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学习心得之二
- 健康知识
- 2024-04-18
- 110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在这里契合
黄琼
《阴阳离合论》说明了阴阳是如何分为三阴三阳的,回答了六经辨证的关键性问题。
在学医的前10年,我一直都不知道黄帝内经与伤寒论有什么直接关系,只知道《内经》都是讲养生的,讲病机19条的,讲些大道理的。《伤寒论》就是讲六经病的具体条文的。什么症状,对应什么病用什么药,至于六经是怎么划分来的,不知道。
不知六经的来源就无法深刻去理解它,也无法去用好它。
此篇讲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说明阴阳是无限划分的。那么阴阳是如何产生新的事物呢?“天覆地载,万物方生”这句话是说天阳下行,地阴上升,阴阳交媾,万物始生,人也在其中,那么阴阳也就由二变成了三,构成了天地人三才学说。
在人的身上前曰广明,前面属阳明太阴,阳明在表,太阴在里。人的身后曰太冲,后面属少阴太阳,太阳在表,少阴在里,侧面属厥阴少阳,少阳在表,厥阴在里,三阳都在表,三阴都在里,这就确立了三阴三阳在人身上的位置及其属性。前曰广明,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要光明,后曰太冲,太冲是人的脊梁,脊梁要正要坚固,相当于古代风水学关于宅子的说法:前有照,后有靠。
伤寒论的六经就是这么从阴阳变化而来的,其中三阳中确立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三阳得病都是首先从太阳来的,因为太阳为开关,少阳处于中间起承接作用,少阳枢机不利就会传到阳明,少阳枢机强大可以把病截住不传阳明。到了阳明就是阳病的极致,高热病,正邪斗争剧烈都是在阳明,就是人体阳气与病邪在做生死搏斗的地方,此处胜负决定人的生死。如果再有传变,阳经就到了阳明为止,无处再传,再传就只能传入三阴,人体正气败下阵来,邪气驻留在人体。
三阴中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合。三阴得病,首先从太阴来,太阴为开关,太阴病也是三阴病中最轻的,少阴处中间,少阴起着非常重要的转折作用,少阴够强大,病可以被拦截,不够强大,传入厥阴也就是到了人身体最根本的深处,临床上休克,心衰都属于厥阴病,如果能厥热胜复尚可保命,厥阴经正气衰败则必死无疑。
阴阳,离合
徐真子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这是老子的《道德经》中表达的世界观。与我们此次所学习的《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篇中内容一致。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在万物产生前,宇宙是一团混沌之气,用“太极”这个概念来表示,太极之前的“无极”,是无的状态,用一个“炁”来表达。太极中蕴含的混沌之气是尚未分离的阴阳二气,待到清阳上升为天,浊阴下降为地,则两仪分,阴阳生。
阴阳者,万物之父母也,“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阳气赋予万物生机,阴气赋予万物形体。阴阳所生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但归根结底,其要“一”也。 阴阳(两仪)中,根据所含阴阳能量多少的不同,又分了四象,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进一步分又成了三阴三阳。
按照这个类比,人体经络也分成了三阴三阳,三阴在手足内侧及胸腹部,三阳在手足外侧及头背部。由内而外分别是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十二经脉联合奇经八脉、大小络脉不停地运行人体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在离合中周而复始。
天地联系的枢纽
卢明月
原文:“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天气覆于上,而其天之阳气下降,地承载于下,而其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于是乎才有生长收藏的运行规律,已此来推动万物化生。所以万物之生,必本于阴阳。那么推及人身之阴阳,必然有其相联系的枢纽和桥梁。
