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度量衡对照转换表
- 健康知识
- 2024-04-09
- 90
平靜的喜悅音乐:巫娜-天禪
一、古今度量衡对照表: 1、618-907 年(唐朝):一升=0.5914 市升;一升=59.4 毫升;一斤=19.1 市两;一两=1.19市两;一两=37.30 克。2、644-1911(清朝): 二、古方中特殊计量单位说明: 1、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嚣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的容量,约等于现代的2.7 毫;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 2克,草木药末约为 1克左右。 2、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者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至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二分之一。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无”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 3、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4、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 5、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三、公制与市制计量单位的折算: 1、基本折算: 1公斤(kg)=2 市斤=1000 克(g);1克g=1000 毫克(mg) 2、十六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斤=16 两=500 克(g) 1两=10 钱=31.25(g) 1钱=10 分=3.125(g) 1分=10 厘=0.3125(g)=312.5 毫克(mg) 1厘=10 毫=0.03125 克(g)=31.25 毫克(mg) 3、十进位市制与公制的折算: 1斤=10 两=500 克(g) 1两=10 钱=50 克(g) 1钱=10 分=5 克(g) 1分=10 厘=0.5 克(g)=500 毫克(mg)1厘=10 毫=0.05 克(g)=50 毫克(mg)
四、中草药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明清以来,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俩=160钱。· 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一般干品药为3~9g,部分为15~30g。各单味药后所标用量即此。五、《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 4枚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仅供参考。
郝万山说的清晰透彻. 作为初学者, 按这个路子开始开方还是不错的. 这样的话, 小柴胡汤, 柴胡八两折成8*15/3=40克, 比普遍使用的8*3=24克多用了16克, 67%. 差别还是相当的大.JT真的没有考虑服几次的问题吗?桂枝龙骨牡蛎汤服用法:煎剂乘以0.1桂龙牡就是三服, JT没有乘以0.3, 而是0.1, 说明也是考虑到了几服的问题. 这就与郝万山一致了.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节选) -一两折 13.8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 13.8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防风汤八味计 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两小升则:13.8克×19 = 262克 水180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如是大两则一副药 798克,药量太大,不合理。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小两小升则药水为:290克,2000毫升;大两则882克。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120克,无理。
隋唐药秤沿古制,近900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13.8克×11 = 152克 。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8,是合理的。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 16两,13.8克×16 = 221克,加大枣 11枚约 25克,总计246克,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7。
==========以下来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民间中医版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伤寒论》中剂量: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 2 龠 = 20 毫升1龠=5撮=10毫升1撮=4圭=2毫升1圭=0.5毫升1引=10丈=2310厘米1丈=10 尺=231厘米1尺=10寸=23.1厘米1寸=10分=2.31厘米1分=0.231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 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 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 约40 克厚朴1 尺 约30 克竹叶一握 约12 克
