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针”“靳三针””靳三针”(纯干货)
- 健康知识
- 2024-04-03
- 91
“靳三针”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靳瑞教授之名而设,被誉为“岭南针灸新学派”。“靳三针”运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效果显著,深得众多针灸人崇尚,但很多人对该疗法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靳三针”作为一种针灸技术,并非“每次只取三个穴,只扎三针,治疗三次就有效”,要充分了解其丰富的学术内涵,需要有扎实的中医针灸辨证基础,理解各三针穴组的组穴原理、配穴方法,并熟练掌握独到的入针、行针和补泻手法,同时突出“靳三针”在临床治病中注重“治神调神”的特色。现将“靳三针”的学术内涵总结如下。
1“靳三针”的组穴特色
针灸治病的选穴,不离局部、远部及随证选穴的原则,而选穴的运用又不离主穴及配穴两类。事实上,所有的“三针”穴组均作为主穴而设,临证还需辨证配穴。
1.1根据腧穴局部治疗作用组合局部三针穴组
对于局部病变(如五官、颈肩腰腿及四肢关节)比较突出的病症,在病变部位周围或其上、中、下或前、中、后三部各选一穴来组穴,着重于突出穴位局部的治疗作用。此类穴组有眼三针、鼻三针、面瘫针、面肌针、叉三针、褐三针、耳三针、突三针、颈三针、腰三针、坐骨针、肩三针、膝三针、踝三针等。
例如鼻三针,是由迎香、鼻通和印堂三穴组成,且每个穴都可对鼻部起到局部治疗的作用。如果将鼻分成上、中、下三段,位处上段的印堂穴为督脉所过,可以起到振奋阳气的作用(鼻疾,症见打喷嚏、怕风、易感冒出汗等症状,多属肺气虚、阳气虚);鼻通穴位于鼻的中段,为经外奇穴,顾名思义,有通畅鼻窍的作用;在鼻下部的迎香穴,位于鼻翼旁,善通鼻气,专治不闻香臭,是治疗鼻疾的要穴。三穴组合成 “鼻 三针”,临床上常作为治疗鼻疾、肺系病症的主穴。
1.2根据脏腑经脉相关理论组合治疗内景病之三针穴组
中医所说的“内景”指的是在内的脏腑。治疗脏腑病变,主要选用与该脏腑相关的特定穴。
中医所讲的脏腑,是肉眼看不到的,它指的是人体机能各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功能体。比方说“心”,不是西医所指的器官,而是中医学范畴的“心神”。经络系统中的每一条经脉都有相对应的脏腑与之相连属,并随着经脉在人体内的循行,可与多个脏腑发生联系,专治脏腑功能失调类疾病,如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与多个脏腑经脉相关联。“靳三针”中的胃三针、胆三针、肠三针、尿三针等组穴就是根据脏腑经脉相关理论来组合的,又称之为“内景三针”。
如胃三针由中脘、内关、足三里穴组成,中脘为胃之募穴,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胃腑下合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并属八脉交会穴,专治“心、胸、胃”病症。因胃与脾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通过调理脾胃又能对五脏六腑起到治疗作用。又如肠三针由关元、天枢、上巨虚3个穴组成。从字面上看,肠三针是治疗肠道病的,而从中医学理论来看,它治疗的是中医所谓“腑”所主的相关疾病。大肠主津,可传化糟粕,如果大肠功能失调,会导致皮肤干燥不润,要滋润肌表,就要调理大肠的功能,从而化生津液;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功能正常,肺司呼吸及输布津液之功能自然顺畅;小肠生血,分清泌浊,饮食的精华部分到了小肠,清的变成血液,浊的变成尿液。肠三针在任脉和胃经上,阴中之阴为任脉,阴中之阳系胃经,两经均具有生血的功能,所以肠三针治病的范畴可以涉及呼吸、消化、血液、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疾病。
