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同行评审”制度如今也不靠谱了?
- 论文大全
- 2023-12-05
- 125
撤销43篇论文,其中有41篇源于中国。
近日,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集团( )撤销43篇论文的惊人之举引起业内关注,其中有41篇源于中国。该集团表示,撤回原因是这些论文“伪造”同行评审。目前,伪造细节虽尚未完全揭露,但已有言论称更大范围的“同行评审造假”正在污染学术出版圈。
同行评审是许多国家学术期刊发表稿件的重要一环,出版方通过让同领域专家评审稿件,从而判断是否录取投送的稿件,以保证学术论文的质量。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出版科学》杂志主编方卿曾在《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实践与研究》一文中阐述,从1665年法国的《学者杂志》(Le Jour nal )算起,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已有300多年历史。时至今日,同行评审已成为国际学术期刊稿件评审与质量控制的一种基本制度规范。
那么,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同行评审,何以出现如此境况?
同行评审造假,谁该责任?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教授、现代生物出版集团旗下期刊《 Gas Res》的副主编之一孙学军告诉澎湃新闻:“这次出现规模性的同行评审造假,期刊的学术编辑队伍确实要承担责任。” 这里要区分两类编辑。一类是专门的学术编辑,负责学术稿件审阅,属于“义务劳动”;另一类是出版方的专职编辑,负责稿件文字编辑等后期制作。而此番“要承担责任”的编辑,就属于前者。
孙学军解释说,他自己也参与过大量寻找同行评审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方便,不少编辑会采用投稿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作为同行专家。“这里就出问题,作者自己推荐的人,很可能是和自己关系友好的同行。”另一方面,现代生物出版集团撤销的43篇论文,不少同行审议完全是虚构出来的,包括邮件地址。而由于学术编辑义务劳动等现实原因,他们对稿件进行非常详细的审查就显得十分困难。
那么这个问题是不是就完全无解?孙学军表示也不绝对。“学术编辑如果更严格、细致,就应该去核查那些专家的已发表论文,毕竟已公开发表论文上的作者单位信息是不会骗人的。”他表示过去也零星出现过同行审议造假,但这次是规模化运作,背后很可能是一家或几家第三方机构的公司化运行。“这种情况反而容易查出。比如同一位专家居然可以在好几个专业领域进行审议,或者一直出现正面审议,很可能就是有问题的。”
“由于 是开放期刊,作者需要自费出版,自己花钱发表一篇完全没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是多么可笑的事。但会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样做能给作者解决一些非学术的问题,例如获得学位、工作机会或申请到经费。” 孙学军表示,产生这种结果的动力来自不合理的激励驱动机制。而不合理的激励驱动机制,延伸出了某些第三方公司的生存空间。“即使我们现在知道有这样同行审议造假的情况,未来也可能有更隐蔽的造假行为。比如找一些水平、名气一般的专家,借用其真实的地址及身份进行伪造,也是有可能的。到时候识别就更难了。”
此外,孙学军也表示同行评审造假应与论文语言润色服务区别开。“在国际学术界,纯粹语言方面的润色是可行的。但是仅限于语言翻译,绝对不能将包括论文写作、修改和投稿一篮子给第三方公司。”
同行评审就相当于陪审员
目前,根据是否向作者和评审专家提供对方信息,“同行评审”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单盲评审(只向评审专家提供论文作者信息,而向论文作者隐去评审专家信息)、双盲评审和公开评审。
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教授王晓光现担任国内外多本同行评审期刊的审稿人。他告诉澎湃新闻,就他所接触的同行评审中,目前“双盲评审”最为常见,即评审专家和论文作者互不知道对方的相关信息。“这样是为了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性。”而“单盲评审”在我国现有同行评审中也有使用。“具体形式要看学术期刊的具体属性,比如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可能存在意识形态的影响,那么倾向于采用双盲评审。而自然科学类同行评审有些采用单盲评审,因为作者的背景、身份也能为评审专家提供辅助判断。”
王晓光认为,邀请编辑部以外的专家进行同行评审,不算是我国学术期刊稿件评审的主流方式,我国学术期刊一直以来采用的是“三审制”,不过也有期刊会将其中“二审”的部分交由期刊社外部的同行专家来执行(也就是指”同行评审”)。“有的期刊编辑本身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也有编辑对特定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把握不够,所以需要编辑部以外的专家提供意见,编辑再在这些同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做出‘收不收稿子’的决定。”
那么,那些评审专家又是如何筛选出来的?王晓光说,一般有三种:作者自荐;根据投稿内容,从学术期刊各自的“专家库”中匹配出发表过相关主题的专家;最后一种是编辑本身根据投稿内容和自身经验,找出可以评审的专家。“‘自荐’这种情况在国内还很少,但在国外常见,也因此容易‘自荐’自己人,造成作弊。”
“可以说,同行评审就相当于陪审员,虽不是宣布决定的法官,但对稿子最终录用与否可以有决定性的影响。”王晓光如此比喻同行评审的作用。
“规则”与“诚信”缺一不可
2005年12月,曾任首尔大学兽医学院首席教授的韩国著名生物科学家黄禹锡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换言之,在《科学》这样需要严格同行审议的顶级学术期刊仍然可以发表伪造论文。
“同行评审也是有缺陷的。”王晓光分析说,“评审专家和作者之间可能有竞争、有冲突,比如‘他的研究比我快’;另一方面评审专家也不能完全阻止抄袭和剽窃行为,尤其是数据造假,难以验证。”这意味着,致力于确保学术稿件质量的“同行评审”,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更可怕的是,如今愈加普遍的第三方机构能为作者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中就包括了帮忙完成“同行评审”。
对于此番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因“同行评审造假”撤销43篇论文,《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主任编辑张月红表示震惊。她向澎湃新闻表示,“同行评审”对于学术期刊而言非常重要,一般而言专家评审的过程需要有2-3名专家,而今甚至发展到评审专家共同讨论稿件录用否的新的开放评审模式。“可以说大部分的学术期刊都要经过同行评审这一环节,而评审专家也是需要经过筛选的。”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从2002年起尝试建立科技论文完全国际化的评审体系。张月红介绍,《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很少采取“作者自荐”的方式筛选评审专家,而是建立一个有2到3万人的同行专家库,并对其进行学科分类。“有的领域确实偏冷,我们也会去查作者推荐的专家,并从那些专家已发表的稿件中再去查相关学者。总之,关键在于了解评审专家的背景。”
张月红强调,“同行评审”的顺利进行,一则需要上述“规则”,二来需要评审专家的“诚信”。“是单盲评审还是双盲评审?我认为并不是关键。科学家需要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诚信良心做出判断,而更开放及客观的评审体系也将是国际学术出版发展的趋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