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哪些治疗乙肝的偏方
- 民间偏方
- 2022-12-07
- 160
对于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来说,摆脱乙肝的困扰,回到正常的生活,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对抗乙肝的“法宝”。而从临床来看,患者本人常常成了自己征服乙肝的最大“绊脚石”,有些患者本应治疗但却未及时治疗,或是误信广告、游医的说辞,接受了错误、无用的治疗,导致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使病情恶化。
中医中药治疗乙肝有四个不同的方略,并需要四个坚定不移。
第一,湿热蕴结,清热利湿。大量临床观察表明,乙肝尤其是急性乙肝的病因为湿热之邪,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为湿、热、毒三者相合,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湿热内蕴则毒邪炽盛,毒邪炽盛则湿热胶固,故一旦染病,病程长,往往由急性变成慢性。因此,清热利湿是首要的坚定不移之方略。
第二,脾气易虚,顾护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治疗乙肝,尤其应重视益气健脾,因为益气健脾法具有补充元气,健运脾胃,升清阳,固卫表,止虚汗,退虚热,解毒,利水、生津救脱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摄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排脓等间接作用。能调节机体多种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毒为实邪,解毒排毒。乙肝多因郁、瘀、毒形成,“郁”为气病,有木土之分。“瘀”为血病,在经在络。而毒为实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贯肝病之始末。肝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解毒器官,能将人体代谢过程的有害废物进行解毒,排出体外。如肝功发生障碍,其解毒功能降低,有毒物质即对机体,尤其是特适性的肝脏产生损害,在治疗上“不离于肝、也不止于肝”——扶土抑木,佐金平木,滋水涵木,泻火疏木。重在利胆,因肝胆相照,胆为肝脏排泄胆汁,为肝排邪泄毒。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在胆者自当利之。
第四,气滞血淤,活血化瘀。几乎所有的乙肝患者的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大多由气滞血瘀造成,情绪不畅,并非肝郁的唯一原因,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可以致郁致瘀,肝之清阳被遏,也是一种郁滞,气为血帅,气滞血瘀,血脉不通,则瘀血内生,临床上两胁疼痛,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舌质暗有瘀斑,面色黑或晦暗,皮肤发硬甚至开裂说明瘀血阻滞,是乙肝的基本病机之一。因此,解除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使受损害的肝细胞得以恢复,才能使肝病较快治愈,常用药物如:丹参、赤芍、川芎、三七、三棱、当归、桃仁、红花、泽兰等。故治疗乙肝,活血化瘀也应贯彻始终。
偏方1
龟甲1两,鳖甲1两,用河沙炒干,刷去河沙,捣成粉;生黑芝麻1斤,捣碎;再用蜂蜜将两者调匀,捏成30粒药丸,每日早上起床后服一粒,连服30日。
偏方2
黑豆,先蒸后煮再晒干碾成末。500克
小枣,去核晒干碾成末。500克
核桃仁,切成碎粒500克
不放碱的馒头,晒干碾成末500克
明矾,碾成末500克
好蜂蜜1500克
将5种碾好的原料倒进煮沸的蜂蜜中(一定把蜂蜜煮沸)搅拌均匀。和成直径2厘米的药丸,用温水服下即可。
下面给大家介绍以下几种茶类:
一、保肝降酶类药茶:此类药茶主要适用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反复升高的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配制此类药茶常用的中药有北五味子、青叶胆、女贞子、水飞蓟种子、垂盆草、山豆根等。此类药茶有:
1、青贞子茶
原料:青叶胆10克,女贞子15克。
制用法:将上药一起捣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可代茶饮用,每日饮1剂。
功效:青叶胆性寒、味苦,有清除肝胆湿热的功效。女贞子性凉,味甘苦,有补肝益肾的功效。临床研究发现,这两味药物都有降低转氨酶、保护肝细胞的作用。由这两味药制成的青贞子茶具有祛邪而不伤正、护肝又能降酶的特点,对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肝炎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2、五味子红枣冰糖茶
原料:五味子10-20克,红枣5-10枚,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红枣去核与五味子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调入冰糖即成。可代茶饮用,每日饮1剂。
功效: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临床研究发现,该药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抑制谷丙转氨酶的活性,调节人体的免疫机制,从而起到降低转氨酶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因此,五味子红枣冰糖茶对转氨酶反复升高的慢性肝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酸枣茶
原料:酸枣50克,白糖少量。
制用法:将酸枣入锅加500毫升的清水用文火煎煮1个小时后调入白糖即成,可代茶饮用,每日饮1剂。
功效:酸枣性平、味甘酸,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的功效。临床研究发现,酸枣还有一定的降酶作用。因此,酸枣茶适合伴有转氨酶升高、心烦不安、失眠的急慢性肝炎患者使用。
上一篇:得了痔疮怎么办,盘点去痔疮小妙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