对于人身而言,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有“华盖”之称。由于肺位最高,而与外界清气相通,因此肺通过其宣发肃降的基本运行功能,与天之气建立了联系。胃为阳土之腑,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脾为阴土之脏,有运化水谷使其转化为水谷精微的功能。水和五谷生长于地,脾胃就通过其相互作用与地之气建立了联系。那么人之肺和脾胃直接吸收天地阴阳之气,就可以在人身之内产生生长收藏的变化了吧。不过这种人身体内的变化就叫另一个名字了,那就是“宗气”,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者相结合才生成宗气。因此,脾的运化转输功能和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的功能是否正常,对宗气的生成和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宗气作为直接吸收天地阴阳精气所生成的后天之气,对先天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宗气以其生长收藏的运行规律,来资助先天元气。先天与后天之气相合,则成一身之气。
反推之,由于人身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的量是有限的,其化生的元气也是一定的,因而一身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而宗气的生成,又取决于脾、肺两脏的功能是否正常及饮食营养是否充足。从而也就建立起了人与天地阴阳相联系的枢纽,也就是肺和脾胃。
阴阳与生命
尹佳苹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有云:“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夫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结合之前学的《阴阳应象大论》知识,我们学习阴阳,了解阴阳,并从自然界中“应象”出阴阳,再“应象”到人身,这是从学习到运用的过程。
所有的物质,在地底下为阴,是阴中之阴。比如说种子,在地底下,还没形成一个独立的生命,就像我们人还未成形一样。然后种子接受了阳光的温暖,得到了“阳气”,就开始发芽,人类也是“阴阳合故能有子”。慢慢地,它就破土而出,一边沐浴着阳光,一边还扎根土里吸收养分,成了阴中之阳,因为阳给了它生命的能量,阴给了它形体。对人而言就是女性提供了土壤,男性给了生命能量。这充分说明,生命的产生需要阴阳交和,并且,生命的全过程需要阴阳的平衡制约,生命才得以长久。
我们疾病的发生发展,就是因为机体的阴阳不平衡,或阴盛,或阳盛,而我们医生的职责就是纠正这种偏盛或偏衰。曹老师说过,治病用药都是一个带“补”的过程,得病就是因为“正虚”,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机体一开始就像这颗种子,自身的能量(先天之精)早已注定,唯靠后天补充(后天之精),但生命就是个消耗的过程,疾病会加剧它的消耗,我们治病过程中纠正阴阳的失衡也就是为了减慢这个进程罢了。
阳正阴立
涂登辉
初学《素问·阴阳离合论》之时,脑海中始终无法建立一个经络走向的立体概念,但在后来临床上对经络的应用以及几次《内经》理论课的铺垫,渐渐的在脑海中有了初步的模型,对此篇的理解也稍有深入,文中体现的两个概念是我理解的核心: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经络的阴阳。
原文: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如曹老师的讲解,我们太阳系中,地球属于行星,并不能自行发光,所以我们所处就是至阴之地,也就是阴最多的地方,若我们顺应大自然,应当以常存阳气,不耗其阴,以延长和维系生命周期。所以,阴是根基,是内主,阳是外主。阳予之正,阳气给予正确的照耀温煦,使阴气流通,孕育万物,在人身也是如此,阳的采集和摄入应该是“正”,这个“正”是顺应天道的“正”,是适应阴的“正”,例如人通过吃食物来补充所需能量,南北方因为地域差异,吃面和吃米饭都是阳的补充,但是南方吃面,北方吃大米,这个阳的是否就是“正”呢?《内经》云:“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此中意思亦是五脏为阴,阳生阴长,通过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自我情志修行来安五脏之志,人在外活动,行为亦为阳,处事端正,则五脏安。
万物分阴阳,“数之可十,推至可百……”,经络也有阴阳,本文将经络分为三阴三阳,治疗疾病之时应用对之,临床上对经络的运用非常广泛,同样可用来定病位,除疾患,例如腹痛,可先定其位,从阳明胃经的天枢,足三里,大肠经的合谷可缓解,若人受风寒外感,取阳经督脉的大椎,大肠经的合谷曲池生发阳气解表达到治病目的。针灸治疗原则依旧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则补之,但最重要的还是在运行手法,通过不同的补泻手法调动多少的气血,引入什么经络,如透天凉和烧山火,皆是从经络的阴阳表里去辩证治疗,效果显著。但是疾病诊断是一件细心之事,即使定位准确,依旧还是沉心静气,不可大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