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鼻衄、鼻窦炎、额窦炎、鼻炎、鼻息肉验方
- 健康知识
- 2024-04-19
- 95
行之医话13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鼻衄秘方(6首)1,清金止衄汤俞军,《中国医药学报》(1)1988年
组成:桑白皮30克,黄芩、山栀炭、白茅根、茜草、侧柏叶、紫草、当归、旱莲草各10克,怀牛膝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清肺泄热,凉血止血。主治鼻衄。
2,清热止衄汤
王永钦,《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石膏20~30克,桑白皮、栀子、黄芩各12~15克,白茅根、藕节25~30克,大蓟、小蓟、怀牛膝各15~20克,赤芍、丹皮各9~12克,生地10~15克,甘草3~6克(小儿剂量酌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主治鼻衄。
3,安血饮冉瑞金,《上海中医药杂志》(12)1986年组成:白茅根20~30克,龙骨、牡蛎各15~25克,生三七粉3~5克(冲服),白芨粉10~15克,生大黄6~10克。藕节炭20~30克(或藕汁)。[用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煮沸20分钟。水煎2次,分2次服,三七粉随药汁送吞。凉血止血,平肝潜阳。主治鼻衄。
4,荆牡藕节汤
徐小圃,《上海中医药杂志》(7)1985年
组成:黑荆芥6克,薄荷炭2.5克,灵磁石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炒白术、绿豆衣各12克,茜草根炭、枳楮子、葛花各9克,藕节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4次。
清肺健脾,平肝潜阳,凉血止血。主治鼻衄。
5,健脾止血汤
叶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生地、牛膝、藕节炭、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白茅根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健脾益气,补血摄血。主治鼻出血。
6,鼻衄灵
吕敬仁,《上海中医药杂志》(7)1985年
组成:生石决明24克(先煎)、代赭石(先煎)、怀牛膝各20克,生地、生白芍各12克,粉丹皮6克,茜草10克,玄参15克,炒地榆、川楝子各9克。
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者一昼夜煎服一剂半。儿童及老人剂量酌减。
平肝降逆,凉血止血。主治鼻衄。
治过敏性鼻炎秘方(4首)
1,固表通窍汤
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白芍各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益气固表,疏风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鼻鼽)。
本方名为笔者拟加。方中五爪龙如缺,可用黄芪15克代。
2,抗敏护卫汤
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生黄芪、炙黄芪各12克,党参、北辽参、龙牡粉各15克,当归、白芍、焦白术、炙甘草、茯苓、熟附片各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上药用开水浸泡10分钟,用小火熬2小时,每日1剂,日服3次。可连服5~10剂。
益气固表,助阳护卫。主治过敏性鼻炎。
3,温阳止鼽汤
申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桂枝、白芍、防风各6克,黄芪10克,炙甘草、蝉衣各3克,藿香、乌梅、诃子肉、茜草、徐长卿、干地龙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益气温阳,扶正止鼽。主治鼻鼽。
4,辛蒲汤
谷志平,《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黄芪20克,白术、防风、当归、辛夷花、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白芍15克,细辛3克,蝉蜕、甘草各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益气固表,开窍通络。主治过敏性鼻炎。
治鼻窦炎秘方(10首)
1,辛前甘橘汤
张赞臣,《中医杂志》(11)1984年
组成:辛夷花、青防风各6克,嫩前胡,天花粉各9克,薏苡仁12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散风宣肺,开泄通窍。主治鼻渊。证见鼻中常流浊涕,久则但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
2,加味辛夷散
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辛夷花、藁本、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白僵蚕、升麻、薄荷、甘草、白芷、荆芥各30克,苍耳子、蔓荆子各60克,细辛15克。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取10克,在临睡前用沸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于次日临睡前再冲泡服1次。
