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针刺手法与补法九诀

(十四)针刺的手法

《赵氏祖传针灸按摩传真》37页,《针道释义》第五讲。

一、针前切法。在切法里,左手是压手,右手是刺手,左手很重要,用来按摩穴位,导引气机,准确取穴的,右手是刺手,持针的。“取穴既正,指针已行”,指针就是按摩,我们针刺之前也是先辨证,无非是辨经络,找到病在哪条经,就在这条经的上下按摩一下,舒通气机。第一、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第二、有助于减少滞针的机会。“必须切而散之,爪而下之,则气穴之近穴旁者始能宣散”。用左手的大指切住穴位,爪就是用指甲向下用力,有抓的意思。切是用指甲摁住,切住不动。爪是按住之后来回动,按摩。“爪而下之”,经过按摩穴位之后,穴位下面的气疏散开来,可以避免伤及营卫之气。“切而散之,爪而下之”,这句话取自《素问·离合真邪论》:“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用左手大指掐住穴位之后,右手将针顺着左手大指扎下去。现在用套管针的话,按压套管就相当于压手,右手食指拍一下就进针了,因为露于套管之外针身部分很短,正好是刚能破皮,皮下是神经分布最多的地方,破皮之后进入肌肉就不疼了,所以用套管针针刺基本不疼。这句主要强调左手的作用,所谓切、推、按、爪、弹这些手法,都是为了让穴位下的营卫之气散开,气散之后下针,不伤气。所以“切之不到,则进针多滞”,如果不认真做这些针刺之前的工作,没有切、按、爪、弹,针进去以后就会被邪气滞针,感觉针捻不动了,严重滞针还会将针弄弯曲,起针时会带出肌纤维,之后会讲如何救治滞针。“爪之不得,则针下多痛”,如果没有在穴位上作这些上下循按的前期工作,扎的就会比较痛。“指针以行其远气,爪切以宣其近气”,指针就是扪而循之,扎某个穴位的时候,在这个穴位所属经络的上面按按,下面按按,疏通经络的气机,然后用大指切住穴位,用套管针的就用套管按住穴位,宣散穴位旁边的气机,扎进去不疼,效果还好。

针前切法还有一个作用,“揣穴”。疾病会造成穴位的移位,即使辩证准确,如果取穴不准,针刺效果就不好。为了准确找到穴位,在下针之前,用手指在穴位处揣、按、循、摸,找到酸、麻、胀、痛的点,这个过程就叫揣穴。随门派不同,也有的叫定穴或摸穴。在揣穴的过程中,掌握肌肉的厚薄,孔隙的大小,分拨穴位附近的肌腱、神经、血管,确定进针的部位、方向、深浅。《难经·七十八难》对此有精彩论述:“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之处”。别说针灸小白,就是一些老的针灸医生,很多人也不重视揣穴,没有受益的人永远想不到揣穴的作用有多大。大家都知道太溪穴可以治疗肾结石、尿道结石引起的疼痛,但就是有效有不效,其中的关键就在揣穴,每个患者因结石的位置不同,太溪穴的位置也不同。同样一个患者,上次的位置与这次的位置也不同,要在太溪穴的上下左右仔细揣摩,才能找准,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进针姿势”,按摩完穴位之后,用右手持针柄,顺着左手大指的指甲扎进去,左手食指重按穴位旁边,左手大指抵住右手心,形成一个闭环,如果学过道家修炼的人就知道,这是一个保护自己的握固手印。然后以右手大指食指搓转针柄,一左一右,慢慢的把针送下去。聚精会神,注意力集中在两手,有了气功的意思在里面。在关注下针的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气色有没有改变,还要倾听患者的呼吸,如果患者眉头拧起来了,那就是手重了,或者正好碰到了神经血管,疼的受不了,就往外提一下,重新进针。或者再施行按摩手法,疏散一下气机,就不疼了。倾听患者的呼吸也很重要,呼则气出,吸则气入,尤其是使用呼吸补泻法的时候,必须随患者的呼吸进针出针。

三、进针法:《针灸大成》中比较重视咳嗽进针法,《一针疗法》的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的高树中教授,特别喜欢用咳嗽进针法。在患者咳嗽的同时进针,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所谓“天部”,就是皮下,古人将穴位分为三部,上三分之一为天部,中三分之一为人部,下三分之一为地部。尤其是使用补泻手法,更是需要掌握这些。现在有了套管针,好用又好学,针很细,一是容易进针,二是基本不疼,三是不伤及穴位旁边的好肉。所以,这些进针法知道就行,会用就行,不必象我们当学生时那样,拿出大量时间练习,还要在自己身上练针。

