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川派皮肤科大家文琢之秘方
- 民间偏方
- 2022-05-14
- 162
秘方
中九丸(古秘方)
白灵药、银翠各18g,石青、金丹、蟾酥、麝香、珍珠、熊胆、朱砂各9g,大枣1000g(有的方中尚加牛黄9g)。
制法:中九丸的制法是极为关键的,现分步骤介绍于下。
(1)白灵药
又称三打灵药,实际上即降丹处方以升法而得之升丹。
处方:水银、白矾、食盐、硝石、皂矾各30g,朱砂9g,各药研细(以不见水银星为度),然后放入锅内,以升法处理3次,每次加热3小时。
第一次:将药物放入升丹,装置完善,以文火加热90分钟,文火阶段,锅底中心距炭面中心约66cm(用砖瓦支持升高),炭面用细炭粒铺盖,最下层以大炭粒垫底,逐层将粒度缩小,最上以细粒炭面不见火焰、不见灼红为准,烧90分钟。武火阶段,在文火后去掉细炭粒,锅底降低,锅中心距炭面33cm,火焰已全部包围锅底,加热90分钟后,离火稍冷,拆去装置,取下升起物。
第二次:将锅内第一次丹底除去,将第一次的升起物平铺于锅底,仍按升法装置完善,按第一次的文火办法加热60分钟后,拆除装置,取下所生物。
第三次:按第二次进行即可。
在制备灵药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下述问题:
反应物为黄色(火力不足之兆),应立即覆盖,用盐泥涂抹缝口密封,再以武火加热15~20分钟,即得白色反应物。
由于火力太大,反应物呈淡红色,或红色微黑,出现水银上碗等现象,可将反应物刮下,按第二次方法重新处理。
由于火力过猛(武火时间长),将处方材料烧成黑色,或成还原铁(黑色硬块,铁状物,紧贴锅底),则不能再用。
在制灵药过程中,如遇某一次有类似上述现象产生,则按上述办法处理,补足三次,方能入药配方。
火力适中,反应物多呈粒状,毒性适中,火力偏大,多为针状结晶及粉末状结晶,毒性较大,应当掺和后再行配方(即粗粒、细粒混合均匀后再取用)。
本方之丹底称为锅烈,可以与灵药掺和使用,每两份灵药加一份锅烈,混合匀后,作灵药参加配方。
(2)石青
处方:白砒、硫黄各60g。
制法:将上两药研细,放入罐内,罐口以铁板盖定,用铁丝缚紧,加热烧至无烟时,拆去缚盖物,将罐内熔融物倾于铁(石)板上冷却后,取下研细备用,名石青。铁(石)板上少许之升华物称为烟硫,不作中九丸之用,可用于治疗癣疥。
(3)银翠(脆)
处方:白银(银块、手饰物即可)60g。
制法:以铁瓢盛好白银,武火上加热半小时,缓缓加入石青粉末,至银块松解为止,将松解之白银倾入研槽内,冷却后研为细末即得。
(4)金丹
处方:黑铅60g,黄丹120g。
制法:将黄丹倾入锅内,埋入黑铅块(以淹没为度),武火加热2小时,至黄丹呈成黑色为止,取出铅块不用,黄丹冷却后变为红黄色,用以配方。 其他麝香等物碾为细末,按处方量把灵药等粉末放入,混合均匀,大枣1000g,以冷水(冷水适量,以大枣煮透水干为度)煮胀,撕去皮,去核,将肉捣烂,加入混合均匀之粉末,揉为丸块,再搓为丸粒,以稍小于绿豆大为度,每100粒为30g,阴干,再用适量朱砂为衣,用磁(玻)瓶装,密闭备用。
功效:软坚散结,消肿止痛,解毒。
适应证:梅毒、瘰疬、骨髓炎、恶性肿瘤初期或术后,及久治不愈之顽疮、骨结核等。
用法:每日1次,服5~10粒,重症日2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事项:本品在服药期间,偶有头晕、头痛、耳心痛、牙痛及口干等现象,一般停药后3~5天即可缓解;如反应严重者,以金银花30g及土茯苓60g煎水代饮料,可迅速消失。 按:本方为文老老友张觉人先生校订,成都中医药大学炮制教研组徐楚江教授编撰,再加订正。
123.大乘丹(又称大丹,古秘方)
硼砂30g,水银45g,硝石45g,食盐60g,白矾45g,皂矾15g,寒水石15g,硇砂7.5g(原方有白砒,今删去)。
制法:将上药分别入乳钵,研为极细,以不见水银星为度,用降法处理。 降法说明:降丹操作较难,先将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几点说明。
(1)坐胎与收丹
将处方内药物研细,放入阳城罐内,文火加热,以竹筷缓慢搅动(切勿重搅),促使药物均匀熔化,至水分消失快尽时(即白烟刚完,青黄烟刚起)取出离火,将熔化之药放于罐底上,烤干,冷却,然后复于盘上以皮纸蘸浓盐水封口,以盐泥涂封密闭,放于水盆内,水以淹没盘底部为度,周围以瓦片支撑,露出半罐为度,再以瓦片铺成花瓣形,以炭不能掉于水内为度,加燃炭,炭由周围平放到遍围罐身,到完全封顶(以罐身完全遮盖为准),至炭化完结,全部加热约3小时,将余炭除去,冷却开罐,即得白色结晶物,丹底除去不用。
