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正文

评《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

全球文化多样化时代哲学典籍英译及传播之未来构想

——评《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

A of and of in

尹静

(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YIN-Jing

西方哲学概论论文_西方哲学思想论文_西方哲学论文

of ,

引言

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倡议,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哲学典籍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其译介理应成为实施“走出去”倡议的关键一环。但是,与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与研究相比,有关中国哲学的对外译介研究相对冷落,特别是有关海外汉学家、国外出版机构对中国哲学典籍的主动译介和出版情况,则不为国内大多读者了解。谭晓丽的新著《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的,该书向国内读者详细介绍了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情况,对中国哲学如何“走出去”及“走进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是作者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战后中国哲学在美国的英译、传播与接受”的成果,她于2012年起连续发表了有关国外汉学家英译中国哲学典籍的研究论文,对此类研究有较深的积累和钻研,该著也由国家一级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表明其学术价值得到了认可。该书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视角,把美国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纵向梳理,介绍了每一阶段主要翻译家及翻译作品,从宏观的层面,分析了每段翻译史背后的历史文化语境、赞助人和汉学发展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而且,该书聚焦译本和译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典籍译作,从译者的文化观、翻译观入手,考察各译本的翻译特色及其在当代美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并针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以及全球文化多样化提供借鉴。

二、学术价值

西方哲学论文_西方哲学思想论文_西方哲学概论论文

《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是一部以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为专题的翻译史研究,也是一部聚焦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的断代史和国别史研究。“近40年的翻译史研究领域,文学翻译史一脉的发展势头远盖过了科学翻译史研究,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史研究呈现出文学翻译史研究独大的局面”(屈文生,2018: 832)。其实,“翻译史研究的范围可以涵盖很广,不应只局限于文学翻译,还可以包括科学翻译史的个案,以至宗教、政治、法律、教育、思想、经济等各方面”(王宏志,2014:7)。但如今,有关中国哲学作品外译的整体史研究,仅有马祖毅的《汉籍外译史》(1997)和潘文国的《中籍英译通论》(2021)以及杨静的《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2014)等几部著作,与大量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史相比,可谓凤毛麟角。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一书的出版颇有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

从翻译史的角度来看,该书有以下几个研究特色和学术价值。

(一)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翻译及翻译史研究中,译者曾长期受到忽视。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特别是翻译研究发生了“社会学转向”以来,译者在翻译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才逐渐得到关注。皮姆( Pym)强调翻译史研究应当“以人为本”(Pym, 1998),因为译者是整个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译者才能将翻译的内部、外部各要素联系起来。《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一书对20世纪以来美国从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代表性译者给予了充分关注,将他们的翻译行为放置于其发生的历史、社会语境之中,通过对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文化思潮、翻译赞助人、翻译政策、汉学研究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翻译规范的描写来解释译者的翻译行为。然而,翻译规范关注的更多的是译者的集体行为而忽略了译者的个体特征,该书又结合翻译社会学的方法,考察了代表性译者的学术背景、文化观、翻译观等属于译者“惯习”的因素,较为全面地描写、解释了译者的翻译活动。

除代表性译者之外,该书作者还受到微观史研究的影响,注意到一些非代表性译者的翻译活动以及普通读者的阅读反馈,例如该书第三章考察了漫画家蔡志忠及合作者对中国思想典籍的改编和英译活动及其漫画英译作品的特征。第七章中,作者访谈了林安迪( )、柏啸虎(Brian James Bruya)、萨拉·麦提斯(Sarah )等几位青年学者,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翻译思想和活动。此外,作者还对美国普通读者做了问卷调查。这些访谈和问卷调查,涉及到中国哲学译介的许多核心问题,这些第一手资料的获得和分析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这种对非重要译者和非重大翻译事件的关注有助于揭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上一些不为人关注的方面,扩大考察的范围,充实整体史的内容,“从而发掘宏大叙事容易忽略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寻事件的普遍历史意义”(张汨,2021:130)。

(二)扩展译史研究的材料

研究材料是翻译史研究的关键,拥有新材料就能得出新观点。Toury(1995) 认为翻译行为受到规范制约,重构这些规范可以通过文本(译本)和外文本(译者、编辑、出版商以及其他翻译行为参与者的声明;译文或者某位/某群读者的评价)。Pym(1998)指出翻译史研究使用的材料可以包括文献目录、副文本、译本及重译本。(2014)认为研究可拓展的材料包括翻译手稿、事后访谈、回忆录、笔记、往来通信等。

