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道问答 > 正文

中草药名方:黄连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患者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治宜选用

文章目录:

  1. 中草药名方:黄连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2. 患者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治宜选用
  3. 大黄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一、中草药名方:黄连上清丸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上清丸

【来源】《饲鹤亭集方》。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山桅各240克大黄360克连翘姜黄各180克玄参薄荷归尾菊花各120克葛根川芎桔梗天花粉各60克

【用法】上研细末,以蜜为丸。每服9克,临卧时用清茶送下。

【功用】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主治】三焦热积,心膈烦热,赤眼初起,咽喉疼痛,口舌生疮,小便赤涩。

提醒您:黄连上清丸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二、患者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治宜选用

【答案】:C

考点:导赤散由生地、木通和生甘草组成,有清心养阴,利水通淋的功用,用以治疗心经热盛出现心烦,口渴面赤,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出现小便淋漓涩痛。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组成,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用,用以治疗肝胆实火上扰,或湿热下注,出现头痛目赤,胁痛口苦,阴肿,阴痒,妇女湿热带下等。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泻火除湿两擅其功的君药;黄芩、栀子为臣;泽泻、木通、车前子助湿热从水道而?排;生地和当归滋阴,养血,标本兼顾;柴胡为引诸药入肝胆之经。左金丸由黄连和吴茱萸组成,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呃的功用,治疗肝火犯胃证。泻白散由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组成,有泻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用,用以治疗肺热咳嗽。玉女煎电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组成,有清胃滋阴的功用,用于治疗胃热阴虚出现头痛、牙龈出血等。芍药汤由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和肉桂组成,有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的功用,用以治疗温热痢。配伍特点为行血与调气并重,兼以通因通用,寒热共投,肉桂配在其中意为反佐。白头翁汤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组成,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功用,用于治疗热痢,配伍意义在于清解中兼有涩止。清胃散由生地、当归身、丹皮、黄连、升麻组成,有清胃凉血的功用,用于治疗胃有积热,出现牙痛,牙龈溃烂,牙宣出血等。方中黄连擅清中焦胃火而为君,生、地丹皮为臣,升麻为阳明引经药。

三、大黄丸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大黄丸--《外台秘要》卷二十引《古今录验》

【处方】大黄7.5克

消石7.5克

大戟7.5克(熬)

甘遂7.5克(熬)

芫花7.5克(熬)

椒目7.5克

葶苈7.5克。

【制法】上七味,捣末下筛,以蜜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治十水。

【用法用量】先食饮服1丸,一日二次。渐增,以知为度。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引《古今录验》

大黄丸--《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大黄(炮,锉)15克

桔梗(炒)

枳壳(麸炒,去瓤)

川芎

羌活(去芦头)

木香

柴胡(去苗)

独活(去芦头)各8克

牵牛子30克(半炒熟半生用)。

【制法】上药九味,捣罗为末,煮莱莱菔熟,入药末。同于木臼内捣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便泄热,理气止痛。主治大肠热秘,心胸烦躁。头痛便难,腹胁胀满,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可加至40丸。食后、临卧温开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大黄丸--《圣惠》卷五十二

【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香豉49粒,砒霜1分(细研),鳖甲1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襴),麝香1钱(细研),朱砂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后3味,研令匀,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疟,发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前用桃仁冷醋汤送下。

【注意】忌食热物。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大黄丸--《圣惠》卷十三

【处方】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枳壳(麸炒微黄,去瓤)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2两,麻仁2两,槟榔2两,木通(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大便秘涩,内有积热,其脉两手寸口悉洪大而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大黄丸--《普济方》卷三九二

【处方】大黄3分,苦参3分,人参3分,桔梗3分,杏仁(去皮尖)3分,芎?3分,半夏(洗)2分,黄芩2分,葶苈4分(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腹大膨脝,时泄,困甚如寒热状,又如霍乱;时痢,肠出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3次,白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

