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为二”最初见于中医典籍
- 生活百科
- 2023-07-21
- 128
杨上善不仅是一位医学家,而且是位很有成就的哲学家,他在《太素》注中第一次使用“一分为二”这一哲学术语,并以此为武器分析客观世界与生命。《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杨上善除撰著《太素》30卷(今存25卷)、《黄帝内经明堂类成》13卷(今存1卷)等医学著作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及《三教诠衡》等属于古代哲学类的著作,惜均亡佚,一些局部材料存于《太素》注中。
《太素》卷十九《知针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注:从道生一,谓之朴也。一分为二,谓天地也。从二生三,谓阴、阳、和气也。从三以生万物,分为九野、四时、日月,乃至万物。一一诸物,皆为阴阳气之所至,故所至处,不可胜量。(《黄帝内经太素》萧延平本)
《太素》卷三《阴阳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中,杨上善运用“一分为二”思想对“道”加以解释:道者,理也。天地,有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也。阴阳之气,天地之形,皆得其理,以生万物,故谓之道也。(《太素》仁和寺影印本)
杨上善所称之“理”与宋元理学家所称之“理”异。试观此注:“道”生天地,“天地”间为阴阳二气充盈,天地之形即阴阳之形,杨氏所称之“理”,推而演之,实谓气也,与理念之“理”异。中国古代哲学家依据他们对“道”的属性认识之不同,分属于唯心与唯物两家。杨上善作出“阴阳者气之大也”界说,表明他具有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杨上善运用“一分为二”的思想对客观世界以及生命作了广泛而深入的分析。略举几例。
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也,所以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故有上下、清浊、内外、表里、阴阳等,变化无穷也。内外者,脉内营气称为清阴,脉外卫气称为浊阳,是则阴清阳浊者也。言上下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是则阳清阴浊者也……若以内外阴阳,则内者为清,外者为浊;若以上下阴阳,则上者为清,下者为浊,有此不同。(《太素》仁和寺影印本)
阴阳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也,然其要一也。杨上善注:“言阴阳之理,大而无外,细入无间,毫末之形,并阴阳雕刻。故其数者,不可胜数也。故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然则混成,同为一气,则要一也。”
夫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杨上善注:“万物各受一形。自万物一形之外,从于六合苞裹之内,皆是天地为其父母,变化而生。故万物皆与天地之气应而合也。”
从中可以看出,杨氏非常重视“气”在宇宙和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气化成人与万物,表明他具有较明显的朴素唯物论观点。杨上善的哲学思想值得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慈竹根的作用与功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