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6篇)
- 论文大全
- 2023-10-09
- 136
英语教学论文一
论文题目: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分层教学法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后所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使各个层次学生做到同步发展。本文从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主要意义入手, 探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分层教学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 教学; 应用; 效果;
初中英语的学习, 要求学生能在课堂中培养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对英语的实践能力。但是, 由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逐年下降, 分层现象也愈加明显。因此, 针对于这种现象, 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课堂中来, 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
一、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 英语在教育教学中作为一门主要的语言学科, 它富含了大量的词汇和复杂多变的语法内容。因此,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常常会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感到难以理解, 甚至最终感到烦躁, 从而降低课堂的学习效率。对此, 教师应及时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学生的分层教学, 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充分加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分层教学法的诞生, 则是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一种有效的变革方式。并且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英语的学习主要在于对学生综合知识的培养和提高, 这些知识的学习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做到循序渐进, 初中英语的学习甚至直接面临着最后的中考以及之后的高考, 所以在课堂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是现阶段英语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其次, 在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同时, 家长的影响所占比例也较大。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应与家长们进行沟通, 实时将教学进程与家长交流, 并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与家长一起进行沟通, 并寻找解决方法。教师还可以让家长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融入课堂。只有这样, 才能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课程进度, 并实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现状, 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使学生无论在家庭中还是课堂上, 都能无意识地形成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家长更加信任学校, 家校合作更为紧密。
二、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主要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 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是以讲授为主的方法, 即教师主要以讲解知识为主, 学生只是单纯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传授, 教师沉迷于讲课, 而没有及时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程度, 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逐渐降低, 教学的预期目标也无法得到实现, 最终使英语教学迷失了原本的方向。
但是分层教学作为一种较为灵活的教学方法, 它主要通过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 让每名同学都能够将自己的学习任务做到最好, 并且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发现知识和思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并且教师在分层教学中能够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 若老师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那么让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的效率会很低, 甚至为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适当以平等的心态去教学, 去参与到学生群体当中, 这样不仅有利于创建课堂上民主的教学环境,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需要让理论与实践互相融合。针对此, 分层教学法在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 在实行分层教学法时, 并不是让分成小组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漫无目的地讨论学习, 而是做到在互相学习前, 做到把握学习的主题, 使所确立的主题尽量符合学生的所学要求, 并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与学生共同确立学习的主题, 并在课堂上逐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交流, 以便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 积极搜集相关的资料, 为所学习的主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在学习《Do you like ?》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根据一定比例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 把英语成绩有差距的学生分成若干组, 并根据每一小组的平均英语水平,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切实体会互相交流学习,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学生进行讨论时, 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之间游走, 倾听学生的发言, 并适当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鼓励同学们都加入到讨论中来, 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对于一些英语成绩较好的小组, 教师应鼓励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思考问题, 而对于一些英语能力较弱的小组, 教师则采取加入小组的讨论中, 与他们一起学习英语的方式。当然, 在进行到小组讨论的最后阶段时, 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 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 并将各小组之间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殷实的基础。教师还可以对所教授的内容, 采用必要的角色扮演的方法。这样在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同时, 也能使学生对所授内容得到更全面的提升。在课后, 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适当的总结, 总结需要围绕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 与讨论后得出的结果进行点评。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全面提高, 又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课堂上表现的优势与不足。
总而言之, 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它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普遍的提高, 学生之间的分层现象弱化, 并且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 最终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露露。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0 (09) .
[2]传成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验分层教学法的探究[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9 (03) .
