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试题重要趋向:以“具体情境”为载体,“情境化”
- 作文大全
- 2023-11-28
- 119
纵观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可以发现,最明显的变化无异于"材料"越来越多。这实际上是"情境"在语文试卷中的运用。
一、情境化的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更是直接点出"情境正是实现这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的载体","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是通过情境与情境活动两类载体来实现的"。《说明》还对情境和情境活动做了分类:基于知识应用的产生方式的不同,情境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基于情境的复杂程度,情境活动分为简单的情境活动和复杂的情境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从理论高度上主导了"情境化"是高考命题的趋势。
二、情境的运用
语文试卷主要是通过选取素材呈现语境,依据文本提出问题并让考生解答问题来实现情境化的。
近三年的全国卷中,变化最明显的是语用题。2017年全国卷的语用题对于成语、病句是单独成句考查的,是单一语境,但2018年就给出了一个大语言环境,在一个语境中考查了词语辨析、修改病句及语句衔接。2019年全国卷延续了这种题型,山东模拟高考卷仍然采用大语境,只不过题型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全国卷还是模拟高考卷,都给我们的备考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必须重视情境。
阅读理解题都有文本,文本本身就是一个语境,可以看做设计的"情境"。在情境的设计上,文本的选取也是"煞费苦心",既要体现"新内容",又不能背离学生的生活情境。
论述类文本阅读近几年考查的文本体裁多为学术论文,对高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是情境的中心话题并不远离学生的认知。
2019年全国卷1是政论文,但是文本的中心话题是强调人民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高中政治课的《生活与哲学》一书中,学生学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充分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全国卷2提供的文本主要内容是叶嘉莹评杜甫及其诗歌创作;杜甫及其诗歌,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之一,材料给考生展现了叶嘉莹先生对于杜甫的评价,贴近考生的个人体验情境及学科认知情境。
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内容或涉及最新研究成果,或展现中国骄傲,多为新闻报道及论文。新闻这种文体学生都不陌生,而且材料中心话题是与考生的生活情境紧密相关的。
比如2019年全国卷3以"志愿者"为中心话题,串联起三则材料,并举出"单车猎人"这一新时代的产物。作为参加高考的00后,对于这一话题自然不陌生。材料与考生的社会生活情境紧密相关。
因此,考生拿到新的试题,应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阅读文本,融入文本,从而寻找答案。
情境化不仅体现在文本的呈现上,提问的方式上也在呈现情境化,并更加贴近生活,强调应用性。
名句默写考查的是基础性的必备知识。全国卷的名句默写,从2014年开始考查理解性的名句默写。考生需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才能准确答出。情境的存在,降低了记忆的难度,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脱离死记硬背式的学习。但是这种"情境",还是比较"低端"的情境,达不到应用性的考查要求。北京卷的名句默写,值得借鉴。从2018年开始,北京卷的名句默写开始设计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即:
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的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金秋十月,天高云谈,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一道题可以说是当年名句默写中最别出心裁而又最成功的。不再拘泥于传统"死记硬背"式,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如果我们平时教学中,也能通过这种"情境"引导学生背诵名句,经过这潜移默化地熏陶,也许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特定情境中,也能不自觉地"吟诗几句",这不就让"高大上"的古诗词走进生活了吗?
高考中提供情境,目的之一就是引导考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取之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名句默写以社会生活情境联系考生的学科认知情境,逐步实现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备考中,北京卷的情境设计值得借鉴。
试题的情境化不仅用文本提供了语境,其实也提出了限制性条件。前文论述的北京卷的情景式名句默写提供的语境,实际上就是提出了限制性条件,考生不能随意答题,要符合情境。
材料作文,给学生提供情境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写作的范围。
例如,2020年山东高考模拟卷中的材料作文,第一句话便是"'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这就营造了情境"校园中手机使用的利弊"。考生写作时,如果偏离了情境,离开"校园"这一场景的限制,大谈特谈家庭、社会中手机使用的利弊,即便是完成了任务要求,也不会进入一类文。
再如2019年全国卷1的材料作文,结合了学生个人体验情境和社会生活情境,谈一谈对于"劳动"的看法。很多学生直接写"热爱劳动",恰恰忽视了情境的限制性。材料中对于劳动有不同的看法,考生在树立正确态度的同时,需要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辩驳。
虽然情境给出了限制条件,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性的情境,可以帮助考生理解文章内容。
2019年全国卷1小说《理水》,第8题的题干,给出了鲁迅的一句名言,回答问题时,要求考生回答出塑造"中国的脊梁"这些人物的手法。考生答题时就不能随意答题,在寻找手法时,只能寻找塑造这些中国脊梁式人物的手法。同时,题干没有直接提问"如何塑造大禹",看似增加了回答问题的难度,实际上降低了对文本理解的难度。通过鲁迅的名言,可以推测到文本中对大禹及其随从是高度肯定的,从而帮助考生推断小说主旨。提问中的情境的设计,暗示了小说主旨。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9年全国卷2第8题,提问方式简单明确,"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没有多余的情境,没有提醒与暗示,老舞蹈师的形象特点,以及小说主旨,需要考生通过文本,逐一分析。
三、情境的缺失
全国卷中最不具有情境化的试题的可以说是文言文阅读中的文学常识题。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语文学习内容"面"的广度。就近三年来说,考点涉及古代官职、科举、风俗礼仪、刑罚、文学等。题目中涉及的古代常识,范围广泛,考验学生的阅读量与积累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但试题的呈现形式偏离了语境,以单一知识点的形式考查,学生易陷于死记硬背。
其实,试卷也在有意识地往语境靠拢。考生答题时,具有"语境意识",效率会更高。如2019年全国卷2中的B项: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这一选项是正确答案。单从选项来看,说法是正确的,商汤与孙武的确是战功赫赫,流传史册,但结合原文来看,就能判断出错误原因: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汤武"称王,并与下句的灭国之君"夏殷"相对,就可以推断出"汤武"指的是"商汤王与周武王"。
这样的改变,也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之中,引导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练好基本功,扎扎实实打基础,而非投机取巧。但这样的考查还是脱离社会生活情境的。
至于如何更好地结合语境考查,把古代文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必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总之,《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理论高度上确定了"情境"是试题的载体,这种情境是结合学生个人体验、学科认知及社会生活的情境,是依据真实问题衍生的情境。备考阶段,应关注情境的运用以及情境的限制,围绕情境回答问题。同时,还要关注情境缺失的题目,这类题目极有可能是改革的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掌握这类必备知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