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
- 论文大全
- 2024-03-21
- 131
科技金融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动力,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科技金融”一词在我国最早是出现在1993年,深圳市科技局首次提出科技金融携手合作扶持高新技术发展,紧接着,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成立。而在这之前,关于“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讨论已经开始盛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邹一和国胜于1987年发表在《科技日报》上的《运用金融手段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文,他们在文章中提出,现行科技体制的主要弊端是“忽视科技规律和经济规律,不重视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提出了应该由金融业的支撑改变这种现状。此外,90年代初关于“金融支持科技”的讨论中开始出现“科技型金融”一词。这些都表明了人们对科技金融体系不断完整和深入的认识。
然而,直至2009年以前,国内致力于科技金融研究的学术论文并不多,基本属于发散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主题不甚明确,在科技金融概念界定与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始终留有空白。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底,赵昌文等教授出版的《科技金融》一书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科技金融的理论与实践。在该书中,科技金融被界定为: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8211
这一定义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比如说,樊星(2011)认为其对于学科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对科技金融概念的完整界定。不过,也有学者提出了异议,房汉廷(2010)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虽然有一定价值,但远远没有揭示出科技金融的本质。他将其本质概括为四点:首先,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其次,科技金融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再次,科技金融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最后,科技金融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驱动战略被提出,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科技金融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田伯平(2011)认为,从长远看,一个能够支持科学技术持续不断创新的强大科技金融体系,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发展科技金融能够助推创新驱动。而此时,人们对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科技金融支持的探讨和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入,包括: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路径与政策研究、关于科技金融理论与实践的思考、科技金融发展指数、科技金融结合效益评价、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解决对策等等。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路径与政策研究方面,李颖(2011)从初端、中端和高端三个层次来论述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与之对应的具体形式分别是闭合循环回路、开放循环回路和科技金融一体化。从初端至高端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是两者结合逐渐走向稳定成熟的过程。他认为,科技与金融的初端结合对策主要是完善基本路径,中端结合对策是发展技术资金,而高端结合对策是推动科技金融一体化。与这一研究角度不同,浙江大学的姗娜(2011)是基于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来探讨科技金融结合机制的,她提出,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展器和成熟期,相对应的结合机制依次为天使投资+孵化器、天使投资+中小额贷款、短期贷款+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科技贷款、长期债务+资本市场;还提出了各时期科技金融发展的政府策略。此外,颜廷峰和徐旭初(2011)从科技与创业风险投资结合、科技与资本市场结合、科技与银行贷款结合、政府补贴机制下的科技保险问题、政府对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支持研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该问题。 科技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
其次,在对于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科技金融结合效益的评价方面,王海和叶元煦(2003)根据科技资金投入与科技活动产出过程的特点,提出了评价科技金融结合效益的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我国的科技金融结合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赵昌文(2009)认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专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和主要特征,良好的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两者共同构成了新经济发展的支柱。同时,为了弥补我国缺乏专门针对科技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价系统的不足,一系列科技金融发展指数被构建出,如科技金融资源指数、经费指数、产出指数和贷款指数(曹颢、尤建新、卢锐和陈海洋,2011),创业风险投资指数、科技贷款指数、科技资本市场指数、科技保险指数、研究与发展指数和科技金融环境指数(赵昌文,2009)。这些指数使得对于科技金融结合效益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具有客观、直接的优点。8211
再次,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科技金融支持的现状与制约因素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秦宏弘(2010)从银行、融资产品、创投机构、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这五个角度来考察,发现了国内科技金融服务中切实存在的问题。李兴伟(2011)以中关村为例,着重分析了中关村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的不足,提出应构建科技金融内循环体系。赵晓春(2011)以江苏银行镇江分行组建的“科技支行”为例,对科技金融工
作的创新和发展展开了调研。他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着的三个问题:银行业对科技创新的总体支持力度相对不足;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健全的政策扶持机制。类似的研究还有李希义(2011),方文丽(2011)等等。
最后,对于如何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我国科技金融体系,众学者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徐义国(2008)提出以创业投资机制为主导,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万钢(2009)认为,应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的社会增长力,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李希义、郭戎和张俊芳(2011)认为,应该尽快建立部际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优化科技金融环境,培育科技金融人才队伍。段世德和徐璇(2011)从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们强调,关键在于实现同质金融资本和异化科技创新的最佳配置。从这一角度研究的还有叶翔凤和杨擘(2010)。总之,如何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利用科技金融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曹颢、尤建新、卢锐和陈海洋,20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科技金融的探讨远远早于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Solow and Swan(1956)分析了技术进步率、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认为金融系统的发展在于动员储蓄、提升投资比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R&D投资并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借助技术的进步实现经济稳态增长,因此,金融发展与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科技进步增加社会财富,社会财富提供科技发展的动力。Hicks(1969)研究了金融市场和技术创新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认为金融市场的缺乏和不健全会影响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King and (1993)提出,金融和技术创新的结合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揭示金融体系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的四种服务,即评估企业家、筹集资金、分散风险以及评估技术创新活动的预期收益。Moon and (2000)肯定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的相关性,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是极其困难的。同时,企业创新失败又会殃及金融系统,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或信用膨胀。(2000)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现代工业体系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建立,而信贷对于实现创新又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金融是驱动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力量。 科技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2):
国际上目前有关技术与金融的最重要研究进展,是Perez(2002)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她结合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五次技术革命,认为科技金融是一种技
国际上目前有关技术与金融的最重要研究进展,是Perez(2002)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她结合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五次技术革命,认为科技金融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技术革命是经济发展的引擎,金融活动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燃料;技术的创新
导致新业态的出现,市场盈利空间迅速上升,风险资本家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推动技术成果的快速产业化。因此,金融的发展对于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具有推动作用,二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 科技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3):
------分隔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