祛风泻火,托里败毒。主治鼻渊(鼻窦炎)。
3,通鼻汤
王友至,《四川中医》(11)1990年
组成:升麻、穿山甲、王不留行、鹿角霜各9克,白芷15克,辛夷12克,鱼腥草、蒲公英、薏苡仁、花粉、黄芪各18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祛风除湿,托里通窍。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4,蒲黄败酱汤
陈超,《四川中医》(3)1988年
组成:蒲公英13克,生黄芪、夏枯草各8克,败酱草、辛夷花、苍耳子、没药、丹皮各10克,鱼腥草20克,皂角刺6克,生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清肺解毒,活血行瘀,托里排脓。主治小儿慢性鼻窦炎(鼻渊)。
5,清热消肿汤
谭慧珍,《中医杂志》(6)1986年
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2克,黄芩、鱼腥草、败酱草、辛夷花、白芷各15克,板蓝根、苍耳子、蔓荆子、赤芍、桔梗各10克,川芎、藁本各6克,炙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1小时服。
疏风清热,活血消肿。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6,通窍汤
陈仁华,《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金银花、苍耳子各15克,大蓟10克,辛夷、菊花、黄芩各9克,白芷、甘草各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8~10剂为1疗程。一般需1~2疗程,最多3疗程。
芳香通窍,祛风清热。主治鼻渊。
7,群芳煎
王建孚,《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金银花、夏枯花各20克,野菊花、苦参各15克,辛夷花、黄芩、苍耳子、白蒺藜各12克,玉簪花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轻清上透、芳香宣窍。主治鼻渊。
8,鼻脑方
向芳世,《新中药》(8)1990年
组成:法半夏、云茯苓、苍术、石菖蒲、炙黄芪、当归、郁金、丹参、陈皮、板蓝根、黄芩、葛根各10克,升麻、砂仁各3克。
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5剂为1疗程,可连服1~5疗程,疗程间隔3日。同时配用开水泡中药方(辛夷、苍耳子、杭菊花各10克,生甘草3克),代茶饮,可服3~5剂巩固疗效。
燥湿化痰、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主治控脑砂(鼻渊兼脑痛),证见鼻流臭秽浊涕,不闻香臭,头昏闷重胀痛、嗜睡乏力,恶心欲呕等症。本病包括现代医学之慢性鼻炎、副鼻窦炎、额窦炎以上颌窦炎等病。
9,鼻渊散
程爵棠,《四川中医》(2)1984年
组成:芙蓉叶、香白芷、辛夷花各15克,细辛3克,冰片1.5克。
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临证用药前,先用药棉棒将鼻腔涕液拭干净后,再取本散适量(约0.15克)用吹药器吹入患侧鼻腔内或令患者用鼻吸入,每次吹2~3下。每日吹3次。
疏风泄热,宣肺通窍。鼻渊(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及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症见单鼻或双鼻鼻塞,时流脓浊涕或稀涕,有腥臭味,多伴有头胀痛或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易感冒,感冒后鼻塞加重,鼻液增多。
本方为程氏祖传秘方。
10,通治鼻渊方
周执中,《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辛夷5克,葛根、升麻各3克,黄芩、生石膏各10克,知母、苦丁茶各6克,山栀10克,羚羊角1.2克(研冲)。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辛凉清热,开上宣郁。主治鼻渊。
额窦炎秘方(2首)
1,额窦炎丸
张运亭,《千家妙方·下》
组成:黄柏、黄芩、白芷各60克,苍耳子120克,西瓜秧(未结西瓜)120克。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重。一日3次,每次服1丸。急性额窦炎可用羌活10克,细辛6克,石膏15克,辛夷9克,煎水送服,每日1剂;慢性额窦炎可用川芎9克,黄芪15克,黄精10克,杞果12克煎水送服,每日1剂。
急性除风清热;慢性益气升阳、养血益阴。主治额窦炎。
2,川芎二白汤
谭敬书,《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苍耳子、白芷各12克,川芎15克,大蜈蚣2条、皂角刺、桃仁各10克,制草乌6克,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鱼腥草20克,木通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逐瘀开痰,清热解毒,祛风止痛。主治急性额窦炎,眉棱骨痛等病症。
急慢性鼻炎秘方(6首)
1,鼻炎汤
