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金属项圈能抗疲劳?
- 生活百科
- 2023-12-11
- 81
走在大街上或者穿行在写字楼里,你不难发现,不少年轻人脖子或者手腕上都戴着一些酷似项链或者手环的东西,这些项环、手环有的是橡胶的,有的则是一条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粗绳子,乍一看还真以为是个装饰品,一位项环的拥有者刘小姐告诉记者,这是今年流行的一种项环,据说有消除疲劳、缓解肌肉酸疼的功效。小小项环真有如此大的功效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疑问一根粗绳售价198元
根据刘小姐的介绍,记者来到了位于王府井的这家销售这种项环的店铺。这里的顾客大多顾客是年轻人。记者看了一圈,这样具有“神奇”功效的产品不光有项环、手环、指环,还有运动休闲服装、袜子、鞋垫以及人体各关节部位的运动保护产品。此外,还有一些圆形的小贴纸模样的产品,不知道做什么用的。几位正在挑选项环的年轻人都是一身运动装扮,其中一位脖子上已经有了一个项环,显然他是带朋友过来买的,还时不时地给同伴一些颜色上和款式上的建议。记者看到,一根粗绳模样的项环售价竟然高达198元!这还是最便宜的款式,而里面那些货架上挂着的看似橡胶的项环则要200多元,旁边的运动护肩售价则为500元。从外表上看这些项环并无出众之处,和家电的电源线差不多粗细的线绳上绣有一些花纹,两端分别有一个橡胶质地的小疙瘩,接口处是一个很普通的塑料插口,扣上之后就成了一个项环,记者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和普通的装饰挂绳没多大区别。为什么如此高的价格还能引来这么多消费者,记者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体验顾客来购物先拎水瓶子
正当记者对店里的产品表示好奇时,销售小姐走过来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记者指着那些圆形的小贴纸问:“这是做什么用的?”销售小姐说:“这些是可以帮你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的胶贴。每片都含有碳化钛,哪儿疼就贴哪儿。”“啊?这么神?”记者表示惊讶,销售小姐看到记者如此反应好像见怪不怪,平静地问:“你做过实验了吗?”“什么实验?没做过。”记者答。销售小姐招呼记者来到一个小桌子前,记者看到桌子上放着3大瓶2L左右的蓝色玻璃水,一瓶单独的,另外两瓶用胶带缠在一起。销售小姐从衣服架上取下了一件黑色的女式吊带背心,一切看似准备就绪,实验就此开始。
销售小姐让记者单手提起一瓶玻璃水,“记住你手上这瓶水的重量,然后放下,注意手别离开瓶子。”销售小姐对记者下着指令,记者把这瓶玻璃水从桌子上提起,上下掂量了几下,然后放下,手仍然放在瓶盖处没有离开。这时销售小姐把那件黑色吊带盖在记者拿着瓶子的手臂上说:“我们这儿卖的衣服也都是利用纳米技术并且含有钛的,我把它盖在你手臂上,然后你再提起瓶子。”记者顺势提起瓶子说:“没什么感觉埃”销售小姐让记者放下瓶子,然后把记者手臂上的衣服拿掉说:“现在你再抬起来试试。”记者再次抬起瓶子,仿佛感觉手中的玻璃水轻了一些。销售小姐问:“是不是轻了?”记者说:“好像有点儿,但不太明显。”“这就对了,就是因为你体内有一些混乱的电流,而我们这衣服含有水溶钛,它可以帮你调节肌肉电流,减轻肌肉压力。”销售小姐解释道。
记者从销售小姐的手中拿过来仔细看了看,衣服材质很滑溜,和普通运动服没什么两样,而挂在货架上的衣服也都是运动休闲类服装,一件普通的一色T恤衫就要400多元。“这衣服盖在我手臂上几秒钟就能调节我的肌肉吗?”记者表示怀疑,销售小姐说:“你自己不是也感觉到了吗?确实有作用。”对方则表示,有效果,但是由于衣服的面积比项环要大得多,所以感觉也会更明显一些。
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获悉,通常顾客逛到这家店并对产品感兴趣的时候,都会被销售人员带到这个小桌子前做上面提到的这个实验,不少人都在销售人员的指示下完成实验,并且购买这种含钛金属的保健产品。
解析多数消费者接受心理暗示
记者在店里碰到一位刚刚付款购买了一条水溶钛项环的男孩,他拿到项环后就迫不及待地戴在了脖子上,销售小姐让他坐下来填写会员卡,并说在一年之内卡内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返300元代金券,销售小姐还特别强调说:“你自己不买产品,介绍朋友过来购买我们也会把积分加在你的会员卡上。”男孩在填写会员卡时突然表示头有些晕,销售人员说:“这说明你平时颈部过于疲劳,戴上项环反应比较大,习惯就好了。”记者在项环塑料包装背面看到注意事项写道:“本产品是基于物理原理,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如使用中偶见眩晕不适之症状,请暂停使用本产品。”
随后记者采访了几位购买过这种号称可以调节身体电流来缓解肌肉的痛疼与僵硬、改善血液循环项环的消费者,一位在网站工作的李小姐就告诉记者,她经朋友介绍买了一条水溶钛的布绳项环,但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颈部酸疼好像并没有什么改善,不过她仍然每天坚持戴着:“都快花200元了,应该会有点儿用吧。”李小姐自我安慰地说。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韩三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在选购这类产品时很明显是受到了对方的心理暗示,在与销售人员面对面的情况下,对方通常都会夸大产品的好处、优点以及权威性,消费者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暗示。例如记者在销售人员为自己做实验的时候被问道:“是不是轻了?”这很明显是一种心理暗示的手法,因为这些所谓的现场实验,结果往往都是模棱两可的,尺度更是不好把握和衡量的,此时消费者就有可能已经不由自主地失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
上一篇:营养必备:科学看待补氧
下一篇:电脑容易带来哪些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