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1 六经辨证

1 六经辨证-简介

定义:以阴阳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辨证方法。

汉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著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2 六经辨证内容

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主要用於外感病的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六经辨证也可用於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於他所撰著的《伤寒论》。该辨证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於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臟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它把疾病过程分為阴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1).凡抵抗力强盛、病势亢奋的,为三阳证;抗病力减弱,病势虚衰的,为三阴证。

2).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為主。

3).病在三阳,邪浅正盛,攻邪為主:太阳病宜解表发汗;阳明病宜清泄里热;少阳病宜和解表里。

病在三阴,邪盛正衰,扶正為主:太阴病宜温中袪寒;少阴病宜扶阳育阴;厥阴病热者宜清、寒者宜温。

4).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属於里。

学习六经辨证

5).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臟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臟病变為基础。

6).六经病的传变: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直中、合病(两经或三经病证同时出现,无先后次序之分。)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臟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臟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运用。但由於六经辨证的重点,在於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臟腑辨证尚有不同。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3 六经辨证 -太阳病证

太阳主表,为诸经的藩篱,外邪侵袭,大多由此而入。太阳病的主要脉证是脉浮,头项强痛痛和恶寒。不论何种病邪,病程长短,见如此脉证者,就可指为太阳病。

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的功能。

涉及经络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

「太阳之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於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1、太阳经证:分為三型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闔之权,肌表疏泄者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即伤风,与杂病中猝然倒地的中风不同。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緻密者為伤寒。具有太阳病主要脉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然汗而喘,脉浮紧。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鉴别诊断伤寒是寒邪束表,卫阳被郁;中风是风邪袭人,卫强营弱,两证病机不同。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絳。

2.太阳腑证:分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癥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癥状而无小便不利。

太阳病经证邪不解而内传膀胱,即为太阳病腑证。由于伤邪有传入气分和血分的不同,故分蓄水和蓄血二证。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三、治则方葯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為太阳表实证,腠理緻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轻透為主,可用银翘散。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朮)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於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乾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乾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乾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4 六经辨证 -阳明病证

阳明病是外感病阳亢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其性质属里热实证。

阳明是正邪斗争的极期,主要反映胃肠病变。多由太阳病治疗失误,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而燥结成实所致,或因燥热之邪直犯阳明而成。

涉及经络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阳明之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譫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概括: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於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於中,即產生潮热、譫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三、治则方葯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葯清热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於大肠则以寒下药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裡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於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5 六经辨证-少阳病证

是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经,处于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热证。

多由太阳病发展而来,亦有初起即為少阳病证者。此时邪气尚存而正气已伤,邪正多相持於表裡之间。如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正邪分争便寒热交替出现,所谓「寒热往来」。因而少阳病的特点是既非发热与恶寒并见、全身疼痛之表徵,亦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之里证,而多伴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少阳经气不利、胆气犯胃、气机不畅之症。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少阳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鞭满,乾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

概括: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少阳证是邪在肝胆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外邪侵犯肝胆,肝胆之气火上逆而亢,以致出现口苦、咽干、目眩。邪在胆而逆(影响)在胃,故有喜呕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气机不爽即发生胸胁苦满。邪正相争,正气虚弱不能抗邪外出则往来寒热。

三、治则方葯

1.少阳正治法少阳病无太阳之表证,邪不在表,故不可发汗(若汗则耗伤津液,反使病邪内传);无阳明之里实证,邪不在里,故不可用下法(若下则阴虚火动而易成惊);胸中无邪实,邪不在胸膈,故不能吐(若吐则伤阳成悸)。所以少阳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吐)。少阳病的治疗原则,应以和解表裡為主(即不发汗的解热法),然而,少阳病多是有兼表兼里,可在和解的基础上,兼用太阳汗法,或兼用阳明下法,随证施治。

因為少阳病是邪居半表半里,有和解表裡作用的小柴胡汤為少阳病的正治方。

2:少阳兼证治法

(1)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心下痞结,微呕,是少阳兼太阳病,可用柴胡桂枝汤。

(2)少阳证而復见腹满痛,鬱郁微烦,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干黄等,是少阳兼阳明裡实证,用大柴胡汤。