1.3根据经络理论组合调心神之三针穴组
中医所指的“心神”,包含“心”所主之神和“脑”所主之元神。在“靳三针”穴组中,手智针和足智针就是针对这两者而设。手智针位于手掌,由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代心受邪)荥穴劳宫、络穴内关组成,专治由于心经、心包经病变所致心神不宁、心烦懊恼等病症。足智针位于足掌,由涌泉、泉中、泉中内3个穴位组成。涌泉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为肾经经气始发之处,是肾经的“泉眼”。
《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此处所言“足心”,乃足掌心,与手厥阴心包经劳宫穴的定位相呼应,应在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中点连线的中点,正好是足底凹陷最明显处,靳老将该处形象地命名为“泉中”穴。在泉中与然谷之间的经脉所过处,即泉中向内旁开约0.5寸处再取一个“泉中内”穴。按照“头上有病足下取”这一传统选穴法,单独针刺涌泉疗效固然好,但显得力量单薄,若顺着肾经经气循行的方向,在其路径上增加“泉中”和“泉中内”两穴,与涌泉具有明显的协同加强作用。足智针专门用于治疗由于元神病变所致神志类病症,如中风后遗症、失眠、眩晕、抑郁、健忘、痴呆、多动、弱智、自闭等。
1.4根据经络腧穴属性组合治疗阴阳病证之三针穴组
任督二脉总督阴阳,十二经脉及其关联脏腑分属阴阳,阴阳两类经脉统主脏腑、表里、内外病证。此类穴组有手三针、足三针、阴三针、阳三针、痫三针等。
手三针由手阳明经曲池、合谷穴及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穴组成,《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手三针统泻手三阳阳经之火热,专门治疗阳热在外、病变于腑之病证,如荨麻疹、温热病、痤疮、头面疾患、肢体失衡属阳急阴缓或阴急阳缓者。
足三针由足三里、三阴交及太冲穴组成。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因为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腹部,性属阴,所以足三里要当成阴穴看,《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曰:“阴阳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肝主藏血,正所谓肝肾同源,所以太冲也是性属阴的腧穴;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交汇之处,性极阴,所以脾经、肝经、肾经这3条阴经结在一起,专治脏病、阴证、血证、虚证、肢体失衡属阳急阴缓或阴急阳缓者。
1.5根据腧穴的特殊作用组合治疗脑病之三针
穴组古人留给我们的腧穴,从其各自的学名中就能提示其特殊的治疗作用,靳三针头部的穴组以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定神针等为代表。
四神针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5寸,犹如皇冠之顶、元神至高之处,针或灸之以护元神;智三针由神庭和本神穴组成,在头部以“神”字命名的穴位仅此二穴,智者为神清之人,故智三针专为提高智力而设;在头部以“脑”字命名的穴位只有脑户和脑空二穴,组合成脑三针,专治脑病;定神针由印堂和阳白穴组成,督脉为阳脉之海,内络于脑,印堂在督脉上,自古有“悬阳”之称,可知印堂乃阳气汇聚之处,《灵枢识》记载,印堂又名“下极”,与心相应,为观察心神强弱之要穴,阳白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两目瞳仁之上,而肝胆相表里,开窍于目,藏魂,此穴与眼神有密切关系。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古人认为,胆,担也,有力量,善担当之意。阳白顾名思义,也是阳气汇聚之处,少阳胆气足,则诸藏之气安定,不逆乱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此处两卫乃眼睛的代称。古人认为,印堂和双目是人的神气表露之处,因此定神针专用以定神。
