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者的义务和权利 哪几项属于急救者的心理调节方式之一
- 知道问答
- 2023-12-08
- 104
1、护士的权利:(一)有执业的权利,并有权按相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二)有获得与其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
文章目录:
一、急救者的义务和权利
1、护士的权利:
(一)有执业的权利,并有权按相关规定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待遇、参加社会保险。
(二)有获得与其护理工作相适应的卫生防护、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从事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感染传染病危险工作的护士,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有接受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患职业病的,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三)有权获得与本人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权利;有权参加专业培训、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
(四)有获得疾病诊疗、护理相关信息和其他与履行护理职责相关信息的权利,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护士的义务:
(一)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义务。
(二)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有义务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应以抢救垂危患者生命为先,有义务先行实施必要而有效的紧急医疗救护操作。
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有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的义务;必要时,还应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
(三)有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的义务。
(四)有义务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护士有义务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参加医疗救护。
二、哪几项属于急救者的心理调节方式之一
急救者在处理紧急情况和面对生死关头时,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以下是几项急救者常用的心理调节方式之一:
1. 深呼吸和放松:急救者可以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深呼吸有助于放松身体和心理,平衡呼吸节奏可以缓解紧张感。另外,急救者可以尝试冥想、瑜伽、放松训练等方法,让身心得到放松和平静。
2. 认知重构:急救者面对紧急情况时,常常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和想法,如恐惧、焦虑、压力等。他们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认知重构是通过挑战消极思维并转变为积极、现实的思维方式,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对心理的影响。
3. 寻求支持:急救者可以通过与同事、家人或其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来寻求支持和安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倾诉内心的压力和困惑有助于缓解心理负担,也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4.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急救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他们可以通过充足的睡眠、定期的锻炼、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休息来保持身心健康。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心理调节方式可能不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为重要。急救者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并根据自身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另外,若感到长期的心理负担和困扰,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三、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除颤后应
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该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大约2分钟后可以再进行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进行除颤。密切关注患者的,出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之后可停止按压。
心跳骤停的病人,经过电击以后,有可能恢复心跳,也有可能心跳没有恢复,那么这个时候心肺复苏的实施者应该继续不断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因为除颤器主要的针对的是,如果病人的心跳没有反应,呈现直线或者电机械分离,就应该继续做心肺复苏,直到病人出现了明显的心跳,血压恢复。
四、汤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施救时着力点位于患者哪里
施救者施救时着力点位于患者的肚脐上两横指。
施救者要站在患者的后方,一般采取弓步,前腿放在患者的两腿之间,可以避免患者的位置左右挪动,也可以防止患者因窒息时间过长,导致昏迷、倒地。
施救者的双臂从患者的腋下伸到身体前方,右手(利手)握拳,大拇指侧的拳眼,对着患者肚脐向上两横指以上的位置,左手(不利手)抱拳,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原理
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450~500毫升的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急救者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A型血者尤其要注意保暖
下一篇:快速耗脂之道--重量训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