(3)少阳病腹中拘急而痛,脉象浮1嗇沉弦,是少阳病兼里气不足,先用小建中汤补虚,服药后里虚得復,而少阳病证不减,再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4)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等,是邪热陷於少阳,水饮不化,当宜柴胡桂枝干薑汤和解宣饮。

(5)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譫语,身痛不可转侧,是邪入少阳正虚神浮,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蠣汤。

(6)热气(胃热)上逆呕吐、寒邪犯胃而腹痛,是上热下寒,用黄连汤清上温中。

三阳证均有头发热,主要鉴别是: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三阳 证 比 较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临床上,太阳病表现有伤寒、中风、温病的区别。

6 六经辨证-太阴病证

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太阴病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致,或因脾阳素虚,寒邪直中太阴,以致寒湿内阻,脾之运化功能失职,气机升降紊乱造成。其表现為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等。上述太阴病证与阳明病证同為里证,只是阳明病多表现為实证、热证,太阴病多表现為虚证、寒证。但在发病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如阳明病而中气虚,即可转為太阴病;太阴病而阳气渐復,亦可转為阳明病。由於太阴病证為虚寒里证的开始阶段,病势较少阴、厥阴病轻浅,治宜温中散寒,方如理中汤。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阴之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就叫太阴病。是脾虚湿盛,病在脾经病变。

二、病理机制

寒湿内阻,损及脾阳,或寒邪直犯脾经,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寒湿邪阻运化,故时腹自痛。寒湿犯胃故呕吐。胃气獃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故见自利。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三、治则方葯

1.太阴病正治法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為主,以温中散寒為重点。如表证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為急的,先治其里。《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自当温里為主,特补出理中汤為太阴病主方。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是里虚挟表,当先用理中汤温里,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2)表证未解,而又有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用桂枝加大黄汤。

7 六经辨证 -少阴病证

主要是病在心肾。可因太阳病治疗不当,损伤心肾阳气,太阴病呕吐下利进一步严重,累及肾阳,或肾阳素虚,寒邪直中少阴,从而使全身内外失去心肾阳气的温煦等原因造成。可见全身性虚寒表现,如畏寒蜷卧,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手足厥冷,脉微细,或见下利清水样粪便,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此外,少阴病亦可因心肾阴液受损,虚热内生,邪从热化,以致肾阴亏於下,心火亢逆於上而成,出现心烦不眠,口燥咽干,尿黄,舌尖红或红絳少苔,脉细数等症。因此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少阴之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少阴病寒化证

此为较多见之证候,主要是因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呈现出全身性虚寒证象。

诊断依据

无热恶寒,脉细微,但欲寐,或厥冷,下利而渴;或身橍动,振振欲擗地,心下悸等。重者可见下利,厥逆,面部潮红,噪扰不安等。

少阴病热化证

主要为阴虚阳亢所致证候,与寒化证阴盛隔阳迥然不同。

诊断依据

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细数。下利,小便不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的为水热互结;下利,胸满,心烦为阴虚火浮证。

二、病理机制

阴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癥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癥状。

三、治则方葯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為主法。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1.寒化证本证是少阴病过程中较多见的,其癥状是: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治疗当以回阳救逆為急务,宜四逆汤。

2.热化证 以阴虚阳亢和阴虚火热相搏二种為主:

①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属阴虚阳亢,宜清热育阴的黄连阿胶汤。

②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用猪芩汤滋阴清热,分利水气。

3.少阴兼太阳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足冷、脉反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葯如方名)。

4.少阴兼阳明裡实证口燥咽干,腹胀鞭满而痛,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8 六经辨证-厥阴病证

厥阴病属于寒热错杂证,见于伤寒的较后阶段。由于厥阴是三阴之尽,又是阴尽阳生之脏,故病情演变多趋极端,不是极寒就是极热。因此厥阴证候特点,为阴阳偏盛偏衰,寒热错杂混同出现。

