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偏方 > 正文

古中医高手:学中医不可不读他们的书!

清末民初医家张锡纯

张锡纯 活跃于清末民初,正值大司天七十七甲子---上元阳明燥金少阴君火.《参西录》第四期数卷为药物学讲义.首论生石膏.兼述白虎汤,人参白虎汤在临床中每派上用场.验案凿凿.此诚与当时气候大环境相吻合.

又,发明赭石之功用,畅述其镇逆顺降凉血之妙用,仍以大量验案证之. 发明升陷汤以治大气下陷并论与李氏补中益气汤之区别。作《驳方书贵阳抑阴论》应是与丹溪名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仿佛。

以余意观之,张师所用药,最常用者大致可分二大类型:一是清降肺胃(应主要是降肺气)药如生石膏,麦冬,知母,花粉,黄芩,沙参,赭石粉,栝蒌等方如白虎汤,白虎人参汤等。一是升肝脾(应主要是肝)如黄芪,柴胡,萸肉,续断,桂枝类补肝体肝用之不足;龙胆草,连翘,茵陈,白芍,石决明,赭石等治肝气之有余。其余如生熟二地玄参当归天冬之属是与丹溪同辙。蒲黄,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三七,丹参与王清任法同源。

于是可得:燥火主令之时,滋阴远远多于扶阳。燥火气盛(最宜白虎西方金神),水木易虚,滋阴同时,木气不及,法当升补木气。唯木中寄火,又木火同气,木宜清凉者亦复不少。

至于张师与人论天体运动处,此诚为时代所囿,视若不见可矣。

清初医家傅青主陈士铎

傅陈医法,原是一脉。傅长陈二十。皆可谓(以傅师为主)活跃于第七十三甲子上元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624---1684年)风火主令之时重用白芍当归熟地生地(兼伍柴胡),诚有源头,余如六味四君,及气血论(异于前人补血汤芪倍于归之论,并理血多加有桑叶),再如重用常用麦冬。总不肝之治,滋肝阴以配其阳,清其火抑其用;或以助金平木法,要之,滋养肝肾,扶脾清肺是其大旨。外经中所论,尤重真水,以人身中水少而火多,水需灌溉各脏腑,似与丹溪同法,与钱仲阳(论中有天师仲圣孙真人,并有钱真人,并多处引以六味地黄丸)同旨。

从著中,并考古,可知傅所处大司天略晚于李东恒,而稍早于朱丹溪(此早晚二字,当从大司天周期性来看)。故论中多有与二人医法同旨之处。

可知陈氏所述,应是当时数位大贤集体智慧的结晶,又其所处司天大环境与今极为类似,故其书为今日临床不可不读之本。

清朝医家黄元御

黄元御,字坤载,清朝乾隆年间名医。虽未得高年,然著作甚丰。足见自视甚高。《四圣心源》为代表作,其中天魂地魄等方名亦足以征之。持论以扶阳配阴为宗,大非滋阴熄火之陋习。深得仲圣理中四逆辈之精义。因黄师(1705~1758年),正值大司天第七十五甲子中元太阴湿土太阳寒水中的太阴湿土之令(1744---1774年为太阴湿土主令)。黄师在《中气解》言"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唯黄师的暖水燥土不同于李氏的补中益气。故在《医方解》中批刘河间朱丹溪陶节庵等之时,仍批李氏"以升麻柴胡升胆胃之阳,谬矣。"

张锡纯先生在《参西录》中言,黄氏(元御)陈氏(修园)用药恒偏于温,即是此意(寒湿令中宜于此法)。天时大气候不同之故。用古方以治今病,能不加减化裁否?

究之,黄师心法似较郑老爷子的更全面更系统。也是彭子益先生著作的雏形。然,医之道,何其大,黄师各书当与温病学各家心法互参。《四圣心源》尤当与《外经微言》相参阅。

明末医家李中梓

李中梓(1588~1655年),后世医家有不少推重李氏医旨的。因李氏与金元明时代的其他医家相较,最讲中庸之道。作《水火阴阳论》:阴阳并重,而更认为养阳在滋阴之上,补气在补血之先。

李氏重脾肾,法多尚温补,略似张景岳(1563~1640年),因1564---1624年为中元甲子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624---1684年为下元甲子厥阴风木少阳相火。二人皆经历过太阴湿土厥阴风木之主气。英雄略同也。

唯医案多有十数剂,数十剂病乃愈之病例。"远不若经方快捷",为后人所讥,此实为后人误解李师(伤寒论治外感,多易速效,李师治多内伤,或外感染杂成内伤,原难速愈)。又作四大家论,误将仲圣与后贤并列,确有失公允。另为庸工设法(以温补君子品试药),为后贤所批,尤以程国彭为典型。---程氏以丰富的临床心得批其用温补药之过。仍是不离大司天运气之范围。程氏一生主要生活在1684---1744年的上元少阴君火阳明燥金之令。几近与李师相反。医法不同,诚为各有所本。

