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精选2则中医验方,治愈案例分析
- 民间偏方
- 2022-11-14
- 200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
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
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名老中医对治疗慢性胃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他治疗慢性胃炎经验介绍如下。
1.疏肝理气
毛老十分重视肝气在慢性胃炎发病机制上的作用,认为胃勾多气多血之腑;
以气血调畅为贵,而气血调畅赖肝之疏泄,若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治以琉肝和胃,调理气机。
药用柴胡疏肝理气而解郁结为主药;枳壳归脾胃经,理气宽中,消除胀满;
白芍平肝敛阴以止痛;青皮疏肝破气沉降下行,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降逆和胃之功效。
另外,毛老喜用三棱、莪术,谓其性近和平,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实为经验之谈。
病案例举:
胡某,女,33岁。近日因情志不遂,胃脘胀痛,痛引两胁,每因恼怒痛发更甚,频频嗳气,舌红、苔黄,脉弦滑。
证属木郁克土,胃失顺降。
方药:柴胡、帜壳、赤芍、白芍、三棱、莪术、炒蒲黄、秒五灵脂各10克,青皮、陈皮各6克,黄连、吴茱萸各3克,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药后痛势已缓,但脘部仍张闷不适,饮食不下,乃郁气未净,前方加砂仁3克,乌药10克,沉降下气,健脾和胃。
7剂尽,痛胀递减,3个月后随访,胃痛未发。
2.健脾和胃
毛老认为,慢性脾胃病病程长,“久病必虚”。
由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机运化失调,而产生气滞、食滞等;
同时脾失健运,湿从内生,积滞和湿瘀均可阻滞中焦,影响气机的升降,日久则气滞血瘀;郁久化热,又可产生湿热;
食滞、湿瘀、气滞、血瘀反过来又会损伤脾胃,加重脾胃虚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气虚之甚即阳虚,脾胃虚弱进一步发展为脾胃虚寒,因此脾胃虚弱是慢性脾胃病之根本,而健脾助运法常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大法。
毛老临证常选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取参苓白术散之意,使脾升胃降,枢机运转正常,气血生化有源,则病邪可祛。
病案例举:
谭某,女,45岁,患慢性胃炎3年。
面色萎黄,少气乏力,胃脘胀痛,食后尤甚,恶寒喜温,纨食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弱。
治拟益气健脾,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方药:生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元胡各12克,半夏9克,陈皮、甘草各5克,砂仁3克,高良姜6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药后胃脘疼痛减轻,续服14剂后,胃痛消失,诸症好转。
医案出处:毛水泉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上一篇:为什么说手枪是防身的最好武器
下一篇:大学生毕业德育答辩论文三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