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偏方治病也致病
- 民间偏方
- 2022-05-14
- 149
2009-10-2539健康网社区
看过鲁迅的小说《药》的人一定都很熟悉其中所提到的民间偏方人血馒头,然而,这个荒唐的偏方并没有奏效,华小栓还是死去了。
民间偏方,顾名思义,就是指民间流传、无医学典籍记载,也未普遍上市出售的土药方。这种药方广为流传,简便易行,省钱省事,对于一些疾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并非所有的偏方都是良方妙药,如果选择使用不当,也很可能造成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
民间偏方很奇怪
自从一本名为《不生病的智慧》的健康养生类书籍风靡以来,很多读者趋之若鹜。尤其是书中一些被称为奇效良方的民间偏方,都被一些读者奉为经典,并且照方抓药服用。
一位长满青春痘的女白领在吃了很多中西药后,也没赶走讨厌的痘痘。听说有同事在照着畅销书《不生病的智慧》中所说的生吃泥鳅降火清热,便也想照做试试。生吃泥鳅的步骤为:先将泥鳅洗净,切掉头,掏空内脏,剁碎,然后生吃。虽说刚吃的人肯定不习惯,等习惯以后,不用切碎,整条泥鳅就可一口吞。据说能治嗓子疼痛等上火的症状,比吃中药还管用。可她吃了之后也没见奏效。除此之外,她还从朋友那里听来了一些民间偏方,比如生吃蚂蚁能减肥、生吃蝎子能美容等。
患有痛风的马先生,几经治疗也没有取得疗效。听说蚕虫泡酒可以治痛风,且药效明显,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朋友购买了一瓶,虽然看着泡了许久的蚕虫十分恶心,但为了治病,还是憋着气喝了几杯。
谁知,这“秘方”并没有起到神奇的功效,反而加重了病情。医生说,痛风根本就不能随便碰药酒,而且这种药酒成分不明,如果含有毒素很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偏方可治病也可致病
民间偏方为何时而神效,时而却又危及健康?流传已久的民间偏方该如何使用才安全得当?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相关教授。专家认为,现在广为流传的民间偏方部分是有效的,但更多的还需要谨慎使用。民间偏方大都是根据以往经验产生的,其疗效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人而异的,在这个人的身上见了效果,并不见得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也会见效果。”以药酒为例,一些药物经酒精长期浸泡,药性会有所变化,再加上成分搭配,操作方法上的不当,很可能导致出现有毒成分,使病情加重。
再如泥鳅,一向被誉为“水中人参”,在营养学及医学上具有较高的价值。中医认为,泥鳅味甘、性平,能调中益气、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补益肾气。《本草纲目》中记载,泥鳅有“暖中益气”之功效。生泥鳅外面的那层滑液能清肝、利胆、消炎,能使女人面色红润。但生吃泥鳅就没有科学依据了,一般它们都携带有大量寄生虫,生吃容易患病;但泥鳅富含一定的蛋白质,煮熟了吃营养很好。至于生吃蚂蚁、蝎子,更是容易致病。
还有一部分人对偏方不了解,道听途说,使用不当,因而也会造成偏方“致病”。如大蒜,其抗菌消炎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证实,但对于慢性腹泻等病症,食用大蒜的效果并不明显,过量食用,还可能引起急性胃炎,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
使用偏方应遵医嘱
专家认为,对于医生来说,即便是一些早已公认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只能用做参考,不轻易应用于临床。现在,很多人都还抱着大病进医院,小病靠偏方的错误思想,认为能省则省,无碍大局,这样往往会贻误治病的最佳时机。根据相关规定,用作治疗的药物至少得满足安全和有效的要求,而民间偏方没有经过相关试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
当然,对于一些普遍被证实有效的民间偏方,也可以进行使用,但一定要注意明确偏方的名称和成分,留意是否含有有毒成分。此外,由于偏方成分不明确,如遇和其他药物共同使用,需要注意相应的禁忌,一旦遇到不适的情况,应立即停药,专家提醒大家,民间偏方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谬误偏方四则
鱼胆能明目退火 现代医学证明,鱼胆具有生物毒性,其中的氢氰酸、组织胺及鱼胆汁等物质会引起胃肠道、心肌以及脑细胞的损害,而且,鱼胆毒素耐高温,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无论生吞,熟吃或用酒冲服,都容易发生中毒,严重的将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喝醋化鱼刺 食醋是一种弱酸性液体,长时间浸泡鱼刺、蛋壳等物可使其脱钙而软化。可是鱼刺卡在咽喉部,饮用食醋时,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不可能达到软化的目的。反而大量食醋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可使病情加重,甚至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黄药子”清热解毒 “黄药子”常见于一些游医秘方,声称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但其中含有毒素,如体内累积这种毒素超过15至30克,极有可能造成死亡。
腹泻时吃生蒜 大蒜中含有蒜氨酸和蒜酶,在胃中可生成大蒜素,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经常食用能对肠道有害菌起到抑制和杀灭作用。肠胃炎引起的腹泻却不能食用大蒜,否则会加重对肠壁的刺激,促使肠壁血管进一步充血水肿,从而加重腹泻。
小编推荐:揭秘川芎治疗头痛古中药方
上一篇:起居养生
下一篇:十种常见“提高免疫力”的中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