清医家程国彭

程国彭程师生卒之年不可确考,但可确定程师一生主要生活在1684---1744年上元少阴君火阳明燥金之令。程师虽无医案传世,但不难看出一生临症甚多。《医学心悟》首卷所言,皆贴切于实用,字字句句都从阅历中来。《火字解》可知程师一生用药大旨矣。实程师所重者,仲圣之下,丹溪,东恒,河间数人。而宗丹溪河间又最多。尤可知大司天之于医家心法。《医门八法》归纳治要,不惜笔墨反复辨解。数十年心血之凝结,学者不可忽之。

唯程师所言"吕祖师人参果"之事,本人多方考究,不得其意。敬请阅此文高贤,赐教解惑 。

清医家程杏轩

医家程杏轩考程师医案,可知程师活跃于1804---1864年下元少阳相火厥阴风木之令。滋水柔木,潜阳清肝等法最为常见,尤以续编中最为显然,如辨证语"內風乘虛上升 潛陽熄風,靜以製動 雖云火熾之相煎,實由水虧之莫濟 水足則木暢而筋柔 肝陽上升,沖心為煩,沖肺為咳 木失水涵,以致肝陽內熾 肝為剛臟,須和柔濟之 腎元下虛,水不生木,肝風鴟張"最为多见。

观程师医案,除却特定人事乖违病例。大致最常选用下列药物:当归,白芍,阿胶,菊花,勾藤,桑叶,生地,熟地,丹皮,石决明,赤芍,黄芩,牡蛎,女贞子,羚羊角,栀子,沙参,麦冬,人参,石斛等。而案中病例,多与今之民病相仿佛。可知相火风木令中医家心法,于今人参考师法价值极大。

清朝医家王孟英

王孟英,名士雄(1808~1867年)清代著名医家。临床甚丰,尤以治湿热症见多,所著全集中于《王孟英医学全书》中,所言精当,议论有理,当属清代医家中集大成者。王师所处江折一带,地势地平,水道湖泊甚多,此其地理;而1804---1864年为下元少阳相火厥阴风木主事。《霍乱论》之作,诚有根缘。医案数卷中,亦可见湿热症甚伙。所用药品,几率最高者全属清利湿热之品。其中又以清肝之品最多。

湿热在身,各种补法皆宜暂缓,故王师多以驱邪为首务。王师又推重魏柳洲,魏氏名方一贯煎是也,阅此亦可征大天时之于医家心得之隐意。

自网上谈医来,目击"伪火神风"盛行,不得已又录出下一段,以醒有缘人。

魏:"阴虚证,初投桂、附有小效,久服则阴竭而死,余目击数十矣。"雄按∶此真阅历见道之言。又徐洄溪曰∶大热大燥之药,杀人最烈。盖热药有毒,其性急暴,一入脏腑,则血涌气升。若其人之阴气本虚,或当天时酷暑,或其人伤暑伤热,一投热剂,两火相争,目赤便闷,舌燥齿干,口渴心烦,肌裂神躁,种种恶候,一时俱发。医者及病家俱不察,或云更宜引火归元,或云此是阴证,当加重剂热药而佐以大补之品,其人七窍流血,呼号宛转,状如服毒而死。病家全不以为咎,医者亦洋洋自得,以为病势当然。总之,愚人喜服热补,虽死不悔。

清朝医家雷丰

雷丰所著《时病论》。以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四时六气(伏气)为纲。逐条分析,辨析立法,成方讲解,验案证明,所述甚是明畅。观点中正无偏。个人认为,业医者,欲临床思路清晰而不茫然无措,必读此书。前人医著中,确有不少医家"工于怒骂",而医术差强人意。雷师不沾染此恶习。

何廉臣编著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医家何廉臣编著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上集以六气为纲,选录了民国当时不少名家(如周小农,张锡纯,陈务斋,黄仲权,何拯华,袁桂生,萧琢如,孙少培,丁甘仁等名流)。清医家雷丰言:"六气明而杂病少"。此书以六气为纲,所录又是全国各地名医佳案,诚如序中所言"一卷可抵万卷"。下篇所集是传染性疾病,非典之类正可仿效而治(当时全国恐慌,世少良医可知)。由此可知,今世风日下,中医远不如以前。怪不得乡里老人家谈及治病往事,欣赏之情每盎然脸上。

读是书可知,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原由。总缘于辨证施治。执成方以治病,不通之论。世之执"秘方"以自矜者,厚颜之徒也。今之习医者,可以此书为自测题,理论择取之于临床究竟如何,立可扪心自问。

清朝医家李冠仙

李冠仙行道于1804---1864年下元少阳相火厥阴风木之甲子。著有《仿寓意草》《知医必辨》等。李师重视喻嘉言心法,敬重之意溢于字里行间。观李师医案及《知医必辨》中所阐述的观点,十有九与费伯雄,程杏轩,曹仁伯同法。常用药物几尽相同。同时代英雄所见如此如此。哪似当今众说纷纭