英语教学论文二
论文题目: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
摘要:因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发展变化, 要求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与之相适应, 中国英语教学需要转型发展。中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因其用于国际交流的专业特点, 需要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该学科的发展才能有持续性和充满活力。基于此, 本文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实情出发, 探讨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应用策略与手段, 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学术意义。
关键词:中国语境;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应用策略;
中国语境下的大学英语因其学科特点, 必然涉及到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 而语言是文化载体的本质特征, 又决定大学英语要涉及到英语语言文化和中国文化。语言作为高语境的产物, 是进行学科研究的装备性工具。因此要想学好英语语言, 必须了解该语言所在的特定文化环境。
在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形势下, 我们不能仅仅把语言学习作为一个任务去完成, 而是应该尽力把语言当中的奥秘吃透, 这样才能吸取其中的精髓。而高等教育中语言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谨记, 在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今日, 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所涉及文化的生态性, 教育的国际化要以平衡文化教学为根本。但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 存在的遗憾就有, 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的关注只局限于英语语言文化方面, 却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在大学英语走向国际化的同时, 我们须正确看待中国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注重两种语言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这种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一、中国文化教学是有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前提与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两国或多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合作与竞争的前提是跨文化的交流,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是最基本的交流条件。英语作为世界范围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要走向国际, 必须学会适时推介自己的语言与文化, 用英语作为媒介是最恰当的途径。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由此以来成为高校教学的重头戏, 各种类型的全国性的英语水平能力测试门类很多, 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学英语等级测试等, 社会类型的有托福考试 (TOEFL) 、雅思考试 (IELTS) 、GRE考试、GMAT研究生入学考试、BEC商务英语考试等。测试仅仅是手段, 起到的是激励学生努力去学好英语并用英语去拓展发展空间的目的。在这些类型的英语测试当中, 内容中多有涉及中国文化的表达与运用, 这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重点。作为现代的人们, 肩负着更多的历史使命, 必须是“兼具东西方文化的素养, 才能承担历史赋予的更多责任”[1]。作为中国人要了解、尊重西方文化, 要有文化差别意识, 还要有民族文化主体意识[2]。如果说自19世纪起, 一直是西学东进, 至21世纪应该可以扭转这种趋势, 变成东学西进, 我们期待并且要求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英语教育工作者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的高等教育阶段, 在语言教学中, 母语和目标语的文化教学必须提升到应该有的高度上来。不少英语学习者汉语文化基础薄弱, 却懒于或羞于承认自己不高的文化素养, 更懒于补习, 他们认为只要多记英语单词和词汇, 掌握住英语语言就行了。这种学习上的认知误区与偏差, 对他们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是相当不利的。我们一定要端正认识, 努力去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本领, 借助英语语言的媒介来增强汉语语言的国际影响力。
二、中国文化传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原因, 西方国家相对较强的经济实力使得英语语言具有了更多的国际性, 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具有了更强的影响。英语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之一, 在发展过程中吸纳和借用了大量的外来词汇, 而来自汉语的英语词汇更是有了较多的增加。据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称, 自1994年至2011年以来, 加入英语语言的词库中, 中国英语词汇所占的比例由5%扩展到20%。[3]到如今的2017年, 随着网络的普及程度提高,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愈加提升, 中国英语词汇所占的比例更是不断扩大。政治经济类、历史文化类、文体娱乐和风土人情类等各个领域的中国英语词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广阔空间, 它必将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语境中的大学英语教学, 融入了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 中国文化不仅利于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本质以便于提高其英文水平, 而且更是在文化传承与传播方面提供了厚重的物质条件。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 翻译、阅读、写作等相关训练中都可能会涉及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要想学好语言, 必须首先充实自己的中国文化功底, 才能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从根本上学好英语。中国汉语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齐头并进, 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其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 更有利于教师结合生活的实际, 模拟话语场景, 围绕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文化问题, 开展情景教程, 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在英语教材中融入中国文化以英语语言进行输出, 以及在英语教材中选用原汁味的英语文本, 在英语教学中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平行输出, 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化的认知。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其实都在有意或无意中进行着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而这种语言范围内共时的对比研究, 可以适用于其他有关领域[4]。英语语言课堂中所教授的知识, 所研究的语言基本性质、结构和规律, 最终必将是在社会大环境中使用, 是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作用的过程, 语言与语境、语言和文化是社会语言学所关心的要点问题[5]。在英语语言课堂中进行中国文化的融入, 对于维持教学的文化生态平衡,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及其意义
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语言教学的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更, 这导致了教学策略的变化, 英语文化的教学被首先重视。但是随着语言交际的发展, 文化教学的目标从单方面地传达目的语文化, 转变为重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语言文化固然重要, 但中国汉语语言文化的作用不容小觑, 它是学习者学习英语语言的基础, 直接决定了其语言学习的水平与层次。如下阐述实施文化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一)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穿插中国文化教学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
当今的教育工作者, 肩负着比以往更重的育人重担。在日新月异的今天,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 才能成其为合格的教学者与教学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研究英语文化内涵, 使自己具有对目的语文化敏锐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同时更要熟练掌握中国文化, 具备“找寻经典的中国文化元素,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6]的基本素养。并通过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 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 明确其跨文化的意识, 增强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而从学生这一角度而言, 应使学生端正对英语学习的态度。要想学好语言, 绝不仅仅是记住一些单词和常用语的表达, 要以广博的信息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兴趣, 并能促进学习者快速地掌握语言。教师应作为教学的引领者, 不断去寻找语言的切入点, 带领学生去收获语言这个工具所承载的丰硕果实。