(2)坐胎中水银析出之处理
在坐胎中,由于水银研时粒度大,或搅动时过于用力,以致药物熔化时不能充分,所以水银析出(水银析出后影响比例,自然影响反应物,同时也必然影响药物的效力),可将析出的水银收集,加倍量胆矾共熔,成糊状时,立即倾入罐内,黏附后即可生效。
(3)掉胎与流胎之处理
胎坐太老,加热时即落于盘内;胎坐太嫩,加热时即熔融流于盘内。此两种情况,均无反应物生成,遇到以上情况,可将掉落之物收集,研细末,另外再配一料,按常法坐胎,待药熔化时,将所研药粉加入,即可挽救。
(4)火候之掌握
坐胎火候宜小,以能熔药为度,药物融化,白烟起时即开始溜胎,将罐体倾斜,以罐底边缘为底,慢慢转动,使熔化物黏附面扩大,以水分将蒸发完、青烟刚起时(反应开始)为准,离火,进行降丹装置。
在加热过程中,应当一气呵成,凡加炭,必须燃炽才加,不用冷炭,开始半小时火宜小,中间2小时火宜大,最后半小时火宜小。
取出以降丹法处理之大丹,研细后,放于锅内,再用升法处理。 升法说明:把研细之药物放于锅内,用磁碗覆盖,以皮纸贴住缝口,熟石膏封缝口,再加河沙填封,以碗底完全暴露为度。
加热:宜先文火,文火之标准,以火面完全无火焰为准,可将锅底升降调整,锅底中心距炭面中心约66cm为度。如火稍大,则水银析出过碗;或气压过大,冲裂缝口,水银蒸气跑出,均会影响质量。
文火后即转武火,武火标准以火焰全部铺锅(即火焰包围锅底)为度,加热40~50分钟,至碗底米粒焦黄,改用小火加热10分钟。
在加热过程中,一般不能加炭,预算用炭量,一炉加足。
以升丹法处理后的大丹,取出后,露于湿地上,去其火毒,待干后收贮备用。 大乘丹之特点,具有红升丹、白降丹两药共同之效,故称为丹药之王。
功效:化腐生新、拔脓化管、收口之效。
适应证:痈疽疮疡顽固,危急之证均可使用。如瘰疬、背搭、腰漏、疔疮疖子、巴骨流痰等证。 用法:阳证用水调敷(或干掺),阴证以酒调敷。
本品疗效卓著,用量应严格控制在极低量内,慎勿过量。
按:大乘丹是清末以来中医外科秘方之一,流传于四川西南各县,疗效卓著。近几十年来,几乎失传,经辗转收集,方将原方求得,经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良好,值得介绍与同道分享。
在发掘、试制、生产及临床使用的过程中,文老有几点体会,介绍于下,供大家参考。
此方流传之所谓“真方”,不下数十种,究竟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其真假?我们收集到的秘方中,附有俚歌一首,可以此作为筛选的依据,俚歌内容为:“甲,一人圭,千人降,非也。乙,大丹古,八七五。”
(1)根据群众研究,了解其歌意为:一人合为大字;千人与圭合为乘字;非为8画,即是指由8味药物组成本方,八七五是指药物的总量。后经过选方、试制、临床应用,证明了这个推断是合理的。
(2)一部分大丹的组成,在临床上效果虽好,但患者多感到很痛苦,后来发现,这类方中皂矾比例过大,有的尚有白砒,有的尚有黑铅在内。经过临床证明,发现这类药物是致痛之源,这是与原方的显著区别所在。
(3)按一般降法处理之后的大丹,经过使用,痛苦虽减,但仍有痛感,而且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准备改革制作工艺,想到升丹比降丹疼痛较轻,是否可以把大乘丹的药物,用升丹法的工艺制取?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我们最终通过增加一个升法的处理环节,便使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从此,大丹疗效比较理想了,痛苦也消除了,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临床证明,大乘丹对久不愈合之上肢溃疡、疔疮、背搭、骨结核等一般丹药所不能解决之疑难疾患,有较好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必须抢救出来,使之为广大人民服务。 按:本方之剂量及炮制方法经徐楚江老师订正。
124.肤灵膏
上一篇:生姜治疗偏头痛偏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