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健康最大威胁来自亚健康

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人70%属于亚健康人群,而其中的70%左右都是知识分子。由于长期透支健康,很多人不是这病就是那病,有的人甚至英年早逝。

英年早逝的悲剧屡屡重演

据调查,我国“英年早逝”悲剧大都发生在45~55岁年龄段的中年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低17岁,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率超过老年人的两倍。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院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中科院系统在职科学家平均寿命只达到52.2岁。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社会精英们遭遇如此悲剧呢?据医学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证实,英年早逝者91%是因为后天自身因素。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不能不说是牺牲在亚健康的沼泽里。以新闻工作者为例,在知识分子中,他们是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任务重、亚健康分布密集的人群。近两年新闻界噩耗不断,60岁的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50岁的《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杨卫平、51岁的《海南日报》总编辑邹爱国等相继去世。今年上海10家主要新闻单位联合搞的大规模调查表明,去世的新闻工作人员中,死亡年龄高度集中在40岁至60岁这个年龄段,占78.6%,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更令人警醒的是,在职人员中,健康者仅为18.4%,患病者为8.9%,其余不同程度处于亚健康状态。

疾病控制和健康教育专家说,亚健康状态介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非病非健康的过渡状态。生活方式疾病不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在疾病出现前身体会出现许多亚健康症状,如乏力、疲劳、失眠、消瘦、食欲不振、肌肉酸痛、胸闷心慌、易激动、易烦躁、没精神或感觉生活没有意义等,预示着明天可能各种严重躯体病变的来临。专家们认为,亚健康是病前状态、临床前期、疾病先兆。出现亚健康就是给健康亮了黄灯,只要注意还可以恢复。但可悲的是,许多知识分子却在亚健康的沼泽里越陷越深,最后失去健康甚至生命。不久前,北京1866名知识分子接受了体检,结果显示,患有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症、白内障、高血压并癌症等疾病者的比率竟高达84.6%,尤其是40~59岁组的患病率高达90.4%。

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如果知识分子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3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将死于肿瘤,1/5将死于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过劳和意外,只有1/10的人有希望安享天年。

亚健康是知识分子的职业病吗

在当今社会,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像个两头尖尖的橄榄球:15%的人是健康状态,称第一状态;15%的人属于疾病状态,称第二状态;其余70%的人都属于亚健康状态,即第三状态。在亚健康人群中,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是绝对的主力军,高达70%。如此高比例的知识分子处于亚健康状态,不能不说亚健康在知识分子中带有某种职业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通常把疲劳、神经衰弱、肌肉劳损等亚健康表现俗称为知识分子“职业脖。

在国际医学界,亚健康属于与工作相关疾病,也就是因为工作原因引起的疾玻据了解,许多发达国家已把其列为职业玻例如亚健康的一种表现,由于坐姿工作时间过长,造成肌肉劳损,又称“颈、肩、腕综合征”,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列为职业病,并且高居职业病发病率的榜首。由于亚健康过度疲劳造成的猝死被俗称为“过劳死”,在日本属于职业病的范围。日本之所以把“过劳死”定为职业病,是因为他们分析了100名“过劳死”的人,其中90%是长期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

然而,在我国,今年5月1日修改后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病范围中是不包括亚健康造成的各种综合征和“过劳死”的。虽然我国知识密集型为主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一些大城市已占60%,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近,但是我国目前认定的职业病102项,基本限于工业生产范围。《职业病防治法》把“职业脖定义为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玻这就意味着,亚健康这种与知识分子工作相关的疾病不属于法律的保护范围。据了解,划归为职业病就意味着可以受到国家在经济、医疗等多方面的法定保护,所以国家非常慎重。

谁能把知识精英拉出“沼泽地”

我国许多专家都主张应当将亚健康等与工作有关、受职业有害因素损害的职业多发病纳入调整范围,因为这样有利于对知识分子健康的保护。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于永中教授说,他和他的同行们会继续努力,把亚健康等与工作相关疾病定为职业病的意见,提交给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然而,专家们并不认为知识分子的亚健康主要由国家负责。因为,即使亚健康没有列入我国职业病的范围,但劳动法和其他一些法规做了相关规定,可是在现实中,国家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休假制度等很少有人当回事。仍然以上海新闻工作者调查结果为例,国家早有明文规定的公休假制度只有6.9%的人全部享用,还有21.2%的人部分享用,而高达64%的人没享用公休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