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道问答 > 正文

赵玉芬为什么去宁波大学 [赵玉芬启开生命的“混沌之门”] 赵玉芬手抄报

赵玉芬主要从事生命有机化学、有机磷化学、生命起源、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的研究 。

文章目录:

  1. 赵玉芬为什么去宁波大学
  2. [赵玉芬启开生命的“混沌之门”] 赵玉芬手抄报

一、赵玉芬为什么去宁波大学

赵玉芬为什么去宁波大学:宁波大学邀请全职进入宁波大学工作,并担任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

赵玉芬,1948年12月出生于湖北汉口,籍贯河南淇县,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 。

1971年赵玉芬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并考取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化学专业研究生;1975年宽告李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校和纽约大学化慎迟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

1979年回到中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友槐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调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担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担任生命有机磷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4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

1995年当选为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 ;2006年担任厦门大学药学系主任;2017年12月担任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  。

赵玉芬主要从事生命有机化学、有机磷化学、生命起源、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的研究 。

二、[赵玉芬启开生命的“混沌之门”] 赵玉芬手抄报

  鸡与蛋,孰先孰后?生命本源,出自何处?这一千古不解之谜,曾让无数科学家空耗毕生心血。人们只知道,在“鸡”与“蛋”之前,横着一扇混沌的大门;那里面,便是“鸡”与“蛋”的原始生命,藏着所有生命的根。但一直以来,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走进那扇门,去破译物种——生命的奥秘!

  台湾彰化,散发着泥土芳香的乡间小路上,一个小姑娘背着书包向我们走来。将来的某一天,她会高高地站在生命科学金字塔的尖顶,她会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

  预言

  上帝说:“我们要按照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模样造人,让他们统治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以及整个大地和大地上的一切爬虫。”(《旧约全书·创世纪》)于是,在创造了万物之后,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造了男人;又用男人身上的肋骨制造出女人。

  按照宗教的解释,生命和人类便是如此诞生的。

  1859年,英国神学学士达尔文发表了他的《物种起源》,对人和生命物种的变易、遗传及生存竞争,进行了开创性的论述,其“适者生存”的中心学说奠定了生物进化机制的基础。“神造万物”的经典受到毁灭性打击。

  从那以后,一代代科学家都将目光转向了“生命起源”这一领域。应当说他们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由此还诞生了生命科学史上最著名的两大派别,即蛋白派与核酸派。前者认为,组成生命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物质是蛋白,先有蛋白后有核酸。蛋白是生命之源。而后者的论断恰恰相反:先有核酸后有蛋白,核酸创造了生命。这两派之争,断断续续,绵延近百年。而他们争论的实质,东、西方哲人以一句极形象的比喻早就作了概括: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哲人的比喻颇有些无奈的意味;而科学家的疑虑则要明确得多。美国知名学者、生物化学家玛古丽斯曾忧心忡忡地说过: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中,从无生命分子到核酸、蛋白这些有生命大分子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环节呢?这其间的混沌状态究竟何年何月才能得到澄清呢?

  确实,非止玛古丽斯一人,有多少从事生命化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皓首穷经,终其一生,也未能走进那扇混沌之门,未能真正解开生命起源的奥秘。他们临终前的悲慨与无奈,曾让多少后来者陷入深深的迷惘中。

  因此,便有预言家预言:这项世界科学史上的顶级难题,还将继续困扰科学家们至少两个世纪!

  师恩难报

  当初,走在家乡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塍上时,那个叫做赵玉芬的女孩心情一点儿都不轻松。那时,她不可能想到,在本世纪最后一个十年里,她将成为世界科学界最令人注目的人物;地球生命科学史,将由她来写上最有份量的一笔。对于科学家们而言,这不帝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但那个时候,她心心念念,只是希望父亲的病能尽快好起来,母亲肩上的担子能轻一些。除了完成课业,她还希望自己能多些时间帮帮母亲,绣花,收麻,晒稻谷。

  在台湾,初中的物理和化学是连在一起的,统称理化课。赵玉芬的理化老师叫孔祥真,是孔圣一脉的七十二代传人。就是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引领赵玉芬跨进了化学的天地。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化学实验演示,使赵玉芬一下子心醉神迷了。“分子的世界是多么神奇呀!”13岁女孩这声发自内心的赞叹,犹如阿拉丁的神灯,从此照亮了她以后的人生道路。

