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道问答 > 正文

温脾简介 温脾汤的组成是什么?

温脾是指脾有虚寒证候时,用温中祛寒法治疗。[1]温脾即温中祛寒。用温补药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常用方如温脾饮、理中汤等。参见温中祛寒:温中祛寒为温法之一。治疗脾胃阳虚阴盛的方法。

文章目录:

  1. 温脾简介
  2. 温脾汤的组成是什么?
  3. 谁告诉我温脾汤都能治疗什么病?
  4. 如果想用中医的方法调理身体,什么样的方子可以温脾补肾?
  5. “温脾暖胃第一药”:干姜的作用及用法

一、温脾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注解
  • 4 参考资料
  • 附:
    • 1 有温脾作用的方剂
    • 2 有温脾作用的穴位
    • 3 有温脾作用的中成药
    • 4 温脾相关药物
    • 5 古籍中的温脾

1 拼音

wēn pí

2 英文参考

warming sple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温脾是指脾有虚寒证候时,用温中祛寒法治疗。[1]

温脾即温中祛寒。用温补药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常用方如温脾饮、理中汤等。

参见温中祛寒:

温中祛寒为温法之一。治疗脾胃阳虚阴盛的方法。症见食不消化、呕吐清水、大便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针灸常选用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关元或神阙等穴,针用补法,加灸。[2]

4

二、温脾汤的组成是什么?

温脾汤是一剂中药,由附子、大黄、芒硝、当归、干姜、人参、甘草组成。

主治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扩展资料:

阳虚体质,是因为先天不足,或平素偏嗜寒凉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或年老阳衰等原因造成的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阳虚体质者宜多食用甘温补脾阳、肾阳为主的食物,常用的有羊肉、猪肚、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韭菜、茴香、香菜、荔枝、龙眼、榴莲、核桃、胡桃仁、生姜、辣椒、花椒等。

冬天想要温阳暖身,不是要吃很多高热量的食物,如果真的只要高热量,那吃甜食、吃曲奇、吃沙拉酱就可以了,这些都是高热量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附子、、芒硝、当归、干姜、人参、甘草。

用量:

大黄15g、当归9g、干姜9g、附子6g、人参6g、芒硝6g、甘草6g。

歌诀: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配伍特点:

由温补脾阳药配伍寒下攻积药组成,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的特点。

扩展资料:

,是因为先天不足,或平素偏嗜寒凉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或年老阳衰等原因造成的,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阳虚体质者宜多食用甘温补脾阳、肾阳为主的食物,常用的有羊肉、猪肚、虾(龙虾、对虾、、河虾等)、韭菜、、香菜、荔枝、龙眼、榴莲、核桃、胡桃仁、生姜、辣椒、花椒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三、谁告诉我温脾汤都能治疗什么病?

  你好,温脾汤

  组成】

大黄(15克)

当归(9克)

干姜(9克)

附子(6克)

人参(6克)

芒硝(6克)

甘草(6克)

  【方论】方中附子、干姜温阳祛寒,人参、甘草益气补脾,大黄荡涤积滞。诸药相配,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则诸证可愈。

  【功用】

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主治】

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服,一日三次。临熟下大黄(现代用法:大黄后下,水煎服)。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肠梗阻、幽门梗塞、慢性痢疾等属于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者。

  【禁忌】

斟酌。

  【方解】

脾阳不足,寒从中生,喜食生冷,致冷积内停,阻于肠间,故见大便秘结;若寒湿久留,冷积不化,又可导致脾气虚弱,而见下利赤白不止;不通则痛,腹痛而手足不温,脉沉弦,皆为中气虚寒,冷积内停之象。此时单纯温补脾阳,虽可祛里寒而积滞难去,单纯予以攻下,则更伤中阳,寒积也未必得去,故方中用附子与干姜温阳祛寒;人参合甘草益气补脾;大黄荡涤积滞。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则诸证可愈。从本方组成来看,实即大黄附子汤去细辛,加干姜、人参、甘草而成,亦即四逆汤加人参、大黄,皆以大剂温热药为主,故同属温下之剂。但本方兼能益气,宜于久利气虚之证,大黄附子汤宜于气不虚而冷积较甚之证。

  方义2:本方证因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所致。寒实冷积阻于肠间,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绕脐不止;脾阳不足,四末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脉沉弦而迟,是阴盛里实之征。本方证虽属寒积便秘,但脾阳不足是为致病之本,若纯用攻下,必更伤中阳;单用温补,则寒积难去,惟攻逐寒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为两全之策。方中附子配大黄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为佐。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综观本方,由温补脾阳药配伍寒下攻积药组成,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之特点。

  本方与大黄附子汤同属温下剂,都能主治寒积便秘。本方是由脾阳不足,中气虚寒,而致冷积内停,证属虚中夹实,故方中配以干姜、人参、甘草以顾护中阳;大黄附子汤为寒积里实证,证实无虚,故配细辛辛温宣通,助附子散寒止痛。

四、如果想用中医的方法调理身体,什么样的方子可以温脾补肾?

