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亡阳简介 亡阳的亡阳
- 知道问答
- 2023-11-09
- 175
阳气失亡亡阳为病机,又称“阳脱”,是亡阴的进一步发展,为阳气衰竭的危重症候。亡阳指阳气在短时间内大量亡失,脏腑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 。阳气失亡,可引起亡阳证 。以汗出不止为主症。
文章目录:
一、古籍中的亡阳简介
阳气失亡亡阳为病机,又称“阳脱”,是亡阴的进一步发展,为阳气衰竭的危重症候。亡阳指阳气在短时闷颂间内大量亡失,脏腑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 。阳气失亡,可引起亡阳证 。以汗出不止为主症。主要症状有大汗淋漓、汗出如珠、畏冷踡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渴喜热饮、脉微欲绝或浮而中空等。治宜回阳固脱。一般亡阴是亡阳的必要条件,亡阳是亡阴的必然结果。两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病人脉阴阳俱胡搜紧,反汗出者,亡阳也。”《张氏医通·杂门》:“汗出不止,名曰亡阳。以附子理中加黄芪,外用温粉扑之。”《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汗多不止,真阳亡脱,名曰亡阳症。其身体必冷,多成痹寒或四肢拘急,宜桂枝附子汤。”伤寒病发汗过度,易致亡阳。《裤罩历伤寒论》用大青龙汤有“汗多亡阳,遂虚”之说。无阳亡阳作无阳解。《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脉经》卷七:“少阴病脉微,不可发其汗,无阳故也。”
详见百科词条:亡阳 [ 最后修订于2015/12/20 20:35:32 共44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二、亡阳的亡阳
亡阳,证名,阳气失亡,以汗出不止为主症。指机体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突发集中的虚寒,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精神萎靡,畏寒蜷缩,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张氏医通·杂门》:“汗出不止,名曰亡阳。以附子理中加黄芪,外用温粉扑之。”
三、亡阳是什么意思
亡阳是指人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以冷汗、肢厥、面白、脉微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亡阳可在阳气由虚消蠢而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还可因为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或者是因剧毒刺激、严重外伤、瘀痰阻塞心窍而使阳气暴脱。由于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散,失却温煦、固拿虚陪摄、推动之能誉橘,故见冷汗、肢厥、面色苍白、精神淡漠、息弱、脉微等垂危症状。
健康诊断
临床表现为精神淡漠,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逆,气息微弱,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类似于休克症状。由于阴阳互根,所以亡阴与亡阳皆可相互累及而最终导致同损俱亡。亡阳证较亡阴证在危急程度上更进一步,危在旦夕,急当救治。身体虚落
四、"大汗亡阳"是什么意思?
大汗亡阳意思是:阳气失亡,以汗出不止为主症。
机体的阳气短时间内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主要表现为突发集中的虚寒,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精神萎靡,畏寒蜷缩,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
扩展资料:
阳气亡逸之症。多因大汗后真阳亡脱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汗多不止,真阳亡脱,名曰亡阳症。其身体必冷,多成痹寒或四肢拘急,宜。”
又指误用火法所致惊狂症状。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参见亡阳、亡阳汗条。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人体阳气亡失的危重证候。见于各种疾病的危重阶段。一般在高热大汗,或发汗太过,或吐泻过度,失血过多的情况下,导致阳气突然衰竭,特别是大汗容易导致亡阴与亡阳。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亡阳,多由于阳气的严重耗散,虚阳外越所致。亡阳证的临床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渴喜热饮,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或浮数而空。亡阳证较亡阴证在危急程度上更进一步,危在旦夕,急当救治。
五、何谓亡阴、亡阳?两者如何鉴别?