  高中时,化学有了较为严密的体系。教无机化学的张昭鼎老师对赵玉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位曾留学德国的青年学子,以清新、活泼的教风,强化了赵玉芬对于化学的兴趣。高中毕业后,赵玉芬能考入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张昭鼎功不可没。

  1992年,两岸清华学人互访。其时任职于新竹清华的张昭鼎率队赴京,在清华园里,张昭鼎见到了30年前的学生、当时已是清华大名鼎鼎的教授和中科院最年轻院士的赵玉芬。师生相见,那一份铭心刻骨的激动,赵玉芬至今难忘。数年后,即1996年6月,应新竹清华大学校长沈石汕先生邀请,赵玉芬回到台湾的母校讲学。她见到了初中时的孔祥真老师;而4年前与她相晤过的张昭鼎老师已经不在了。音容宛在,而斯人已逝;在张老师的遗像前,赵玉芬热泪长流,难以自制——此是后话!

  在彰化女子中学读到高二的时候,发生过一件事,差点断送了赵玉芬的前程:那年,父亲病故,家里的生活更加拮据。亲友中有人提议,要将赵玉芬送到天主教堂,原因是读中学的修女可以免除学费和生活费。因为母亲的反对,赵玉芬才得以读完高中,并以第一志愿考入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她是彰化女中考入新竹清华第一人。

  留学美国

  公元1971年,赵玉芬大学毕业,旋即考取了留美全额奖学金。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入学测考时,总分第一,可以直接读博士,赵玉芬便选择诺米尔兹教授作导师。虽然她已经听人说起过,这位磷化学的鼻祖之一,是个极为严厉的老头。而老头子在看了赵玉芬的成绩册之后,立刻就决定收下这个女弟子。在诺米尔兹足可组成一个微型联合国的学生中,赵玉芬是唯一的中国人。后来有人问赵玉芬:“你怕那个老头子吗?”赵玉芬笑,很开心的样子:“干嘛怕!他夸我还来不及呢!”

  如外人所说,诺米尔兹老头的严厉的确让人生畏。赵玉芬刚到他的实验室不久,就亲眼看见一位美国的博士后被老头子一顿训斥,耷拉着脑袋离开了实验室。以后,赵玉芬就没有见过那位博士后“师兄”。一打听,才知导师已经把“师兄”给辞了。

  可令所有人惊讶不已的是,严厉的导师对他的女弟子却是青眼有加。与他训人时的汪洋恣肆相同,他夸奖赵玉芬

  时,从不吝惜溢美之辞。

  诺米尔兹让赵玉芬以一个文献为蓝本做溴化镁的实验。按照规矩,她只需完成文献上的结果就可以交差了。但她活跃的思维方式和女性可贵的敏锐与直觉,使她很快发现了文献上只字未提、世界上也从未报道过的五种新的化学结构,她立即用X光衍射方法将其精确的绝对结构定下来,写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在美国的《化学会志》上……类似的事情常有。她做的实验也总是超出导师的预期结果。

  诺米尔兹是五配位磷化学的创始人。徒从师道。赵玉芬的博士论文也是关于五配位磷的。她在论文里解释的是生命化学里ATP(即能量货币,因为生物体内部的转化都要依赖ATP)最重要的分子在变化过程中的过渡态。赵玉芬严谨的论述和大量的实验结果,在导师的文本里和已有的文献记载中,是找不到任何出处的,新鲜而独特。故论文发表后,立刻在磷化学界引起震动。美国出版的《五配位磷化学》一书,将其引在前言上,指出论文对磷化学的发展“贡献极大”。诺米尔兹后来在课堂上总是如此告诫他的博士和博士后们:“要跟踪,要监测;当某一个化学反应没有出现预测的结果时,不要轻易认为这是失败;要钻进去,搞清楚这究竟是什么。这个没有依照你旧的思维方式测出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创新——你们中间的赵,就是这么去做的。她走到你们所有人的前面。”老头儿说到最后时,眼里满是笑意,为自己当初的慧眼识人而陶醉不已。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赵玉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