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过后警惕心理疲倦
- 生活百科
- 2023-07-08
- 131
随着非典疫情开始缓解,人们对非典的预防意识也开始麻痹和懈怠起来。政府和医疗界在多方面提醒人们预防非典不能麻痹。心理学对“麻痹”的看法是,麻痹―――非典恐惧的后遗症。
非典作为一种突发性灾难,使人们的心理一下子处于恐惧和警觉状态。这种警觉,是恐惧心理的本能表现,不是对非典的理性重视。前段时间大家经常提的“非典恐惧”就是恐惧中非理性的警觉。当人们对非典处于高度关注和警觉状态的时候,社会的整体警觉程度比没有非典的时候都有所提高。有的人,因非典恐惧的程度比较高,其对非典的警觉程度也会比较高。比如,过分关注身体的非典表现、过度地消毒和进补、对自己的低烧多疑、对别人的咳嗽敏感、有病不敢去医院治疗、失眠、胡思乱想等。在警觉的状态下,即应激状态下,人的心理能量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被高度集中和释放。但是,任何人的警觉状态都不是常态的。其维持的时间短,有的人24小时就衰退,有的人48小时内衰退。当人在警觉状态下过度地消耗了心理能量,那么,其警觉的状态会随着心理能量的衰减而降低。所谓麻痹,就是警觉状态降低的表现。
警觉状态下降,表现在认识方面,称为麻痹思想;表现在行为方面,就是麻痹行为。当人的警觉状态达到一定的峰值的时候,渴望放松就成为其本能的冲动。放松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人逛商尝聚会、打球;有的人对预防非典的措施和规则也不再特别地关注。比如,不戴口罩、不洗手、不消毒等。一个人的非典恐惧程度越高,其心理能量的消耗就大,所呈现出的麻痹程度就高。最典型的特征是精神状态处于疲倦的状态。比如,工作兴趣低、工作效率差、无力、懈耽懒散、困乏、厌烦、疑虑、烦躁、脾气急躁、不想做事、目标感不强、个人兴趣狭窄、早晨不想起床。
近段时间,在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出现了非典恐惧的后遗症―――心理疲倦感的一些表现。比如,有的人虽想做事,但就是提不起劲儿,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有的人虽想做事,但疑虑很多,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晚上,有的人总觉得无事可做,但没事也拖到12点钟才去睡觉。有的人遇到一点难题或挫折就会灰心,甚至放弃。有的人觉得无所事事,但又对无所事事感到不满,甚至悔恨和焦急。还有的人似乎做什么事都难以有激动的高峰体验。在外企工作的员工,觉得无聊,却又不知所措;焦急,却束手无策。一些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技术人员反映,他们原来有兴趣的事,现在也也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了。想睡觉,却又睡不着,而且睡眠质量不高。想做事,却又不知道做什么。做事不专心,意志力降低。对自己所做的事满意程度总是不高。有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反映,目前的组织管理效率比过去低了很多。
北京预防非典恐惧综合症心理援助专家热线主任智然建议,在一手抓预防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千万要警惕非典恐惧的后遗症―――心理疲倦感。因为公众的心理疲倦感不仅会降低预防非典的社会意识,而且还会造成经济发展的疲软。智然呼吁,广大的心理专家们要用解决非典恐惧的热情来进一步地做好消除“心理疲倦感”的工作。
北京青年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