李师喜用生地之外,尤发明黑芝麻为药中妙品。"肾不养肝,阴虚火盛 滋肝清热"之类滋肝清肝之言出现频率最高。又常不惜笔墨批用热药温燥之害。余深以为然。

《知医必辨》中议论诸贤,自是李师个人临症阅历而慨叹。不必多议。唯批《石室秘录》与《临证指南》太过。不必泥其所言。

录数节以示李师心法大要:

吐酸一症,有属热者,有属寒者。或乍感风寒,立即作酸作吐,此化热不及,得不谓之寒乎?或并未受寒,而肝火犯胃,因而吐酸,得不谓之热乎?大约此症出于胃,则属寒有之;由肝犯胃,则属热有之。且果属寒,脉必沉滞;果属热,脉必弦数。乃二名家不分肝胃,不论脉象,惟主热者执见无寒,主寒者执见无热,殊不可解。予诊病四十余年,所见吐酸之症,不可胜数,大约属寒少而属热多,而妇人则尤多属热,盖十妇九肝气也。书曰∶曲直作酸。《素问》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注:此言热多寒少,而肝气肝热尤多。效叶霖语来一句"风火之令有宜然者"

偶闻王九峰先生治李姓气冲于上,用金匮肾气汤一药而愈,以为得有秘法,每遇气逆上冲治之不愈,即投以肾气汤,往往一药而死。后李姓有妇人吐血,气逆不下,伊芳连用肾气汤七剂,致狂吐不止,血尽而亡。又有刘颂芬之夫人气逆不下,伊芳久治无效,亦用肾气汤一服而亡。此何以故?盖方名肾气汤,并非肝气汤。肾为至阴之脏,阴不潜阳,虚阳上冲,故用归、附引火归原,用六味纳气归肾,自有奇效。至某医所治者,皆肝气也。肝为阴中之阳脏,气至上中不下,其火必甚,非滋水养肝以平之不可,而反投以桂、附,火上添油,有不伤人性命者哉?

注:此节所言,与钱仲阳化裁仲圣方而作六味地黄之旨完全吻合。

乾隆年间,扬州盐商;不知所延何医,制有再造丸,药味夹杂五十余味,多用香燥,以为可以通络开窍,全不思类中多由精血不足,肝失所养,虚风鼓动,经络空虚,焦燥太过,转伤阴血,何能熄风乎

注:乾隆年间制有此药,寒湿运中宜此类。时过境迁,不可再泥囿于这。

治肝竟有十法焉。心为肝之子,实则泻其子,一法也;肾为肝之母,虚则补其母,二法也;肺为气之主,肝气上逆,清金降肺以平之,三法也;胆在肝叶之下,肝气上逆,必挟胆火而来,其犯胃也,呕吐夹酸、夹苦酸者,肝火苦,则胆火宜用温胆法,平其胆火,则肝气亦随之而平,所谓平甲木以和乙木者,四法也;肝阳太旺,养阴以潜之,不应,则用牡蛎、玄武版介类以潜之,所谓介以潜阳,五法也;肝病实脾,则仲景之老法,六法也;亦有肝有实火,轻则用左金丸,重则用龙胆泻肝汤,亦应手而愈,七法也。合之《内经》三法

五脏之病,肝气居多,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气,则思过半矣。

注:此与王旭高先生所言相仿佛。李师与王旭高先生真正的同代医家。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再盘点一下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本排名仅供阅读,非正式排名,无前后、高低之分,不喜勿喷。)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十、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九、皇甫谧(mì)(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八、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3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戚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七、叶天士(1666年—1745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叶桂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

温病学家之一。

叶家世代业医祖父叶时,甚通医理;父亲叶朝采,益精其术。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也有志于此道,少时即受家学。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

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六、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药圣”。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五、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四、孙思邈(541年—682年)

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三、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二、华佗 (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

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医学家

一、扁鹊,生卒年不详,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鄚(今雄县鄚州镇)人。扁鹊曾居住在中丘(内丘)蓬鹊山(蓬山、鹊山的通称)九仙洞(又名秦越人洞,唐代于鹄诗《秦越人洞中咏》有记),从师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饮以山巅“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医术。初医治好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赵简子赐其蓬鹊山田四万亩于扁鹊,得到食邑之地。巧因蓬鹊山之首,扁鹊洞府上面,有翩翩欲飞天然石鹊和静观天下神奇石人形象,赵人视秦越人为吉祥喜鹊一般,而尊称其为 “扁鹊”,即“在赵者名扁鹊”。

后扁鹊游医虢国,巧医虢太子“尸厥症”,使之起死回生。虢太子感恩弃国来到蓬鹊山太子岩,从医扁鹊游,采药于是山。扁鹊在咸阳遭秦太医李醯妒忌杀害,蓬鹊山赵人不远千里,从咸阳抱回其头颅,葬在山下,将焦子村和郎家庄合二为一改叫“神头村”, 自此,建庙立祠,世代奉祀。

推荐相关书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