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主治有规律
- 健康知识
- 2024-05-10
- 91
腧穴是中医学的术语,“腧”通“输”、“俞”,“穴”有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称“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则称“孔穴”;《太平圣惠方》又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腧穴是古代先民在长期日常生产、生活、狩猎中发现当身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或某一部位砭刺、叩击、按摩、针刺、火灸后可减轻或消除病痛。从这种“以痛为输”所认识的无定位又无定名的腧穴最初雏形阶段,到对这些点的部位及其治疗作用了解的逐步深入、经验积累,并给以腧穴定位位置的描述和命名、归经、主治、配伍、操作要领、排列顺序进行了整理等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腧穴是体表与深部组织器官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其可从内向外反应病痛,也能从外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不仅能治疗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还能通过本经循行、同名经和阴阳表里经的络属关系治疗经脉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某些腧穴还有特殊的可专治某种病证作用。
“经络所通,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是所有腧穴具有的共同特点,也就说所有的腧穴均有治疗该穴所在处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的作用(近治作用)。如太阳穴可以用于治疗近视眼、红眼病、偏头痛;颊车穴可以治疗下牙疼;下关穴治疗上牙痛;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其内部正好是胃脘部为治疗胃病的常用主穴;左侧腹结穴内部正好是乙状结肠针刺后可以治疗习惯性便秘等。除361个十四经穴外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具有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的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是最能够反映腧穴近治作用特点的。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有些腧穴(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证,还能通过本经循行、同名经和阴阳表里经的络属关系治疗经脉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的作用(远治作用)。如至阴穴可以用于矫正胎位不正,还可以治疗太阳经头痛;足三里穴即可以治疗穴位所在部腓肠外侧皮神经等损伤性疾病,又可通过经脉循行络属关系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百会穴艾灸后既可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目眩失眠、高血压、低血压,又可以用于痔疮、脱肛、泄泻、子宫下垂等中气下陷病症。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刺激同一腧穴会表现出两种相反(双向良性调节)的治疗作用也是好多腧穴的共性。如内关穴在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突然增至每分钟120次以上,自觉心悸、眩晕、头昏眼花时针刺两侧内关穴取中等刺激平补平泻手法,使针感在经络末端应答能使心率得平。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每分钟心率在40至60次以内,自觉头晕、胸闷、心悸、气短,针刺内关穴可使心率增快。当结肠慢转运性便秘或脾虚泄泻均可以针刺天枢穴可使患者大便向正常良性调节。百会穴艾灸后既可治疗高血压又能治疗低血压。合谷穴在解表时可以发汗,在固表时又能止汗等。
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又有明确位置和主治作用,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被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的。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有很强的针对性、比较单纯,多数只对某一病证或症状有特殊疗效。现在得到公认的奇穴四神聪、当阳、印堂、鱼腰、太阳、耳尖、球后、上迎香、内迎香、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翳明、颈百劳、子宫、定喘、华佗夹脊、胃脘下俞、痞根、腰宜、下极俞、腰眼、十七椎、腰奇、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点、外劳宫、八邪、四缝、十宣、髋骨、鹤顶、百虫窝、内膝眼、膝眼、胆囊、阑尾、内踝尖、外踝尖、八风、独阴、气喘等48个。这些奇穴中有部分并不指某一个部位,而是由多个穴位(部位)组合而成,如十宣、八风、八邪、华佗夹脊等。如腰眼治风湿性腰痛、腰扭伤等效果好。四缝用三棱针消毒后急刺挤出黄色液体治小儿疳疾。四神聪治头顶痛及眩晕症、癫痫等均获效。 |
五输穴简称“五输”,是十二经脉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五个腧穴。古代医家用自然界的水流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分别冠于这“五个腧穴”以井、荥、输、经、合。《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简要明确的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灵枢?本输》指出:“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内府。”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阳陵泉治蛔厥;委阳、委中治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癃闭、遗尿等。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原穴既可补虚又可泻实,调整脏腑经络功能有很好的疗效,可单用亦可与相表里的络穴配用(原络配穴法、主客原络配穴)。在具体应用时,原穴还可与其他腧穴相配伍。
