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三七的药剂方选 皮肤淀粉样变中草药方
- 知道问答
- 2024-03-20
- 78
文章目录:
一、文山三七的药剂方选
1、七厘散
【来源】《青囊全集》卷上
【组成】三七一钱,豆沙五分,梅片五分,乳香、没药各一钱,儿茶一钱,红花一钱五分,猴结一钱五分,按照此比例一钱研磨混合。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各种外伤出血,淤血
【用法】口服,每次7克,温水冲服,或者涂抹伤处。
2、七真膏
【来源】《外科大全》卷四
【组成】乳香(去油)、没药(去油)、三七、轻粉、儿茶各三钱,麝香四分,冰片三分一起混合加工成粉状,和均匀。
【功效】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杖伤
【用法】白蜜调成糊状,敷在患处。
3、七宝散
【来源】《本草纲目拾漏》卷三
【组成】龙骨、象皮、血竭、人参、三七、乳香、没药、降香末。各适量,加工成粉状,和均匀。
【功效】收敛伤口、生肌
【主治】刀伤收口
【用法】温酒送服
二、皮肤淀粉样变中草药方
(1)风湿蕴结型:
治法:祛风利湿,养血润肤。
方选:全虫6g、皂刺6g、防风10g、苦参10g、白鲜皮30g、刺蒺藜30g、当归10g、丹参15g、鸡血藤30g、首乌藤30g、川芎10g。
(2)血虚风燥型:
治法:养血润肤,活血软坚。
方选:首乌藤30g、当归10g、川芎10g、红花10g、赤白芍各10g、白鲜皮30g、苦参15g、刺蒺藜30g、夏枯草15g、僵蚕10g、丹参15g、防风10g。
(3)脾虚湿滞型:
治法:健脾除湿,养血润肤。
方选:白术10g、茯苓10g、枳壳10g、厚朴10g、苦参15g、白鲜皮30g、车前子15g、泽泻15g、首乌藤30g、刺蒺藜30g、当归10g、川芎10g。
三、脾胃虚弱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胃脾虚弱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溼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溼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中医脾虚证是指中医所称之脾脏虚弱而引起的病证,其病情虽较繁杂,但就笔者长期的临床观察,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等,我在治疗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略述如下: 脾虚呕吐证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呕,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溼注肠道所致,治宜健脾渗溼止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化裁。 脾虚水肿证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宜温脾利水消肿,方选实脾饮加减。 脾虚出血证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宜健脾益气摄血,方选归脾汤加减。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
脾胃虚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
脾胃虚弱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溼。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溼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脾胃虚弱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溼
方药:参苓白术散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以仁理气健脾化溼.
中医要调理因人而异,建议尽早去看看中医。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方选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