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的千古药方!降糖又防并发症
- 民间偏方
- 2024-03-15
- 111
消渴病作为临床常见内科疾病,与现代医学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基本相似,在临床上常以消渴病作为糖尿病的中医病名,因糖尿病的病型表征属消渴病的范畴。消渴病主要临床表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和尿甜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以及尿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超过9.0mmol/L)。
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的20到79岁的糖尿病患者共有4.25亿,而我国占其中1/4以上。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亦逐年增长,因此,对消渴病(糖尿病)的研究逐渐引起关注和重视。
古代对糖尿病病因的分析:
《黄帝内经》中提出五脏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外感六淫等与消渴的发病有关。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阐述道:“消中”是因脾胃虚弱,而口渴、口干需饮水过多者,饮食也过多者,都属于脾虚。因此脏腑虚损亦是消渴病的一大病机。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饮食不节,常年累积,可导致三焦热盛,五脏干燥,因此表现为“渴”。由此可见饮食不节、房劳过度等亦可导致消渴的发生。
两晋以后由于玄学的兴起,盛行服食丹药(多是偏燥热的温燥壮胆丹药),导致燥热内生,津液耗伤过度而导致消渴病。
早期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阴津耗伤,因此在消渴病的治疗上多以阴虚立论。
古代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药:
《伤寒论》中云:“若渴欲饮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仲景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消口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男子饮一溲一(喝多少就尿多少),以肾气丸治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用三黄丸治疗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方用黄芩、黄连、大黄可根据季节变化相对调整用量,体现中医治疗消渴用药之灵活。黄连丸、猪肚丸、茯苓丸等治疗阳明腑实,消渴引饮,泄热止渴等具有通腑泄热、养阴益气等功效极具使用价值。
《圣济总录》中应用人参汤治疗消渴,发作有时,心脾有热,饮水无度之症,方用人参、麦门冬、知母、黄连、葛根、白茯苓、淡竹根等益气养阴,清热利水解毒。
古代中医治疗糖尿病皆有各自之神法,方药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都能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能被《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在内的方剂都有不错的药效,古人在中医方剂摸索上各显神通,对当今的中医药发展和应用以及西药的研究提供了厚实的背景和知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