厥阴為疾病终期转化阶段。如阴寒由盛极而转衰,阳气由虚衰而恢復,则病情好转。若阴寒盛极,阳气不能与之接续而先绝,则病势危重。如阴寒虽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现阴阳对峙,相互交争,出现口渴,自觉一股气从下腹上冲心胸,胃脘部疼痛、灼热,飢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虫,四肢厥冷或厥热交替(阴气胜则厥冷,阳气復则发热),厥多热少,神志昏乱等寒热错杂的癥状。治当调理寒热,方如乌梅丸。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厥阴之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飢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為藏厥。」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发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為进也。」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為上热证;飢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為下寒证。膈上有热,肠中有寒的证候。

诊断依据

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欲饮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2)厥热胜復证: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噦证:热利下重為湿热下利;下利譫语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為虚寒下利。乾呕、吐涎沫、头痛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為发热呕吐;噦而腹满為里实噦逆。

二、病理机制

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為热,心火不能下达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復。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三、治则方葯

厥阴病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其治法:上热下寒者,治宜寒热并用,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厥多热少治宜温阳。厥少热多自愈。

1.厥阴病证治法

(1)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飢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寒热错杂证,治疗也当寒温并施,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又善治蛔厥证与厥阴久利。

(2)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本证也是上热下寒,证情比较复杂,故也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用乾薑黄芩黄连人蔘汤(葯如方名)治之。

(3)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4)利下粘腻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是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有很高的疗效。

(5)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最為适用。

(6)乾呕、吐涎沫、头痛,為寒饮呕吐,用吴茱萸汤。

2.厥阴病变证治法

(1)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2)下利譫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3.厥逆证治法

(1)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2)口乾、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3)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為蛔厥主方。

三阴 证 比 较

学习六经辨证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9 六经辨证 -合病、并病

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為合病,例如太阳病伤寒证或中风证与阳明病同时出现,為「太阳阳明合病」。

《景岳全书·伤寒典》:“如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者,此太阳之证,而更兼不眠,即太阳阳明合病也。”

《伤寒溯源集·合病证治第十五》:“太阳阳明合病者,谓太阳阳明两经皆有见证也,以两经见证之中,有喘而胸满之证,是太阳之表邪偏重于阳明也。”

《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盖太阳,膀胱也,膀胱主水;阳明,胃也,胃主饮。风邪属阳,阳主气,阳邪协气,泛滥水饮而上涌,得逆则与俱出。此呕之所以為呕,太阳阳明相合而為一家之证也。”

又:合病指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癥。见《伤寒论》。《景岳全书·伤寒典》:“合病者,乃两经三经同病也。如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者,此太阳之证,而更兼不眠,即太阳阳明合病也,若兼呕恶,即太阳少阳合病也,若发热不眠呕恶者,即阳明少阳合病也,若三者俱全,便是三阳合病。”

《伤寒溯源集·合病并病总论》:“合病者,两经三经一时并受,见证齐发,不似传经之以此传彼也。”“以其并感齐发,无先后之不齐,故谓之合。”合病多见于三阳经,阴经与阳经亦可见合病。

《医宗金鉴·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论中所著合病并病,虽单举阳经,未及阴经,然阳经既有合病并病,则阴经亦必有之可知矣。如太阳病脉反沉,少阴病反发热,是少阴太阳合病也。”

《伤寒论翼·合并啟微第三》:“夫阴阳互根,气虽分而神自合。三阳之里,便是三阴,三阴之表,即是三阳。如太阳病而脉反沉,便合少阴;少阴病而反发热,便合太阳;阳明脉迟,即合太阴;太阴脉缓,即合阳明;少阳细小,是合厥阴;厥阴微浮,是合少阳。虽无合并之名,而有合并之实。”

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為并病。例如太阳病发汗不彻,因而转属阳明,為太阳阳明并病。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经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為直中。尚有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传变方式、為正气渐復,病有向愈的徵象。

临床上病情变化很复杂。上述六种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两种或三种合併出现。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等太阳病证既可与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癥状同时出现,亦可在太阳病邪未尽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呕吐、胸胁苦闷等少阳病证。对於太阳与阳明合病可用葛根汤发汗解表、生津止利,而太阳与少阳并病时可用柴胡桂枝汤双解太阳与少阳。

来自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