亡阴,是指机体中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所导致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阳,是指机体中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亡阴、亡阳是疾病的危重证候,辨别有误,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亡阴、亡阳多在高热大汗,仔段山感染中毒,或发汗太过,或吐泻过度,或失血过多,或久病不复,正气浩劫等情况下出现,尤其是大汗淋漓,最易亡阴或亡阳。汗与血都是阴液,大汗、大出血,则阴随燃缓汗、血而消亡,而阳气也因失于依附而易散越。故亡阴者阳亦衰,亡阳者阴亦损,即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医贯砭·阴阳论》)。但亡阴、亡阳的主次不同,治法有别,务须明辨。
就临床表现而言,病人亡阴时多出现面色潮红、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呼吸喘促、手足尚温但大汗欲脱、脉数疾、舌红而干等症。总之,亡阴病人主要出现躁动、干燥以及向外脱逸而不能内守的病理特点。亡阴有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热休克”。
病人亡阳时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畏寒倦卧、大汗淋漓、脉微欲绝、舌淡而润等症。总之,亡阳病人主要出现兴奋、推动、温煦、卫外等功能衰竭的病理特点。亡阳有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冷休克”。
亡阴与亡阳的鉴别主要在出汗、肢温、呼吸、舌象、脉象等几个方面:亡阴多大汗身热(热汗),亡阳多骤汗身冷(冷汗);亡阴多四肢尚温,亡阳多四肢厥冷;亡阴多呼吸喘促,亡阳多呼吸微弱;亡阴多舌红而干,亡阳多舌淡而润;亡阴多脉躁疾不宁,念中亡阳多脉微细欲绝。
六、为何亡阳时必将亡阴,最终阴阳亡失
阴阳的亡失,是机体的纳租阴液或阳气因大量消耗而亡失,是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包括亡阳和亡阴两类。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导致全身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外邪过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大量耗伤而脱失;或由于素体,正气不足,又加疲劳过度等多种因素所诱发;或过用汗法,阳随津枯,阳气外脱等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阳,多由于阳气严重耗散而衰竭,虚阳外越好键所致。主症是大汗淋漓,汗稀而凉,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清淡漠,甚则昏迷,脉微欲绝等阳气欲脱之象。 亡阴,系指机体的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煎灼阴液,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阴液耗竭所致。主症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粘,手足温,喘渴烦躁,甚则昏迷谵妄,脉数无力,舌光绛无洞袜兆苔等。 由于阴与阳相互依存,故阴亡,则阳必无所依附而浮越于外,阴亡之后可迅速导致亡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亦告终结。
七、亡阴的亡阴与亡阳的机理与辨识
亡阴与亡阳是阴阳失调病理变化中最为严重的状态。亡阴、亡阳表现为阴或阳的功能突然极度衰竭,是疾病的危险证候。由于阴和阳的特点与功能不同,因此亡阴与亡阳的机理与临床特征各异。
1. 阴阳亡失的机理与特征
亡阴,是由于机体阴液大量消耗,从而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而严重衰竭,由此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的发生,往往由于邪热炽盛,热甚竭阴灼液陆肢陪;或有吐泻过度,阴液大伤;或为慢性疾病,经久不愈,长期消耗,以致阴气逐渐耗竭,阴伤至极,则为亡阴。阴主滋润,制约并涵纳阳气,其性静而宜内守。阴气亡失之后,则机体属于阴的功能都因之而衰竭,其中的宁静、滋润、内守和制约阳气的功能衰竭的最突出。故亡阴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口渴欲饮,气喘,汗出如油而热,四肢温和,舌红而干,脉洪实或躁疾,按之无力。
亡阳,是机体阳气散失殆尽,表现为属于阳的功能骤然而极度衰竭,从而发生危及生命的一种病理变化。亡阳的原因,主要是阳气消耗太过,如疾病过饥禅程中,邪势极盛,正气抗邪而致阳气过度消耗;或在大汗、大下、大吐之后,因汗吐下失宜,导致津液大量丢失,气随津脱;或大量失血,气随血脱;或素体虚弱之人,过度劳累,消耗正气,复因剧烈的情志波动,如大惊大恐使阳气消亡;或慢性久病,阳气逐渐消耗,终至亡阳之变。人体之内,凡温煦长养,鼓舞推动,固摄卫外,兴奋等诸般功能皆由阳气司之。阳虚则上述功能低下,阳亡则由阳气所主的上述功能皆因之而衰竭,其中以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的衰竭尤为突出。临床表现以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大汗淋漓等垂危征象为特点。
2. 亡阴、亡阳是“阴阳离决”的开始
“阴阳离决”,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谓阴阳离决,是指阴阳双方失去相互维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能力,从而形成各自分离、决裂和欲失的状态,是阴阳失调的严重的结局,意味着生命活动即将结束。“阴阳离决”的发生,往往是由局部开始的,并且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积累迭加的过程。阴阳离决的实质是阳气衰竭不能温煦机体、固摄精血津液;或阴血津液耗竭,不能涵纳阳气,即阴阳双方不能互为其根、互为其用。
亡阴、亡阳是阴阳离决的开始和病机变化的基础。阴阳离决是由阴竭或阳衰开始的,而亡阴、亡阳就是人体阴精或阳气亏虚衰耗的严重病理状态。自阴精或阳气衰竭到阴阳互相不能维系、互不为根,总有一个过程。亡阴则阴竭而不能吸纳收藏阳气,阳气无根浮散发越而成孤阳,孤阳不生。从亡阴开始到阴不敛阳,孤阳上浮,不能归元,是由亡阴导致的阴阳离决。亡阳则阳气耗竭至极,阳气衰竭,不能温脏腑、固阴精,面色肢早蠢冷,多汗,脉微,构成一派阴寒内盛之象,阴自内留,是为独阴,独阴不长。从阳气消亡开始,到阴寒内生,独阴内盛,而阳衰失其固密、固摄之职,则精血阴液是必妄泄无度,此由阳气亡失,进而导致阴液离决。
总之,亡阴、亡阳是机体阴阳由亏虚而致衰竭殆尽的垂危病理变化。其发生机理以属于阳或属于阴的功能突然发生了严重衰竭。由于阴或阳的亡失,从而使机体原本相互维系的阴阳双方皆不能为对方的存在提供必需的主持,阴亡则阳气无根,阳亡则阴气无根,阴阳由此开始进入相互“离决”的阶段,最终到发展为阴阳分离。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亡阳的7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预防亚健康从办公室开始
下一篇:喝葡萄酒治感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