;借路路通通利之性祛经络之留滞,行气宽中;以生白芍养血柔肝,伍甘草和里缓急;山楂配甘草,化瘀血而不伤正气,且山楂酸甘微温,助胃酸、行结气、醒脾气,又制丹参、蒲公英之寒凉;川楝子行气止痛。
(加减)若痛甚者加延胡索12g;胃纳欠馨加炒谷芽、炒麦芽各9g,或鸡内金9g,砂仁(后下)2g;胃胀满不消加陈皮6g,佛手干9g;大便干结加脾约麻仁丸(吞)6g。
(验案)徐某,女,胃脘作胀时痛已久,嗳气呕恶,纳食不理。外院胃镜检查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舌光剥中黄,脉细弦。此乃气郁化火,胃津受损,津枯血瘀。以清热生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为法。服本方加减14帖后自觉症状即减。服5个月后复查胃镜,胃窦炎明显好转。后续上方更进,基本治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榆贝汤(章文庚方)
(组成)生地榆、海螵蛸各15g,象贝母(或川贝母)、白芍、甘松各10g,大黄3g,甘草5g。
(功效主治)护膜制酸止痛。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方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其病因与饥饱无常、情志不畅、疲倦劳伤、感受风寒及中土虚弱诸因素有关,涉及脾、胃、肝、三脏,临床拟从脾胃虚寒、肝胃不和、湿热郁阻等型论治。根据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之现代病理特点,恩师集几十年治胃脘痛的经验,自拟护膜制酸止痛之“榆贝汤”进行治疗,同时根据不同证型或温补脾胃、或疏肝和胃、或清化湿热。方中生地榆护膜收敛,解毒生肌;贝母散结化痰;白芍养血和营,柔肝安脾,缓急止痛;甘松行气止痛而不伤阴;少量大黄收敛护膜,化瘀止血;甘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
(加减)如脾胃虚寒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者,去大黄,加黄芪、桂枝之属;如肝脾不和见脘胁胀痛,嗳气则舒者,加柴胡、香附之流;若湿热郁阻见胃脘胀痛,苔腻而黄,脉濡数者,加川黄连,蒲公英之品,如此随症加减化裁,灵活运用,每获佳效。
(验案)陈某,男39岁,工人。1991年9月16日初诊。胃脘隐痛迁延载余,饥则痛甚,痛处喜温喜按,畏寒乏力,舌淡红、苔薄,脉细弦而虚,上消化道钡透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证属脾胃虚寒,中阳不运,治拟温运脾阳和胃理气,护膜制酸,缓急止痛。处方:炙黄芪、生地榆、海螵蛸各15g,白芍12g,桂枝、川贝母、甘松各10g,甘草6g。上方共服34剂,上消化道钡透复查球部溃疡消失,再予健脾法调理善后。
(方源)全亚萍.章文庚老中医内科杂病治疗经验拾贝.陕西中医,2008,29(3):3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