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之性功主治 | 古道中医成长记(九)
- 健康知识
- 2024-05-21
- 102
丹参
《本经》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
《别录》谓养血,除风气留热。
气 微寒
味 微甘,微苦,微涩
形 茎直立
色 赤色
偏胜 色胜
心腹邪气
叶天士日:心腹者,心与小肠之区也,邪气者,湿热之邪也。
叶天士曰:气寒则请,味苦则燥湿,所以主之。
肠鸣幽幽如走水
叶天士日:心腹者,心与小肠之区也,邪气者,湿热之邪也。
叶天士曰:气寒则请,味苦则燥湿,所以主之。
寒热积聚
叶天士曰:小肠为受盛之官,本热标寒,所以或寒或热之物,皆能聚积肠中也。
叶天士曰:味苦能下泄也,所以主之。
破癥除瘕
叶天士曰:积聚至有形可征谓之癥,假物成形谓之瘕。
叶天士曰:其能破除之者,味苦下泄之力也。
止烦满
叶天士曰:心与小肠为表里,小肠者,心火之去路也,小肠传化失职,则心火不能下行,郁于心而烦满矣。
叶天士曰:其主之者,苦寒清泄之功也。
益气
叶天士曰:肺属金而主气,丹参清心泻火,火不刑金,所以益气也。
养血,除风气留热
丹参色红,以色取胜,色红入血液,增添补血之原质,味苦入心,心之热下移于小肠,补足心液之原质,故丹参得色红入血,得苦得寒,得养血之极,心之血足,则归于肝藏,故丹参入肝,肝主风,故可除风气留热。
参丹参性味
味苦甘,微寒
其气画面感寒性气包裹着向上向下之气。
感知丹参
北京同仁堂药店丹参,产地山东
第一剂20g,煮汁20分钟第一次倒入碗中,再煮汁20分钟倒入碗中,两次煮的汁混合后,分两碗,第一碗喝下,味微甘,微苦,味微涩,汤汁浓赤,气在中焦,在胃向下坠之感,然后向上,心脏跳的比较快,但时间短,没有芍药跳的快,没有芍药时间长,向下的力量缓慢,大便成形,相对于芍药比较干燥,大概因为甘之味有缓和之力。腰部腿部有根筋比较痛,两腿部到脚部有微微热,不明显,但脚腿感知有气血能量。
第二剂30g,煮汁20分钟后倒入碗中喝下,这次和上一碗的感知没有什么区别,第二次煮的汁味苦较多,甘味几乎没有,涩味比第一次强,喝下后,向下之力要强,大便要比第一次的要湿多,心脏跳的时间和力量要小很多,腰部腿部那根筋更痛,走路吃力,本来想给自己针几针,想想决定是药行血到这,因这里的气血滞,丹参的行血功能使它痛,痛则不通,丹参行血使他痛了吗?丹参没有喝后第二天下午就不痛了,丹参即可治病,又可诊病?
丹参与芍药
丹参:补血之原液,益气,降泄,行血,血滞则行之。
芍药:补血之原液,具冲激之力,降泄,凉血,血热则凉之。
两药都入肝,一个凉血,一个行血,丹参重在行血主动,动则为阳,芍药重在益阴主静,静则属阴,两药相配,可谓阴阳相配,动静结合。芍药益阴而不恋邪,丹参行血而夫香燥耗血之弊,-配伍为用,相得益彰。丹参与芍药共入肝经,补益肝血,化瘀生新,不伤正,久用可促进肝脏血液循环,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可防止肝的纤维化形成。
丹参与人参
人参补气补血,丹参养血行血,人之血不能自生,经得气而生,阳生阴长,气旺血也足,人参,丹参相合,补气养血行血之力更强,人参补气又助丹参行血,养血中又有助血运行。
/胡师评/
人参之效在冲达心器,补而升提,丹参之效在移热下熏,蒸其化源。故人参在心器,丹参在小肠,心器之不能宣发血液者,可用人参,小肠不能分清泌浊者,可用丹参。
文/ 昌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