本人举而不坚历迟、早泄,手凉,脱发。今天看了中医说是先调理桥烂配脾。能者帮我看下以下配方是补什么的! ( 黄芪;陈皮;柴胡;炙甘草;石菖蒲;首乌;骨碎补;鹿角;炒白术;升麻;党参;当归敏指;茯苓;侧柏炭;神曲;杜仲) 希望中医给我看一下···

很多人喜欢用中药调理身体。特别是用中药来温脾养肾。具体有什么药对脾肾有益呢?其实像枸杞、何首乌等都可以。下面主要介绍几种中药材。

首先是补肾中药,杜仲指举就是不错的选择。 杜仲分布于长江中游和南方各省,富含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和钙、磷、钾、镁等常量元素,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增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以及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和增加白细胞等药理作用。杜仲,具有很强的补肾作用。它的皮肤和叶子含有刺激脑垂体的成分。它可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加类固醇激素的分泌,从而改善性功能。对阳痿、遗精特别是对肾气不足等有很好的疗效。  

其次是温脾做逗键的中药,茯苓最佳。茯苓被称为八宝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不仅能健脾益气、抗肿瘤,还能抗菌甚至是美容佳品。最重要的它能健脾,对长期患病、消瘦和食欲不振或疲劳、乏力和腹泻的气虚脾虚患者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此外,药物性质温和疗效稳定。现在很多中医的益气健脾的方子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除过以上这两种温脾补肾的中药外,还有很多老方子,将这两种中药与其它中药,比如枸杞、何首乌和栗子、山药等结合起来用纯巧。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温脾养肾的作用与功效,也对人身体其它部位有益。除过吃中药,养生的方法还有很多,自己平时可以慢慢了解。

五、“温脾暖胃第一药”:干姜的作用及用法

干姜味辛,性热,主要功能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能引血分药入血中气分而生血,引附子入肾而祛寒回阳;并能温助心肺的阳气。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腹痛、腹泻由于脾胃虚寒,寒邪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致脘腹冷痛,喜热喜按,或吐或泻,吐泻物清稀等症,可用干姜温中散寒,常与党参、白术、炙甘草、藿香、吴萸、茯苓、陈皮等同用。若胸腹俱冷痛、大寒、呕吐不能食,腹中寒气上冲,上下疼痛者,可配川椒、人参(党参)、饴糖同用(《金匮要略》大建中汤)。

二、亡阳虚脱体弱阳虚者,抵抗力弱,如遇寒邪太盛,内侵脏腑,而出现脉微欲绝、四肢逆冷、凉汗湿衣、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用发散药过多致大汗淋漓,出汗太多,而出现四肢厥冷,体温低下等,此为寒邪伤阳,或大汗亡阳而造成阳气欲脱的证候。可急用干姜回阳通脉,常配附子、甘草同用(《伤寒论》四逆汤),虚人、老人还可再加党参(或人参),冷汗不止者,还可加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等等。三、寒痰咳喘由于阳气虚,水湿不化,聚而为饮,水饮寒痰,上犯于肺可致咳嗽,吐白色稀水泡沫状痰,气喘,畏冷,头眩,不欲饮水,冬季易发等症,可以本品配细辛、五味子,名“姜辛味”法,有温肺、开肺、合肺的作用,常加入应证汤药中使用,例如小青龙汤等。薤白辛苦温,入心经,通气滞,助胸阳而治胸痹(心、胸及背疼痛);干姜辛温入脾经,兼入心肺,助阳而补心气;炮姜炭偏用于温经止血,偏治小腹、脾肾之寒。干姜偏用于治胃脘、脐腹、心肺之寒。 用量一般0.9~6g,炮姜炭用0.6~3g。精血不足、内有热邪者,不宜用。