头上的穴位大多都在小的凹陷中,身体上的穴位一般是在筋与筋之间,骨与骨之间,筋与肉之间,筋与骨之间。所以,下针必须“在筋者无伤筋,在骨者无伤骨”,我们不能照着筋上或骨头上扎,左手的作用就是来回拔动经筋,方便进针,比如扎内关穴时侯,左手按住来回拔动一下,掐个指印,顺着指印扎下去,就不会扎到筋。如果扎到筋的话,就属于在筋伤筋了。比如扎太渊穴,必须用大指指甲掐住桡动脉,然后顺着大指指甲下针才能安全,不然扎到桡动脉,肯定疼得受不了。骨病也是如此,不能针扎进去后在骨头上死命的捅,古人不让伤骨,他说不清为什么,学过西医的解剖学之后就会明白,如果伤了骨膜你怎么让它恢复?现在有些新针法,专门扎神经干,专门扎骨膜,然后产生骨膜传导,这是饮鸩止渴,不可学。我们不是游医,只追求当下的效果,挣了钱就跑。我们是给患者治病的,追求的是远期疗效。

四、“循法”:现在有一些教针灸的不讲得气,只讲无痛,学针灸不讲得气如同当兵不用操练,针灸与气功有相同之处,讲究得气、气感、气至,《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气至“若风之吹云”,无影无形,尤其是一些疼痛证的患者,下针之后,不知不觉中就不疼了。那么,得气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元代窦汉卿《标幽赋》曰:“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如鱼吞钩饵之浮沉”,钓过鱼的人有这个感觉,我们针扎下去轻轻往上提或往下按的的时侯,会感觉到稍稍的有一点点抵抗的力量,这就叫得气。如果患者身体特别虚弱,会出现不管怎么样行针都没有气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一直往里走,都是空的。就像小时侯玩雪人,拿小棍往雪人身上插,没有阻力,左捻右捻,怎么捻都没有感觉。针灸医生与患者的交流主要在手下的感觉而不是语言交流。初学针灸时,手下不一定能感觉出来,但只要坚持体会,以后慢慢就有感觉了,建议大家先做平补平泄来体验针感,凝心定志,手下有了感觉之后,很可能一个提插,一个捻转,就完成了补泻。

得气之后就开始补泻,最常用的补泻手法有一个“迎随循按”法,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为补,逆着经脉循行的方向为泄。我们讲一个马上就能记住经脉循行方向的方法,把双手举起来之后可以发现,手六经和足六经的循行规律都是阳经从上往下,从天到地,阴经从下往上,从地到天。《赵氏祖传针灸按摩传真》中讲了一个例子,治疗一个肩背疼痛的患者,医生认为是风邪侵袭阳明,是实证,要泻曲池,进针以后,针下气松,初不得气,从颈肩开始一直往下循按,感觉针下气紧,得气了。过一会针下又松了,然后再循按,又气紧,来回做了五六次,针下感觉气不紧了,这就是真的松了,就把风邪排出来了,于是病大减。这讲的就是一个“迎随循按”的泻法,手阳明大肠经是阳经,从手走头,从肩膀往下按压就是泻。遇到这种风邪为患的疾病,用拔罐的方法也很好,比用补泄手法更快更省力。

循法的补泄原则:顺着经络循按为补,迎着经络循按为泻,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例,从手指开始顺着经络向肩部循按,就是补法,从肩部向手指方向循按就是泻法。

(十五)针刺的补泻手法

一、《赵氏祖传针灸按摩传真》“补法九诀”。

不是所有的穴位都要补泻,一般只是在子穴、母穴、原穴、络穴和本穴上作补泻手法,其他的穴位大多是平补平泻。但也有例外,比如环跳穴,做完呼吸补泻后,效果立竿见影。

(1)补前按摩。讲针前切法时说:“取穴既正,指针已行,必须切而散之,爪而下之,则气穴之近穴旁者始能宣散”。这就是补前按摩,补前按摩的作用是通经络,至于具体手法,其实无所谓,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手法。“开启活动其气”,因为经络不通,所以要用按摩的手法把气血活动开。“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扪而循之”是循法,也是补前按摩法。“切而散之,推而按之”是进针手法。“弹而怒之”,在委中穴放血的时候,手上沾上水或酒之后去拍委中,使本来不明显的血管怒张就是“弹而怒之”,然后再放血,出血多,效果好。“通而取之”,经过以上一系列的操作,经络畅通以后就可以取穴下针了。“按摩勿释”取自《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意思是按摩不能放松,勿释就是不放开,一直按摩,“着针勿斥”就是针在里面不要动,“移气于不足”就是把患者的气和医者的气转移到这个穴位上,“神气乃得复”,神气得复,病就好了。按摩的时候,医者尽量不要和患者嘻嘻哈哈,要专心凝神,用自己的气去导引患者的气,这样的治病效果会更好。