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苍耳子30克,荆芥穗、防风各10克,菊花、蔓荆子各15克,白茅根、金银花各30克,桑白皮、蝉衣、僵蚕、桔梗、钩藤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用]祛风散寒,宣肺泄热。
[主治]鼻窒。证见鼻涕或多或少、或清或黄、重者鼻塞不通、伴有头昏头胀,咽部不适等症。
2,慢性鼻炎汤
苏宗周,《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苍耳子10克,白芷20克,葛根、黄芩各15克,麦冬5克,藁本、薄荷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祛风清热、通利鼻窍。主治慢性单纯性鼻炎。
3,苍辛鱼芷汤
朱沛冉,《云南中医杂志》(5)1986年
组成:苍耳子、白芷、防风、川芎、甘草各20克,辛夷7克,鱼腥草20克,桔梗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忌食发物。
疏风通窍。主治慢性鼻炎。
4,加味苍耳子散
李乐园,《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炒苍耳子12克,辛夷花10克,白芷、薄荷各6克,炒山栀、黄芩各10克,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炒杏仁、桔梗、野菊花各10克,葱白(带须)3根。
每日1剂,水煎服,口服3次。
清肺、消炎、通窍。主治急、慢性鼻炎。
5,苡仁防风汤
刘教,《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苡仁15克,防风3克,木瓜9克,桔梗3克,细辛、薄荷(后下)各1.5克,金银花、鱼腥草、紫花地丁、赤芍各9克,蒲公英12克,川芎4.5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祛风清热,宣肺通窍。主治慢性鼻炎。
6,加减辛夷汤
李子质,《名医名方录》第三辑
组成:辛夷、白芷、川芎、藁本、菊花、绿茶各10克,升麻、细辛、木通、防风、甘草、黄芩各5克,蒲公英15克。
每日1剂,水煎服,日早晚各服1次。
升清降浊,泻热解毒。主治慢性鼻炎。
鼻息肉秘方(3首)
1,息肉消化散
程爵棠,《辽宁中医杂志》(8)1987年
组成:狗头骨灰50克,乌梅肉炭25克,人指甲炭9克,硼砂6克。
先将狗头骨(去净肉、不见生水)晾干后,放在备制的一新土瓦上,用另一土瓦盖住,置炭火中(文火为宜)焙煅,待骨头呈灰白色时连瓦取出放在地面上以祛火毒;乌梅(去核、取肉),人指甲(先洗净晾干)用同一方法,分别焙煅成炭(乌梅肉呈黑炭样,人指甲呈焦黄色)后取出。以上3味药分别研为极细末,称准,和匀后入硼砂同研细末、瓶装密封备用,勿泄气。用时取本散少许(约0.15克,双鼻加倍)均匀吹于鼻息肉上。每2小时吹1次,每日至少要吹6次。10天为1疗程。一疗程后,停药1天后再继续用药,直至痊愈。若为鼻腔深部息肉,可用玻璃棒蘸药末均匀点在息肉上;或用药棉蘸药末塞入患侧鼻息肉上,每次塞30~60分钟后,取出,每日6次。总之,无论何种上药方法,药要接触息肉。若病程长,息肉大者可加用本散内服,每次服3~6克,每日服3次。用辛夷花9克,薄荷6克,或苍耳子9克,蝉衣6克,细辛2克煎水冲服,则奏效尤捷。
消积毒、化息肉。
主治各型鼻息肉或术后复发。症见单鼻或双鼻腔内生1枚或数枚息肉,不红不痛或微痛,形如圆柱,小如绿豆,大如黄豆样大小不等。息肉生长缓慢,待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即自行停止。或术后复发。多伴有鼻塞,不闻香臭,时流清涕或浊涕,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头痛头胀,食欲欠佳,易感冒,感冒后鼻塞头痛加剧,时流黄浊涕,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微黄,脉沉迟或浮数无力。
2,息肉雾化汤
干祖望,《辽宁中医杂志》(7)1984年
组成:苍术20克,白芷20克,乌梅15克,五味子15克。
水煎。蒸气吸入法:即先用厚纸做成一个漏斗样物,然后将上药加水煎煮,沸后将纸漏斗的大口罩在煎药器的上口,使不漏气,漏斗小口(直径约4厘米)靠近鼻孔部,闭口用鼻呼吸,使蒸汽从鼻孔(腔)吸入,每次熏吸30分钟。每剂可熏吸3~4次。每日1~2次,连续用药1~2个月。
燥湿收敛,芳香通窍。主治鼻息肉、鼻息肉手术后、中鼻甲息肉变,下鼻甲肥大、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和肥大性慢性鼻炎。
3,藕节散
程爵棠,《中医杂志》(6)1987年
组成:生藕节炭(连须)60克,乌梅肉炭30克,白矾15克,麝香1克(或以冰片3克,僵蚕9克代之)。
共研细末。先将生藕节晒干,乌梅肉放在新土瓦上,用另一土瓦盖住并置于炭火上(文火)焙焦成黑炭样、研末、称准、合匀,入白矾、麝香(或冰片、僵蚕)同研极细末,合匀,贮瓶备用,勿泄气。用时,每取少许(约0.1~0.15克)吹在鼻息肉上,每日吹6~8次。10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停药1天,再继续用药,至痊愈为止。深部息肉可用玻璃棒点药。或用药棉蘸药塞鼻,每日3次。
逐瘀消积、散结通窍。主治鼻息肉或术后复发。
行之医话昨日回顾:
从老中医那里学来的风湿骨病秘方,灵验有效,不收藏就是损失了
60龄老中医临床验证一辈子的8个秘方,慢性杂病再也不怕
温阳法分期治“哮喘”(内含3个经验方)
朱良春:搞定风湿病,所有治疗法则,都在这里
中医各科秘方之肝硬化腹水秘方(下)
民间治病绝招之糖尿病、水肿汤剂秘方大全
中国当代名中医秘验方 临证备要
奇效药方连载(四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