“纳气归肾、引火归元第一药”:肉桂的作用及用法

肉桂味辛、甘,性热,有温补肾阳、温中逐寒、宣导血脉的作用。其性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肾中阳气,即“命门之火”,并能纳气归肾、引火归元。 常用于: 一、温补肾阳肾阳不足则可发生男子阳痿、精冷,妇女久不生育等症。男子常配鹿茸、熟地、菟丝子、枸杞子、潼蒺藜、山萸、附子、肉苁蓉、巴戟天、山药、茯苓、泽泻等同用。女子常配合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香附、生艾叶、附子、紫石英、吴萸、乌药等同用。肾阳虚也可导致小便不利,甚至发生水肿等,可用本品配合熟地、山药、牛膝、山萸、茯苓、丹皮、泽泻、附子、车前子(济生肾气丸)等同用。二、温中逐寒因受寒冷之气而导致的心腹疼痛、腹胀、少腹冷痛、寒疝、痛经等,可用本品配合高良姜、香附、吴萸、小茴香、乌药、丁香、沉香等同用。脾肾阳虚影响到中焦运化失调,而产生虚寒性泻泄,大便清稀,甚至完谷不化等症,可以本品配合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干姜、附子、补骨脂、肉豆蔻、诃子、五味子等同用。笔者常以本品配附子、党参、白术、茯苓、木香、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诃子、炒山药、灶心土(煎汤代水,用此汤煎药)等,随证加减,用于治疗慢性痢疾,慢性肠炎等病,表现为虚寒泄泻者,可取得一定效果,供参考试用。据近代研究,本品所含之挥发油,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气,缓和胃肠痉挛性疼痛。

三、宣导血脉血在脉中流行,寒则凝涩,温则流通。如气血虚弱,寒邪阻滞,气血流行不畅而生阴疽,或手指、足趾发凉疼痛,或指节黑烂,甚则趾(指)节腐烂脱落(脱骨疽,近代称闭塞性脉管炎),可用肉桂温通血脉,常配熟地、麻黄(同捣)、白芥子、鹿角胶、附片、红花、干姜、细辛、桂枝尖等同用。如气血虚弱的人,痈疽溃烂后久不收口,也可以本品配合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炙甘草(十全大补汤)等同用。据近代研究,本品有中枢性和末梢性扩张血管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 四、引火归元肾阳虚衰,命门真火不足,而致虚阳上越,出现面赤、虚喘、汗出如油、足膝寒冷、脉虚无根、尺脉微弱等症,此为真寒假热的戴阳证,须速用好肉桂引火归元,纳气归肾,常配合熟地、山萸、五味子、人参、附子、煅龙骨、煅牡蛎等同用。如肾火上浮,而出现上热(口干、喉痛、牙痛,不红不肿,夜间加重,痛连齿颊)、下寒(腰痛,腿足发凉,便溏,尺脉弱)之证,也可用本品引火归元,常配合玄参、川断、牛膝、熟地、知母、细辛、桑寄生等同用,这时肉桂用0.9~2.5g即可。附子的作用迅速急烈,能回阴寒证中几欲散失的阳气,故前人称它能“救阴中之阳”。

肉桂的作用和缓浑厚,能补下焦肾中不足的真火,温补肾阳,更能引火归元,以熄无根之火,故前人称它能“救阳中之阳”。救急药中多用附子,补益药中多用肉桂。 干姜温中逐寒,偏入脾经气分,回阳通脉,兼通心阳。肉桂温中逐寒,偏入肾经血分,抑肝扶脾,兼交心肾。质量好药力足的肉桂,称“紫油桂”; 刮去外面粗皮及里面薄皮的称“桂心”,性不太燥,适用于助心阳、交心肾;幼桂树皮,称“官桂”,力弱性燥,适用于温中燥湿。 一般通称肉桂;紫肉桂全称是紫油肉桂。笔者常以六味地黄汤(熟地或生熟地各、山药、山萸、茯苓、丹皮、泽泻)中加肉桂(最好是紫油桂),煎水一至二暖瓶,晾温,代茶饮。用于治糖尿病口渴引饮者,渴则饮此水,症情逐渐减轻,饮水日渐减少,煎药汁也逐渐减少,减至与正常人差不多时,则改为汤药服用,每日1剂,常收良效,谨供参考(有时再加五味子)。肉桂用量一般;特殊重症可用。 阴虚火旺,热病伤津者忌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石脂同用。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温脾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