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不热的四种解决方法是什么? 暖气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 知道问答
- 2024-01-27
- 96
文章目录:
一、暖气不热的四种解决方法是什么?
清洗过地暖管了吗?地暖长时间不清洗,水垢杂质结垢后也会导致不热的。
一般地暖不热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地热管内有空气,阻碍水循环,一般分水器都会有排气阀,作用是排气,新使用、安装的地热必须进行排气。方法是:举例您家是六路分水器,先关掉五路(只能一路一路操作),打开回水排气阀,将其中一路进行放水,到只出水不出气为止,依次类推。
二、水温低,若室内温度要达到19~23摄氏度,地暖供水温度必须达到46℃以上才可以,您可以自己对进水管路温度进行测量,不达标可以与各自所在小区物业联系。
三、系统循环差,供热公司供回水压差小,水流速下降,导致地热不热,这个也应由物业解决,不然就真得按个循环泵。
四、邻居争流过大,可能您的邻居或楼上楼下在管道上安装了循环泵,导致水流偏向他家过多,附近人家自然要受牵连。这个没办法解决,难不成咱们也按个泵?
五、过滤器堵塞,分水器上杠都有一个过滤器,起到过滤杂质的作用,因进水杂质太多,过滤网一般堵的还是比较严重的,导致水的流速下降,地热管没有流量,地热自然不热。
六,地暖主线管中说产生的压力差达不到预期的标准。我们在进行地暖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地暖系统中的水流的速度。如果其中的压力差达不到我们预期的那样的话,那么水的流速也就会直接的降低了。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管道中所存在的热水不够用。因为供水不是很充足,那么暖气也就自然不会热了。
七、地热管内壁产生污垢,经过科学的计算沉积1-1.5毫米厚的水垢、粘泥阻止散热相应的使室内温度降低4-8度,水质差的地区更为严重。而水垢的导热性能极差,在热交过程中,水垢从0mm增加到0.35mm,热交换率会降低到79%,也就是说,当水垢的厚度达到0.35mm的时候,将有23%的热量不能正常转换。导致地热不热。这个用清洗来解决吧。
八、管路上水泥层太厚了,温度很难释放到空间来,这个好解决,要持续加热一段时间,水泥蓄热层才会逐渐把热量散发出来。
二、暖气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现代暖气片模式,起源于欧洲19世纪末。
暖气片起源于欧洲,在南欧的意大利早兴起。在暖气片式散热器还没有出现的日子里,壁炉是欧洲常用的冬季取暖方式。
暖气片式散热器在欧洲成熟出现的年代大家公认为19世纪末,1890年在欧洲宅邸兴起,当时采用的是铸铁浮雕单柱形式,价格极其昂贵,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于社会。后来,这种形式被传到苏联,再由苏联传至中国。
但是真正的暖气,应该是起源于中国的故宫。清朝皇家在冬天可是可以享受“地暖”供应的。当时皇室主要靠“地龙”取暖,这是古代皇宫的一种重要的取暖方式。
在很多宫殿的地下有火道,火道在地面有洞口,在外面烧火,热气通过火道传到屋内。地龙这种供暖系统的燃料是木炭,但是偌大的紫禁城却没有一个烟囱。燃料燃烧离不开这样的构造可见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扩展资料:
1900-1920年代,伴随着暖气片取暖的方便性、舒适性被厂泛认可和用于社会交际场所(如教堂、剧院)的需要,产生了散热量较大的多柱、铸铁浮雕暖气片。满足了较大空间的楼堂馆所。
1920- 1930年代间,暖气片次革命产生了单柱钢制暖气片,明显地提高了生产量,较大量满足社会需求。
1930-195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放弃生火取暖的基本方式。 追求更高生活水准。从而产生了大众化的暖气片,即多柱铸铁和多柱钢制暖气片。
1950-1960年,人们已经医治完毕2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产生了较为良好的工业革命成果,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在满足取暖舒适的同时,在节能环保、美观装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质板式暖气片以散热量大、外观简洁、大方、价格适中,受到人们青睐,成为主流产品。
1960-1980年人们考虑到铝材传热系数高的特点,希望其能取代铸铁和钢质暖气片。但由于铸铝型材粗犷简单及不能很好解决碱性水质腐蚀问题,故而在1980-1990年期间暖气片主流又回归到钢质。可人们要求其外观必须能和现代的家居格调相一致,满足人性化、个性化的要求。依据当时的生产工艺水平,大多数生产厂商普遍采用氩弧焊工艺插接式焊接,生产线条流畅的管式暖气片。
全世界并没有规定的暖气使用纬度分界线,只是在中国,是否使用暖气片被公认为是以长江或淮河为限。但是在江西等省市的70年代老房子里,仍然可以看以暖片气的存在,说明在某个时代,江西也曾集中供过暖。
南半球许多国家一样使用暖气片,因为南半球只是和北半球季节相反,而并不是比北半球暖和。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许多公寓和住宅都安装有暖气片。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暖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