(2)随气搓转,行九阳数。简单说就是补九泄六,补的时侯,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捻九次,若不得气,再捻九次,不得气,再捻九次,一直捻到九九八十一次,阳数尽,如果还不得气,就再继续行针,继续捻,古人就是这么执着。“随而济之,恶得无实”源自《灵枢·九针十二原》:“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因为分开讲补法、泻法,把完整的句子分开了,不好理解。我们合在一起讲,“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邪气顺着经脉下来,为了阻止邪气往下走,迎头而上就是夺,为什么要迎上去呢?如同“见肝之病当先实脾”,都是为了不让病往下传。“恶得无虚”,泻的时候要有个度,要适可而止,不能泻得太过,把人泻虚了。“随而济之,恶得无实”,随和追是一个意思,就是顺着走,是补的方法,但补也要有个度,不能补得太过。“迎之随之,以意合之,针道毕矣”,“迎之随之”说的就是迎随补泄,“以意合之”是强调把意念与气合为一体,以意引气,是导引之术,比用手搓搓捻捻的效果好的多。《灵枢·小针解》将迎随补泻法概括为“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3)慢提紧按。“人之皮肤肌肉约分三部,初入三分为天部,再入三分为人部,又入三分为地部”。这个“三分”,我们要理解为三分之一。如果穴位的深度为一寸,天地人每一部都是三分,如果穴位的深度为三寸,天地人每一部都是一寸。分了三部后,卫气在天部,营气在地部。慢提就是把针慢慢的提起来,避免地部的营气随着针往上走。紧按就是快点按下去,是为了把天部的卫气带下去填到地部,就是从卫取气补营分。这是最补的针法,但必须要在捻转得气之后才能这样操作,如果没有得气,就开始做手法,起不到补的作用。其次,这是个组合手法,还有单一手法,提插补泻法,相当于慢提紧按的精简版,往上提豆许就是补法,往下插豆许就是泻法,所以很多人做了补泻你也看不出来。

(4)退圆进方。这个主要是为了防止损津失气,如果针孔开得比较大,进针出针不是直进直出,气就泄了,所以提针要直,直则针孔无隙,下气不至上泄,故曰“退圆”。进针要方,方则气填四周,上部益入下部,故曰“进方”。这是个古法,大家知道就行了,很少有人这样用。

(5)入多出少。“入多出少”的特点是“三进一退”,出针就是往上提针的时候提一次,入针就是往下进针的时候按三次,可以和“慢提紧按”一起做,“慢提紧按”是慢慢地提起来,很快地就按下去,从天部按到地部。“入多出少”也可以这慢慢地提起来,但紧按的时侯分三下往下按,天部按一下,人部按一下,地部按一下,相当于把天部的气狠狠地补到地部。

(6)青龙摆尾。青龙摆尾和白虎摇头、赤凤迎源、苍龟探穴是通经行气的四个非常著名的手法。尤其是在治关节病的时候,这几个手法非常重要。青龙摆尾就是在破皮进针之后,马上卧倒针头,如龙前行,一左一右,摆动其尾,主要用于治疗顽麻冷痹。有些人说我怎么学都学不会这个手法怎么办?可以艾灸啊,也可以放血啊。但是如果人家不愿意艾灸,放血又怕疼,或者没时间在那慢慢弄,那必须给人家用这个手法。那么左右摆尾摆多少次呢?摆九次。就像摇船那样,来回摆就行,九次不行,再来九次。

(7)苍龟探穴。这个必须意会,不能光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我们想象一下乌龟往洞里钻的时候怎么钻?乌龟头小身体大,头必须左右摆动,才能把洞扩大到足以让身体进去。所以乌龟钻洞的时候,头会左一下、右一下、中间一下,左一下、右一下、中间一下,这样往前钻,才能前行。用针也是这样,破皮进针之后,把针放倒,相当于在皮下平刺,左一下右一下中间一下,也是一退三进,退针一次进针三次,左一次,右一次,中间一次,这叫苍龟探穴。

(8)呼尽内针,侯吸引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这是呼吸补泻法,我经常用这个方法,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胆经不通,腿的外侧酸麻憋胀,疼痛不舒,扎环跳穴,用呼吸补泻法,一般作九次,扎完马上见效。环跳穴一穴管二经,膀胱经和胆经,只要是压迫到腿,出现疼痛麻木,都可以用环跳,而且是一次见效,扎完马上减轻。做的时候可以配合慢提紧按,补九泻六。让患者作深呼吸,在患者呼气呼尽的时候,快速进针,就是紧按,患者吸气的时候,把针慢慢提上来,就是慢提。连续作九次,就是补九的九阳数。我们不要死守一种补泻方法,多种方法配合,打组合拳效果更好。“进针后,静待气至,留针久而经气实,则病自复,故而愈矣”。意思是说进针后多留针,久留针,等待气至,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其它穴位上,不能用在环跳穴上,环跳穴做完补泻就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侯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这又涉及到开阖补泻法,在患者吸气的时候把针慢慢拔出来,如果很快拔针会使地部的气跟着针出来,变成泻法。缓慢拔针使地部的气安守其处,不会上浮到天部。进针出针,相当于开门关门,关好门才能神气不动,气机安稳,所以叫补法。

(9)退针用直,急闭穴门。退针的时候紧持针柄,徐徐搓转而出,勿使针头左右摇摆,不使真气从针孔泄出,则神气留矣。意思是退针的时候,一定要让针垂直向外,慢慢地拔出来,不能让人部、地部的气跟随拔针而出,快了就成了泻法。拔针时也不能让针左右摇摆,左右摇摆就成了白虎摇头,也是泻法。“急闭穴门”就是把针孔很快按住,避免气从针孔泄出。反之,如果是泻法,我们会故意把针孔摇大,快速拔针,不按针孔,出点血也无所谓,泻气的效果会更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