大黄丸--《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麝香1分(细研),硇砂3分(细研),槟榔3分,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川乌头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木香3分,当归3分(锉,微炒),京三棱1两(锉,醋拌炒干),干姜3分(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痃癖气,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大黄丸--《圣惠》卷十六

【处方】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黄柏(锉)1两,曲衣1两,栀子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时气遍身发黄,心膈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大黄丸--《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川大黄3分(锉,微炒),天门冬(去心,焙)半两,百合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木通(锉)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半两,川朴消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龟胸,肺热壅滞,心膈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温水研破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大黄丸--《圣惠》卷五十

【处方】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诃黎勒(煨,用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水送下。以微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

大黄丸--《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大黄(煨)1两,干姜(炮)1两,白僵蚕(炒)1两,天麻1两,白附子(炮)1两,天南星(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夏(汤洗,去滑)1两,牛黄(研)半两,腻粉1分,麝香(研)半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急风手足拳挛,不得屈伸,大小便涩,百节痛不能行。

【用法用量】每服1丸,冷酒化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大黄丸--《千金翼》卷十九

【处方】大黄1斤,栝楼8两,土瓜根8两,杏仁5合(去皮尖双仁,熬)。

【制法】上破大黄如棋子,冷水渍1宿,蒸晒乾,捣筛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小便多,大便秘。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饮送下,1日3次。以知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大黄丸--《外台》卷五引《崔氏方》

【处方】大黄3两,朴消2两,巴豆1两(去皮,熬令黑,研如泥)。

【制法】上捣筛大黄、朴消,然后纳巴豆,以蜜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疟。

【用法用量】每服两丸,以米饮送下,1日2次。不断,再服即愈。

【注意】忌芦笋、野猪肉等物。

【摘录】《外台》卷五引《崔氏方》

大黄丸--《千金》卷十四

【处方】大黄2两,芍药2两,葶苈2两,大戟3两,朴消3两,杏仁50枚,巴豆7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肠热结。

【用法用量】大人7丸,小儿2-3丸,以饮送下,每日3次。热去,1日1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热结不通,不用承气、陷胸者,以小肠虽居下位,治节却在中、上二焦。故取葶苈专攻心下逆满,杏仁开发肺气于上,消、黄荡涤痰垢于下。杏仁力绵,更借备急丸中巴豆以佐之;消、黄性下,复采十枣汤中大戟以激之;芍药一味,专护营血,即柴胡泽泻汤中用地黄之意。

【摘录】《千金》卷十四

大黄丸--《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襴),防葵1两半,琥珀1两,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

【制法】上为细末,以米醋1升,熬令稠,入少面煮作糊,和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积聚气,久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以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大黄丸--《圣惠》卷六十八

【处方】川大黄2两(蒸3度),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金疮烦闷疼痛,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1日3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大黄丸--《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人参3分(去芦头),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桔梗3分(去芦头),菖蒲3分,柴胡3分(去苗),赤茯苓3分,芎?3分,桂心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香3分,吴茱萸3分(汤浸7遍,焙乾,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细辛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气,积聚坚牢,心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渐加至20丸。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大黄丸--《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处方】大黄(锉,炒)2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黄耆(锉)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漏芦(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2两,苦参2两,乌蛇(酒浸,炙黄,去皮骨)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疥疮痒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大黄丸--《小儿药证直诀·附方》

【处方】大黄1两(酒洗过,采下蒸熟,切片,晒干),川芎1两(锉),甘草1分(锉,炙),黑牵牛半两(半生熟炒)。

【制法】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里实,口中气热,大小便闭赤,饮水不止,有下证者。疮痂初起而能食,食而胀满,不大便而喘急,昏甚而谵语者。

【用法用量】2岁每服10丸,温蜜水送下,乳后服。以溏利为度。末利,加丸数再服。

【各家论述】《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此方大黄、黑丑攻涤泻下,而以川芎升之,甘草缓之,相辅而行,使泻下而有所制。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附方》

大黄丸--《千金》卷十

【别名】甜葶苈丸、葶苈丸<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心膈烦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