六、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北京中医药大学 郝万山1、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汉1斤=250g;1两=15.625g;1铢=0.65g2、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文物实测:汉1合=20ml;1升=斗=;1斛=、汉代的度量《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文物实测:汉1寸=2.3cm ;汉1尺=23cm汉1丈=、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5、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晋书·律历志》 :“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至宋代,折1两为10钱,并设钱、分、厘、毫等计量单位,皆为10进制。16两为斤。宋代和其以後中药计量都采用了这一新制,并与官秤一致。宋制到清代的库平制,权量变化不大,每斤近似600克,沿用到1949年。现在大陆中药计量把1斤定为500克,1两为30克。1升为1000毫升。1尺为33cm。中医方药用量,宋以前用汉制,宋代和宋代以後用宋制(接近今制)
6、经方药量的折算以重量计量者,折算为现代计量(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者,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50~60克;五味子半升=30克;厚朴1尺(中等厚,宽3.5厘米,长23厘米)=15克。以数量计量的药物,可直接用原数量(如大枣、乌梅),需称重者,可按原数再称重。如杏仁100枚=40克、桃仁100枚=30克、枳实1枚=18克、附子1枚=10-25克、大附子=30克,野生乌头1枚=5克7、经方药量实际应用麻黄3两=45克;桂枝2两=30克 ;甘草1两=15克;杏仁70个=28克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一次治疗量实为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也称一服。一服就可以达到汗出病差的目的。今天应当用经方的一次治疗量。以当地常用药的常用量为基准,以经方各药计量比例做参照,是方便的方法。8、经方药量变化规律因人制宜: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三物白散、四逆汤都有强人、羸人用量不同。因病制宜:相同的病证,病邪的盛衰强弱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在药量使用上做到药证相当。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服法。因药后反应增减药量: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匕。理中丸,日服三四丸,夜服二丸,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七、历代与现代计量换算表1. 秦汉时计量单位:黍 累 铢 分两 斤 石 钧10黍=1累 10累=1铢 6铢=1分 4分=1两16两=1斤 30斤=1钧 4钧=1石(1)秦时重量换算:1斤=253g 1两=15.8125g 1分=3.铢=0.6589g 1累=0. 1黍=0.钧=7590g 1石=
(2)西汉时重量换算:1斤=248g 1两=15.625g 1分=3.铢=0.6510g 1累=0. 1黍=0.钧=7500g 1石=
(3)新朝重量换算:1斤=245g 1两=15.3125g 1分=3.铢=0.6380g 1累=0. 1黍=0.钧=7350g 1石=
(4)东汉时重量换算:1斤=220g 1两=13.75g 1分=3.铢=0.5729g 1累=0. 1黍=0.钧=6600g 1石=
(5)三国时重量换算:1斤=220g 1两=13.75g 1分=3.铢=0.5729g 1累=0. 1黍=0.钧=6600g 1石=
2. 晋以后计量单位:黍 铢 分 两斤10黍=1铢 6铢=1分 4分=1两 16两=1斤(1)晋代重量换算:1斤=220g 1两=13.75g 1分=3.铢=0.5729g 1黍=0.(2)南北朝重量换算:① 南朝重量换算:(包括刘宋、萧齐、萧梁、陈朝)1斤=220g 1两=13.75g 1分=3.铢=0.5729g 1黍=0.② 北朝重量换算:a、前期:(北魏)1斤=330g 1两=20.625g 1分=5.铢=0.8594g 1黍=0.、中期:(北齐)1斤=440g 1两=27.5g 1分=6.875g1铢=1.1458g 1黍=0.、后期:(北周)1斤=660g 1两=41.25g 1分=10.铢=1.7188g 1黍=0.(3)隋代重量换算:大制:1斤=660g 1两=41.25g 1分=10.3125g 1铢=1.7188g 1黍=0.小制: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黍=0.
3.唐代计量单位:分 厘 钱 两斤10厘=1分 10分=1钱 10钱=1两 16两=1斤唐取平均值667g大制:1斤=667g 1两=41.6875g 1钱=4. 1分=0. 1厘=0.小制:1斤=222.333g 1两=13.8958g 1钱=1. 1分=0. 1厘=0.
4.宋、元、明、清时代计量单位:毫厘 分 钱 两 斤 刀圭 撮 勺 合 升10毫=1厘 10厘=1分 10分=1钱 10钱=1两 16两=1斤(1)宋代(包括辽、金):大制:1斤=661g 1两=41.3125g 1钱=4.分=0. 1厘=0. 1毫=0.小制:1斤=220.333g 1两=13.77g 1钱=1.377g1分=0.1377g 1厘=0. 1毫=0.(2)元代:1斤=610g 1两=38.125g 1钱=3.分=0. 1厘=0. 1毫=0.(3)明清:1斤=596.8g 1两=37.3g 1钱=3.73g1分=0.373g 1厘=0.0373g 1毫=0.
5.中华民国:公斤市升1公斤=2市升1斤=500g 1市斤=500g 1两=31.25g
发表评论