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任:妇科良方温经汤,用原方全方疗效好
- 健康知识
- 2024-05-31
- 117
小编导读
温经汤,是妇科常用名方,其在妇科领域用途广泛,为广大医家所推崇。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治疗妇科病亦多用此方,何老认为,用温经汤宜用原方全方,若必须加减,亦不可任意取舍,否则容易影响疗效。到底怎么回事呢?且看正文~~
《内经》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这一理论也就是温经汤命名的根据和由来。
《金匮要略》温经汤是医家常用的重要方子。其方:“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各二两,人参、桂枝、阿胶、牡丹(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去心)一升。”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温经汤,将原方桂枝改为肉桂。《校注妇人良方》卷一,则将原方去掉阿胶、麦冬、半夏,改桂枝为桂心,增加莪术、牛膝。它的功能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主治寒客于血室,血气凝滞,脐腹作痛,脉沉紧。
根据《金匮要略》温经汤原方所列主治是:“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可见其功能是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症见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暮即发热,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
温经汤既成治上列诸症者,以其各证病机多属冲任虚寒瘀滞、月事失调所致,故其治总在温经散寒、养血行瘀为法。血得温则行,血行则瘀自散。方中吴茱萸长于散寒定痛,桂枝专温通血脉,萸、桂合用,在温经散寒;当归、川芎活血养血,入肝而调经;阿胶、麦冬、芍药滋阴益营,补肝肾而固冲任;丹皮辛寒,既清阴分虚热,又益桂、芎化瘀;人参、甘草益气补中,使气旺脾健,生化有权,则阳生阴长,血源得充;更以半夏、生姜降逆温中,兼顺冲任之气。所以,本方具有温中寓养、温中寓通、气血双补、肝脾兼调之特点,功在温通、温养,使血得温则行,血行则经自调,而符“温经”命名之实。故历来医家盛赞温经汤谓:“过期不来者能之,月来过多者能止之。小腹寒而不受孕者,并能治之。”赞其功效 “妙不可言”。尊之谓妇科调经之要方。
余诊治妇科病颇多,用温经汤亦不少,主要以之治痛经和月经愆期不调,辨证之属于肝肾不足、虚寒并胞宫有瘀阻者,一般不作任何加减,只用原方,疗效显著。至于治不孕症,亦需辨证清楚。一般遇肝气郁结,经前胸乳胀者,不宜用本方。凡冲任虚寒并血气瘀滞,并见症有少腹寒冷等现象者,则用温经汤多见效。
余观若干年来,医界对温经汤临床应用之报道,有治月经愆期者,有治崩漏者,有治痛经者,有治月经不调者,有治产后虚寒者,有治腹痛者,亦有治血虚发热者,治不孕者,亦有用治血吸虫性肝病者,有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者,亦有温经汤新用治心悸、眩晕、水肿、胁痛等证者,亦有某老中医治老年妇女月经再来者,亦有与《妇人良方》温经汤作比较而用者,可谓琳琅满目,但多数报道都是以温经汤原方加减增损,有的变动甚大而远离温经汤原方原药。
余以为用温经汤者,应深谙张仲景立方原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谓: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下利,多数注家认为当是下血)
从原文看,温经汤是温养气血,兼以消瘀,标本兼顾,配伍精确的好方子。原方后亦没有什么加减增损的注说,可见用本方一定要重视原方。其组合是从无数次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故而,余以为用温经汤宜用原方全方。若必须加减,亦不可任意取舍,否则容易影响治疗效果。
[方歌]
温经归芍桂萸芎,姜夏丹皮及麦冬;
参草扶脾胶益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