2“靳三针”的配穴特色
在临床运用中,除以各三针穴组作为主穴外,还应根据脏腑及分经辨证施治的原则来随证配穴,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2.1脏腑辨证配穴
如鼻三针作为主穴治疗鼻疾,应根据不同的状况来配以其他的穴位。鼻为肺之外窍,标在鼻,本在肺,肺寒者表现为打喷嚏、鼻痒、流清涕,可以补肺俞和太渊穴;如果是鼻流黄浊浓涕、眉棱骨痛、舌红苔黄,属阳明经有热,可以泻行间、曲池、尺泽穴。肺经有热泻尺泽,肺经虚补太渊,这是属于脏腑辨证的补母泻子的方法。又如按脏腑辨证治疗咳嗽,多选肺经治之,如久治不愈,应配以与之相表里的大肠经相关穴,泻上巨虚、曲池等穴,疏导大肠,肺气以降,则咳自止。
2.2分经辨证配穴
针灸除了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以外,着重突出的是分经辨证。针灸治疗作用于经络,所以在治疗肢体躯干病证时,除了局部选用靳三针穴组外,还要懂得分经辨证。例如治疗肢体偏瘫伴肌张力高,肢体内收者多属阴急阳缓(阳脉虚为主),则多选阳经以补之并泻内侧之阴经穴;肢体外翻者多属阳急阴缓(阴脉虚为主),则多选阳经之穴以泻之并选阴经之穴以补之。又如以肩三针(肩前、肩中、肩后)作为主穴治疗肩周病痛时,应根据疼痛放射的不同部位来分经辨证,在远端选相应之穴行导气同精法,肩前疼痛明显,可选远端的合谷穴;肩中疼痛明显,可选外关或中渚穴;肩后疼痛明显,可选后溪穴。
3“靳三针”针刺手法特色
多年来流行的针灸程序是针刺、加电针、照“神灯”,这是一种懒惰和不负责任的针灸临床医生“流行病”,都照这样来治病,其疗效就可想而知了。中药要有效,除了用药精当,还讲究炮制、煎煮及服食方法。针灸是一种“术”,要起“犹拔刺”“犹雪污”“犹解结”的良效,除了选穴恰当,施术方法尤为重要。靳三针非常重视传统针刺手法,包括入针、行针和补泻3个环节。
3.1入针手法
入针手法关键在于:两神合一,用意在针,得气为度。所谓两神合一,即医者之神与患者之神合于施针穴位上。针灸是由医者和患者共同完成的,以医者的神调患者的神,两者都要专注。入针是针刺的第一步,首先应将针慢慢地靠近穴位,让患者知道针刺即将开始;接下来,针尖要在一瞬间快速透过皮肤以减轻疼痛;刺过皮肤后,则应慢慢地往下压,医者不仅要留意针下的感觉,还要留意患者的表情、感觉的变化,入针深浅以得气为度。缓慢捻转进针法是“靳三针”的独特入针手法。该手法强调一触、一快、一慢,一触是指针刺前针尖要接触皮肤,一快是指过皮要快,一慢是指过皮后缓慢进针并寻求得气。针刺前针尖接触皮肤可保证取穴准确,引起患者警觉,有助于医患之间两神合一;快速过皮可减轻疼痛甚至不痛;缓慢进针可激发表层卫气、增强针感,有助于探穴和得气,且不容易刺伤血管和神经,能保证操作安全。
3.2行针手法
进针之后要力求得气。影响得气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针刺时机、患者体质、针刺深浅、穴位的准确度、患者的感觉等。如果入针后不得气,则应采取行针手法,使其得气。行针的目的是催气,催气乃为了得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可见气至与否,是针刺有效的基础,若患者不能得气,就要用适当的行针手法来催气。“靳三针”的行针手法往往采取捻转飞法,也就是传统的“飞针”手法。此法非常实用,而且容易掌握。“飞法”的操作是用拇指与示、中指相对捏持针柄,一捻一放,捻时示、中指内屈,放时示、中指外伸,搓动针柄,如此连做3次,整个手呈小鸟飞状。飞法能加强患者的针感,使其得气。
3.3补泻手法