《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一书在材料拓展方面取得了新成绩:第一,梳理了20世纪以来由美国汉学家或旅居美国的华人学者英译的中国哲学典籍,以及在美国出版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作品,整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翻译作品目录,这是以前没有的。其他相关研究,如杨静的《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也只整理了儒家典籍的英译作品目录。第二,该书使用了一些译本副文本,如标题、引言、序跋、注释中的内容作为研究的材料,还对六位当今从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工作的美国汉学家、青年学者进行了访谈,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翻译活动,包括他们的翻译生涯、翻译策略、合作模式、读者视角等等。可以说,这些内、外副文本提供了很多新信息,丰富和加深了作者对译本、译者及翻译活动的研究。第三,元文本是“独立呈现但与翻译文本相关的文本,包括译者、编辑、出版商、读者以及译者协会的声明和论述,译文的评论和评价以及其他涉及译文接受的文档”(, 1999: 85)。“元文本在翻译微观史研究中非常重要,尤其是译文评论文章等,研究者可以通过此类文档来与文本、副文本和前文本进行多元互证”(张汨,2021: 132)。《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一书十分重视对元文本的挖掘和使用,在有关译作介绍和分析的部分经常引用海外汉学家、评论家对译作的评论,与作者本人对译本的分析和评论相互印证。更为难得的是,在第五章有关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作品在美国传播及影响这一部分,作者收集并分析了大量的译作评论,包括专业读者的书评及大众读者的网评,在此基础上,客观描写和评价了译作在美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回答了这些译作“译得怎样”的问题。这种研究在以往的译史研究中尚不多见,值得提倡。

(三)回答中国哲学典籍外译的核心问题

收集和掌握研究材料是开展研究的基础,而研究可从哪些方面展开则是最重要的问题。“微观史学虽然为翻译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但对于如何分析揭示翻译行为背后的原因却没有给出相应的操作步骤”(同上: 132)。以往的典籍外译整体史的书写常出现堆砌史料这一问题,而对于如何解决典籍外译的核心问题却聚焦不够。这就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理论意识和问题意识。

就理论意识而言,典籍外译史的研究对象是翻译现象,需要运用翻译理论来描述和解释;同时“加强翻译史论的阐释力,就需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多个角度来审视翻译史,不断完善翻译史学科的理论建设”(邹振环,2017: 388)。《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一书运用描写翻译学对一些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作品进行了细致的文本描写,在此基础上将翻译行为放置于其发生的历史、社会环境之中,通过描写翻译史各个阶段的历史文化语境、翻译活动的赞助人员和机构、相关翻译政策以及美国汉学对中国典籍翻译的影响等等,揭示了影响翻译活动的各种规范,以解释各个阶段产生的翻译事件和译者的翻译行为。尽管翻译规范对翻译现象的解释力很强,但其局限性在于只关注社会规范对译者的约束,而忽视了译者个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社会文化范式下,实际的决定是由个人做出的。尽管译者会受到社会责任的限制,其依然有很大的选择范围和相当的自主性”(Toury, 2012: 68)。因此,该书作者将规范理论与社会翻译学中的“惯习”理论结合起来,从一些代表性译者的学术背景、翻译观、文化观入手,与社会规范一起考察,对译者的翻译行为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解释。

就问题意识而言,《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一书回答了“译什么”、“谁来译”、“怎么译”、“为谁译”等有关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核心问题。作者把翻译活动视为一个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过程,对译者、合译者、编辑者、出版商等在译本生产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做了描写和评价。该书用了三章的篇幅,详细讨论了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这是此书的一大亮点,也是同类研究的薄弱环节。19世纪前,西方学术界的主动接受使得中国哲学思想进入了欧美的知识体系,成为汉学研究的传统。20世纪以后,在复杂的全球语境中,当代的西方读者(包括学术界和普通读者)如何看待和接受中国哲学典籍?对于“走出去”及地外译介研究,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该书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二战”后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在美国的传播途径、传播范围及影响力进行详细描述,并通过译作出版与销售的数据来解释翻译场域中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经济资本之间的竞争与转换;还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在美国的读者评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到较令人信服的结论。最后,该书就论述了未来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及传播的内容、方法、途径等,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相关对策。

西方哲学概论论文_西方哲学论文_西方哲学思想论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一书以丰富的史料为支撑,以翻译史为切入点,交叉运用翻译史、社会学、传播学等理论,对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史进行了深入考察,体现了作者清醒的历史思考和强烈的现实关怀。该著对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来中国哲学典籍在美国英译和传播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关注到了非重要人物的活动在译史中的作用,关注到了影响对外译介评价效果的多层因素和指标,并把传播和接受研究纳入了译史研究的范围,丰富和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认识。与此同时,该书在现有的相关译史研究的材料之上,加强对副文本、元文本的挖掘和运用,与已有的译本等材料相互印证,增强了结论的说服力。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当前文化外译的核心问题,作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回应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走出去”的期待。该书在丰富现有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基础上,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 T. in : and - [M]. : St. ,1999.

[2] , J. Using to a of and : and [J]. The (1): 64-80, 2014.

[3] Pym, A. in [M]. : St. ,1998.

西方哲学概论论文_西方哲学论文_西方哲学思想论文

[4] Toury, G. and [M]. : John ,1995.

[5] Toury, G. and ( ) [M]. : John , 2012.

[6] 屈文生. 翻译史研究的面向与方法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6):830-836.

[7] 谭晓丽. 中国哲学典籍在当代美国的译介与传播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8] 王宏志. 翻译与近代中国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9] 张汨. 翻译微观史书写:理论与方法 [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5):129-137.

[10] 邹振环. 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 [M]. 上海:中西书局,201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