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解冻”肩周炎
- 针灸推拿
- 2022-11-15
- 116
肩关节周围炎中医称“漏风肩”、“五十肩”和“冻结肩”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关节肌肉疾病之一。该病病程较长,一般半年以上,表现为肩部隐痛或刺痛,疼痛可放射到颈部或上臂,夜间疼痛加剧,甚至夜不能眠,严重地影响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黄国明运用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4例,取得较好疗效。
诊断标准:一、年龄为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二、肩部疼痛,肩关节前、后、啄突、肩峰下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区压痛;三、肩关节任何方向的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甚至肩部僵硬,肌肉萎缩;四、肩部关节X线检查无脱位和骨折,或仅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
治疗组42例,运用温针灸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取阿是穴、肩�k、肩贞、肩前、肩�s、曲池等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两寸针进行针刺。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后把预先准备好的两厘米长的艾卷插到针尾上,并剪一圆形的纸皮遮盖针身周围皮肤,以免艾火灼伤,然后点燃艾卷,使艾卷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到穴位上,待艾卷烧完熄灭冷却后起针。
对照组42例,运用电针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选穴与治疗组相同。经常规消毒后,取30号两寸针快速进针后,运用平补平泄法,然后接上D8606-Ⅱ型电针机以密波电疗,电流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30分钟后起针。
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3个月后判断疗效。参照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疾病专业委员会拟定的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患者肩痛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肩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略有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变化,关节功能无改善。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率为42.8%,总有效率为78.6%。
肩关节为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肩关节周围炎中老年人多见,多由于急性损伤(上肢外伤、手术等)和慢性劳损(着风受凉或肩关节较长时间不活动)等原因,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渗出、水肿、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当机体尚可代偿时可无临床症状,但当病因持续存在,机体失代偿时则可出现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
祖国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属“痹症”范畴,具体又属“十二经筋病候”,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外伤劳损,内伤劳累,以及人过中年后血气渐衰,以至风、寒、湿邪乘机侵袭肩部,导致肩部经脉闭阻、气滞血瘀所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患者患病后肩部反复疼痛不已,并伴有功能障碍。温针灸结合经筋病变部位取穴进针,经提、插、捻、转得气后,再配合艾灸,借艾灸的热力温通经络,畅通气血,最终使肩部之风、寒、湿邪祛尽而病除。
现代中医经络理论研究证实,艾灸时发出的红外线可穿透较深部组织,加强患处局部组织代谢,降低患处周围神经的兴奋性而有利于患处的功能恢复。此外,艾灸还可通过温热效应、光辐射效应和艾灸的药力等因素作用于患处穴位附近的神经血管,调整患处的血浆渗透压,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增强患处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促进炎症消退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诊断标准:一、年龄为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二、肩部疼痛,肩关节前、后、啄突、肩峰下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区压痛;三、肩关节任何方向的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甚至肩部僵硬,肌肉萎缩;四、肩部关节X线检查无脱位和骨折,或仅可见骨质疏松、冈上肌腱钙化。
治疗组42例,运用温针灸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取阿是穴、肩�k、肩贞、肩前、肩�s、曲池等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两寸针进行针刺。进针后提、插、捻、转,得气后把预先准备好的两厘米长的艾卷插到针尾上,并剪一圆形的纸皮遮盖针身周围皮肤,以免艾火灼伤,然后点燃艾卷,使艾卷的热力通过针身传到穴位上,待艾卷烧完熄灭冷却后起针。
对照组42例,运用电针疗法:患者取坐位,暴露肩部,选穴与治疗组相同。经常规消毒后,取30号两寸针快速进针后,运用平补平泄法,然后接上D8606-Ⅱ型电针机以密波电疗,电流强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30分钟后起针。
连续治疗10次为一疗程,3个月后判断疗效。参照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疾病专业委员会拟定的疗效标准,临床痊愈:患者肩痛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肩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略有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变化,关节功能无改善。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率为42.8%,总有效率为78.6%。
肩关节为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肩关节周围炎中老年人多见,多由于急性损伤(上肢外伤、手术等)和慢性劳损(着风受凉或肩关节较长时间不活动)等原因,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渗出、水肿、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当机体尚可代偿时可无临床症状,但当病因持续存在,机体失代偿时则可出现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
祖国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属“痹症”范畴,具体又属“十二经筋病候”,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外伤劳损,内伤劳累,以及人过中年后血气渐衰,以至风、寒、湿邪乘机侵袭肩部,导致肩部经脉闭阻、气滞血瘀所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患者患病后肩部反复疼痛不已,并伴有功能障碍。温针灸结合经筋病变部位取穴进针,经提、插、捻、转得气后,再配合艾灸,借艾灸的热力温通经络,畅通气血,最终使肩部之风、寒、湿邪祛尽而病除。
现代中医经络理论研究证实,艾灸时发出的红外线可穿透较深部组织,加强患处局部组织代谢,降低患处周围神经的兴奋性而有利于患处的功能恢复。此外,艾灸还可通过温热效应、光辐射效应和艾灸的药力等因素作用于患处穴位附近的神经血管,调整患处的血浆渗透压,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增强患处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促进炎症消退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