在得气的基础上,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实现传统针灸补虚泻实、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 治病作用。“靳三针”常用的补泻手法包括补法、泻法和导气同精法(导气法)。“靳三针”的针法补泻往往采用《内经》补泻中最主要的提插补泻法,因为其他补泻方法(如迎随、捻转、开阖、呼吸补泻法等)都是以提插补泻作为基础的。提插补泻要在得气的前提下,在肢体远端的五输穴上行补泻。
例如治疗鼻炎,不在鼻三针上做补泻手法,而选在远端的合谷穴上;治疗眼疾,不能在眼三针上做补泻手法,而应选择太冲、光明、养老等远端穴;治疗耳疾,不能在耳三针上提插,而应选择远端的中渚、外关、太溪等穴。每条经脉都有五输穴,做手法时应遵循“补其母穴,泻其子穴”的原则,最常用的还是五输穴。补法应重按轻提。“重按”,意思是缓而紧(将针紧紧地捏住,慢慢地往下压);“轻提”,意思是快而松(将针紧紧地往下压之后,一松,很快地提上来)。重按轻提的手法是在毫厘之间的。泻法应轻按重提。针刺得气以后,针在深处,医者轻轻将针尖一点,然后紧紧捏住针柄往上提。导气同精法,在《内经》中又称导气法。《灵枢·五乱》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操作要点是进针后用同等的力度持针,缓慢提插,既不补也不泻,以达到导气、同精的目的。医者应察言观色,针随患者的呼吸徐入徐出。操作过程中,应用暗示法,让患者的呼吸尽量追随医者的呼吸,用医者的气来引导患者,导向一个有规律的、健康的呼吸节律。灸法补泻和提插补泻是一个道理。
行补法时,应温和悬灸,然后慢慢地靠近穴位,轻轻地提起来。例如补关元、气海,医者一手持艾条,另一只手的手指轻轻地放在穴位附近以感受温度,将艾条慢慢靠近穴位,此时患者会觉得越来越热,待其感觉到烫的时候,轻快地将艾条提起来,然后再慢慢地靠近患者皮肤,如此反复。
行泻法时,应将艾条迅速靠近患者皮肤,当患者感觉到很烫的时候,慢慢提起,引邪而出。例如治疗寒邪所致的腹泻,可以在天枢、关元、气海穴做灸法泻法,一边熏一边吹,当皮肤发烫的时候,慢慢提起。行导气同精法时,往往选择四神穴、百会穴、背俞穴进行。操作方法是慢慢地往下放,在温和灸得到温度的时候(称为“得气为度”),再慢慢地往上提,就像前面所讲的“徐入徐出”。
补泻的效应是以患者的主观感受为主。“补”,是补的经脉之气,患者自我觉得“若有所得”;“泻”,是泻经脉之气,患者自我觉得“若有所失”。“补泻无形”,是患者自我觉得既没有“得”,也没有“失”,但整个人之“气”变得比治疗前明显顺畅。
4“靳三针”治神调神特色
治神是“靳三针”的特色之一,也是以《内经》为理论基础的传统针灸最大的特色。从望闻问切接诊患者的一刻开始,与患者进行眼神、语言、动作的交流,对患者施行缓慢捻转进针法、行针手法、补泻手法,最后出针,交代医嘱,治神贯穿于整个诊治过程的始终。神,即“心神”。
医者在治病的时候一定不能浮躁,要专心致志。当患者前来求诊的时候,应该取得患者的信任,做到两神合一。两神若合一,患者或若有所得,充实地离开;或若有所失,轻轻松松离开;或补泻无形,整个人豁然开朗了。两神若不合一,则可能导致治疗无效、引起晕针、加重病情,甚至引发医患纠纷。在治疗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时,一定要调神。患者的眼睛看着医者的手或眼睛,医者千万不要避开患者的眼神。在治疗患有弱智、自闭、脑瘫的患儿时,更需要治神,并且要治患儿父母之神。这些患儿的父母,大多失神、抑郁,可以给患儿的父母针刺定神针,或至少针刺印堂穴,针刺之后,陪着患儿一起留针。这也是靳三针疗法治神的一个理念:患儿父母与患儿同时治疗。
此外,治神还包括运用治神之穴组来进行治疗,最常用的有四神针和定神针。针刺这两组穴位,能使患者神气散者聚,失者复,亢者平,抑者扬。针刺四神针后往往加用温和灸,用手将艾条固定,艾灸穴位上的四根针,让热流沿着上下左右4个方向扩散开来。“靳三针”来源于临床,扎根于《内经》,遵古而不泥于古,其学术内涵充分体现了传统针灸的内涵。
上一篇:有了这个中成药,从此眼里有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