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由于十二经脉的络脉分别走向与之相表里的经脉,故络穴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症。少数络脉还深入到内脏,如足太阴络“入络肠胃”,手少阴络“入于心中”。这种联系不仅表明该络脉与内脏在生理功能上的联系,而且还直接表明了该络穴的主治所及。络穴可以主治本络病候。十五络脉各有所主病症,凡络脉脉气发生异常的症候表现,一般均可选本络络穴治疗。
郄穴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是经脉气血曲折深聚处的腧穴,可以说是气血曲折会聚的空隙。郄通“隙”,意指空隙;又有弯曲的含义。十二经脉各有一郄穴,阴、阳蹻脉及阴、阳维脉在下肢部也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因郄穴为气血深藏之处,一般情况下邪不可干,如果郄穴出现异常就说明病邪已深,表现必然会急、重,故郄穴可用于本经循行和所属脏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愈的疾病。阴经郄穴有止血作用,如孔最止咯血,中都止崩漏,阴郄止吐血、衄血等。阳经郄穴偏于止痛,如急性腰扭伤取养老,急性胃脘痛取梁丘等。郄穴可以单用,亦可与会穴合用,叫“郄会取穴法”,如梁丘配中脘治疗急性胃病;孔最配膻中治气逆吐血等。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灵枢?背俞》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难经?六十七难》云:“阴病行阳,俞在阳。”指出五脏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现反应,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素问?长刺节论》曰:“迫脏刺背,背俞也。”说明背俞穴对于五脏病针刺具有直接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病治阳。”也说明五脏有病可以取相应的背俞穴进行治疗。背俞穴不但可治与脏腑有关的疾病,还可治疗与本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病。如肝俞既能治肝病,又治目疾(肝开窍于目)、筋脉挛急(肝主筋,肝藏血);肾俞治肾病,又可治与肾有关的耳聋、耳鸣(肾开窍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阳痿(肾藏精、主生殖)及骨髓病(肾主骨生髓)。募穴可治本脏腑病及阳经经络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病治阴。”即指六腑病及阳经经络病可取募穴治疗。如胃脘痛取中脘,腹痛、腹泻取天枢,膀胱经之坐骨神经痛取中极等。由于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阴病行阳,阳病行阴。因此在治疗时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即属于阴性的病症(脏病、寒证、虚证)可以取治位于阳分(背部)的背俞穴,属于阳性的病症(腑病、热病、实证)可以取治位于阴分(胸腹部)的募穴。
交会穴是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腧穴,是经脉之间互通脉气的处所。一般阴经多与阴经相交,阳经多与阳经相交,交会穴的分布以头身部为主,四肢部较少,反映了经络根于四肢、结于头身的规律特点。奇经八脉中,除督、任有本经穴外,其余六脉皆通过交会穴交会于十四经。全身交会穴很多,交会穴不仅能反应和主治本经的病症,而且还能反应和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不但治本经病还能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如中极、关元是任脉穴位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因此这二穴既可治任脉病,又可治足三阴经疾病。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因此它既可治督脉病又治诸阳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三阴交是脾经穴,又与肝、肾二经交会,因此三阴交既可治脾经病又治肝肾经疾病。
八会穴是脏、腑、筋、脉、气、血、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各治疗与八者相关的疾病,尤其是八者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如脏会章门主治五脏疾患,尤以肝脾多用。腑会中脘主治六腑病,尤以胃及大肠效优。筋会阳陵泉主治筋病、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挛瘫痪、痿痹多用。髓会悬钟主治下肢瘫痪、痿软无力、贫血、疼痛等。骨会大杼主治骨病,以周身骨节疼痛,尤其是颈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血会膈俞主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瘀血等血病。气会膻中主治气机不利的各种疾患,如胸闷、气短、噎膈、哮喘、郁证、呕逆、嗳气等。脉会太渊主治如脉管炎、无脉症、动脉硬化等。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正经脉气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特定经穴,又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其临床应用很广,均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此八穴相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因公孙为脾经穴故公孙既能治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又为手厥阴心包经穴,故内关既可治心包经病,又可治阴维为病。余穴类推。八脉交会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配穴法,且针时常交叉针穴。公孙、内关治胃心胸疾病及疟疾。后溪、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及恶寒发热症。外关、足临泣、治外眼角、耳、颊、肩及寒热往来病症。列缺、照海治咽喉、胸膈、肺及阴虚内热等病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