如今的大学英语教材体现了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早已经从选录纯粹的英美读物范本转变到了用英语语言介绍瞬息万变的中国社会的资料上来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变化, 教材是否能为高校师生接受, 要看它是否包含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容, 是否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和更新的思想观念, 能否适应文化教学多样化的趋势。为了传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 我们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借助语言这个媒介, 利用英语传播我们的中国文化才是最根本的道路, 与此同时跨文化交流已成为教育同行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2014年12月,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多视角跨文化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该主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在2016年5月“中国梦与‘一带一路’:话语及对外传播”学术沙龙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 围绕中国梦与话语体系构建、以及传播策略等展开探讨。社会的发展要求目前的英语学科建设以及英语教学研究等要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问题, 对中国教育者而言翻译外宣是常使用的方式, 但最根本的还是英语基础教育。语言教学中的知己知彼意识很重要, 在中国语境中的大学英语教学也遵循这个原则, 本土化教学决定了大学英语的大众化, 大众化就有培养方式多样化的需求。依照新编《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中国的课程体系具有个性化, 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大致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课程三个大类[7]。但无论哪类大学英语教材, 都遵循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而且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大学英语课程在发挥工具性作用的同时还要顾及人文性, 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已经涉入了很多中国英语的素材, 包括中国经济、政治、历史、艺术等, 在中国语境的英语教学因为中国元素而生动起来, 语言因为贴近生活而变得更容易为学习者吸收, 这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国文化正迁移的作用。
(二)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科学学习, 以便有效维持教学文化生态的平衡
除了有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和科学合理的英语教材外, 在课堂中还应该把握文化生态平衡的技能, 使教师和学生能有效互动和谐操纵课堂。“文化生态学”概念早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于1955年首次提出, 倡导建立专门学科, 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学在此后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逐渐成为一门新学科。文化的多元性和语言的多样性对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堂中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与兴趣, 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语言文化方面的科学知识, 对改善和促进课堂氛围很有帮助, 从长远角度看有利于英语语言教学的长足发展。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 在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同时, 要注重传播汉语传统文化, 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提高中国文化学习的意识。其一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对比学习。比如开展汉语词汇和对应英语词汇的表达对比, 以奠定两种不同语系下文化对比的基础, 目前很多大学英语教材课后练习中都有跨文化交际对比, 主要为类似知识文化的英汉对比表达、汉语小说的英译和英文小说的汉译比较、中国诗词和英文类似内容诗歌的表达等, 表现出了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内涵特征, 这些对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帮助;其二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教育, 或者是引导学生补上中国文化的基础课程。或者齐头并进式地补上中国文化和英语基础表达课程, 起一箭双雕之作用, 可以通过大量阅读中国英语报刊或杂志来实现, 如英文版的《今日中国》杂志、英文版的《中国日报》、英文版《北京周报》等。其三是阅读华人的英文作品或美国华裔的文学作品, 还有国内外翻译家如杨宪益和戴乃迭、许渊冲、霍克思等英译的中国文学作品。除此之外还要学习研究一些中国典籍的权威英译作品等, 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去学习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 尤其是中国英语表达的英文版本。这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只要这样, 才能在大学英语的教与学中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 既学习了英语语言文化, 又可以用中国英语把中国文化适时地表达出来, 为以后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基础。教学必须与考核联系在一起, 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在日前的各式大学英语教学考核中, 亦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 如大学英语四六级中的考题如阅读理解、段落翻译和写作中涉及的中国文化知识众多, 不仅包括中国传统文化, 还包括中国的现代文化。在中国语境下, 大学英语教学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来。
四、结语
综上可知, 中国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生态教学的物质前提, 更是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穿插中国文化教学, 对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必须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用业务知识充实自己, 根据实际课堂采用新的教学策略, 而对于学生, 决不能满足于课堂听讲, 而是要做大量的课后工作, 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 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有文化内涵的课堂互动。而大学英语教育的大众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化, 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更深层的转型化发展, 这还包括教学模式和教材的变化, 由粗放型的大规模发展到英语教学的精细型发展, 由单一的通用英语向“通用英语+”型转变, 要求对教材的编写方向和内容做出新的调整, 定位更高。可以说, 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是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化的根本途径。我们只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去探索, 把中国文化教学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去, 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和模式, 使英语学科的发展愈加具有专业性和充满活力, 才能适应新时期日益发展与变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与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牟钟鉴.中国思想文化典籍导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4.
[2]王守仁.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 (4) :107.
[3]英语词库中的汉语现象[EB/OL].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 (第2版)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3.
[5]杨永林.社会语言学四十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6) :403.
[6]崔艳辉, 王轶.中国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教学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2) :44.
[7]王守仁.当代中国语境下个性化英语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 (4)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